在洛杉磯的中國庭園裏 看賴聲川造“夢”

2018-10-16 08:55:54|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在洛杉磯的中國庭園裏,看賴聲川造“夢”以古典園林為場景的浸沒式戲劇《遊園·流芳》全球首演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賴聲川用東西方語境,共同呈現了《牡丹亭》的故事。(加州藝術學院供圖)

  在洛杉磯亨廷頓圖書館裏坐落著一座中式古典園林 “流芳園”。它佔地4000平方米,抱水而建的亭、臺、樓、榭、橋完全復刻了典型的明代園林風貌,成為本土以外最大的中式園林建築。中國文化的風雅,和深入細節的精緻仿佛是一塊巨大的磁石,讓流芳園成為最受當地人喜愛的去處。

  日前,著名導演賴聲川編劇、執導的戲劇新作 《遊園·流芳》在這座園林中上演。該劇聯合加州藝術學院和亨廷頓圖書館共同製作,並力邀上海昆劇團藝術家加盟。賴聲川用精巧、嚴密的戲劇結構,詩化的全英文寫作,把中國文化編織進了這個西方國家的園林中,創造了一個跨越東西方的瑰麗夢境。首輪演出一共上演31場,從9月21日演出至10月26日。

  在園林夜色中“沉浸思考”

  “任何空間都可能是戲劇演出的空間。”賴聲川説, “把窄小而彎曲的橋梁作為一場戲的演出空間,挑戰當然很大,但最終可能得到的收穫更大。”

  1988年,賴聲川在台灣中影文化城的一個四合院裏改編了塞繆爾·貝克特作品 《落腳聲——古厝中的貝克特》,這是他第一次嘗試做環境戲劇,非制式劇場空間的靈活性,給了他很多的啟發。2014年烏鎮戲劇節,他在白蓮區的兩棟古宅裏定制了一個類似的作品《夢遊》,這一次,除了專業的話劇表演外,還首次引入了崑曲唱段的演出。

  時隔兩年,當賴聲川遇到亨廷頓圖書館裏的流芳園,他腦海中繁密的創想、靈感,仿佛遇到了落腳之處。這座由70多名蘇州能工巧匠建造的古典園林,亭、臺、樓、榭、橋憑水而生,完全能夠容納一個複雜的、規模較大的浸沒式戲劇。 “它和夜晚的神奇非常相配。”賴聲川笑道。

  近兩個小時的 《遊園·流芳》分東、西雙線同時進行,一隊觀眾走順時針,另一隊走逆時針,兩隊人馬將在劇情的中點相遇,而後再度分開,看完整個故事。整個流芳園被設計成九個場景。與一些浸沒式戲劇不同的是,賴聲川強調作品的文學性, 《遊園·流芳》的敘事是非碎片化的。因此會有專門的引導官指引觀眾從一個 “舞臺”到另一個 “舞臺”,而不是簡單地讓他們隨意行動。複雜的劇本結構,考驗著調度的精準和時間計算的精確。而觀眾隨著移步換景,撲朔迷離的故事將在眼前變得逐漸清晰,感受層層豐滿起來。

  一折中國崑曲折服所有觀眾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湯顯祖創作于 1598年的 《牡丹亭》具有極其強烈的情感震撼力,在這個經典的愛情悲劇中,湯翁既為天下有情人塑像,也非常浪漫地探討了關於時間、生死和存在的種種問題。

  賴聲川用東西方兩種語境,共同呈現了 《牡丹亭》的故事。東線、西線各演繹一個版本,一個是身著古裝的 “中國版”,而另一個是以1920年代洛杉磯為背景的 “加州版”。基於傳統 《牡丹亭》的故事,賴聲川進行了大膽的改編和再創作。 “打造 《遊園·流芳》是為增進跨文化的理解做出努力。不同文化之間,可以碰撞出瑰麗、奇跡和許多耐人尋味的思考,最終達成某種精神層面的共識,”賴聲川説:“讓中西方觀眾都能産生共情,是我的初衷。”

  作品中充滿了東西方的 “和弦”。例如,東方的故事中,配樂是一縷清魂笛音;西方的故事裏,吉他波動心中漣漪。賴聲川還力邀上海昆劇團的演員和琴師加盟演出,他們會在東、西線的中點——清越臺上, “復活”美麗哀婉的“杜麗娘”。 《離魂》一曲,真真切切,當真令人斷魂心痛。當身著戲服、美麗哀怨的 “杜麗娘”嫋嫋登場,整座園林“活”了起來。上海昆劇院青年閨門旦演員羅晨雪,扣人心扉的演唱,動情處令人潸然淚下。

  此情此景中,古老的崑曲穿越時空,成為對話中與西、古與今、真與幻的媒介。觀看演出之後,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覺得深受啟發:“這種跨界合作演出的方式十分新穎,藝術本就是相通的,這對崑曲藝術 ‘走出去’,走進西方觀眾的視野、心靈,是很好的嘗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