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藝術節19日開幕 為高品質作品搭建國際大舞臺

2018-10-19 08:50:5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為高品質作品搭建國際大舞臺 迎來20歲生日的上海國際藝術節今天開幕,見證上海文化碼頭向“新、深、廣”升級

  紐約城市芭蕾舞團18日晚亮相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拉開4天5場“巴蘭欽之夜”大幕。“我們剛剛在美國演完這套劇目。”代理藝術總監喬納森·斯塔福德説。環環相扣的行程,源於上海文化大碼頭的吸引力,更彰顯“碼頭”不斷升級後,對世界各國名家提出新要求。

  文化碼頭升級拓展

  早在2010年前,上海大劇院就向紐約城市芭蕾舞團拋出橄欖枝,由於檔期、劇目等未能達成一致,舞團不得不憾別上海。斯塔福德説,“很少舞團像我們一個演出季有21周,無法輕易離開紐約。每年只能做一兩次跨國演出,這讓演員坐15小時長途飛機來華變得艱難。”此次在滬亮相,紐約城芭11位首席舞者將輪番表演喬治·巴蘭欽代表作《小夜曲》《斯特拉文斯基小提琴協奏曲》與獨幕《天鵝湖》,音樂總監安德魯·利頓親自指揮,演出僅上海一站。“上海方面的技術、貨運、舞臺對接人員非常專業。”斯塔福德説。

  如今,“首演”對於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而言並不新鮮。不過,回首藝術節舉辦初期,邀請世界名團卻只能多打“情懷牌”,當年的節目部工作人員回憶,“請費城交響樂團時,因為經費緊張,我們只能對老外説,‘世界只有一個中國,你們想成為第一個嗎?’如今大團都來過上海了,觀眾見多識廣,要看節目單,看首席演員。”翻開上海大劇院歷年演出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芭蕾舞團、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丹麥皇家芭蕾舞團、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美國芭蕾舞劇院……六大芭蕾學派代表劇院已經悉數登臺。

  文化碼頭向“新、深、廣”升級,意味著觀眾也從傳統劇場向外拓展。昨晚,被稱為交響樂團“夢之隊”的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在音樂總監裏卡爾多·夏伊帶領下獻演藝術節,開啟“琉森音樂節在上海”駐場演出,曲目均來自樂團今年在琉森音樂節本土最新節目單。今晚,夏伊將攜手鋼琴家張昊辰,執棒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在楊浦區共青森林公園拉開“藝術天空·森林音樂會”帷幕。明天,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還將把《白馬村遊記》帶到“森林”中。21日,意大利新斯卡拉蒂交響樂團、西西裏合唱團演繹經典歌劇選段,為森林音樂會壓軸。楊浦區文化局局長楊茵喻見證森林音樂會一路成長,“品牌知名度提高,國際大團逐一亮相,不但能吸引更多愛好者來到共青森林公園這個全天然的音樂廳,也給周邊居民帶去歡樂,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高品質的演出。”

  名家拿出新作説話

  舞蹈家黃豆豆這幾天也很忙,為紐約城市芭蕾舞團做完觀眾導賞,為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做導師,昨晚他又在藝術節“青年創想周”亮相,參與跨界融合藝術劇場《東去西來》。1999年,黃豆豆參演第1屆藝術節開幕演出《金舞銀飾》,到了第 20屆,他身兼多職。“是上海把我一步步‘扶’上舞臺,又推上編導和導師席。”

  著名昆劇演員張軍剛剛帶著第18屆藝術節委約作品《我,哈姆雷特》亮相波蘭格但斯克莎士比亞劇院,這是2016年《我,哈姆雷特》在藝術節首演後到訪的第八個國家。10月23日,張軍又將與程派名家李佩泓在藝術節聯袂演出京劇《墻頭馬上續情緣》,這是唱了30多年昆劇的張軍第一次挑戰京劇。

  藝術節給成熟創作者製造“轉型”機會,“壓”出他們最天馬行空的妙想,完成自己曾經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5年前,藝術節找到舞蹈家楊麗萍,委約現代舞作品,這讓她意外,“當時我沒有做過雲南題材之外的作品,怎麼會找我做現代舞?”她開始思考用國際語言展現中國的傳統文化。1年多後,融合裝置藝術、京劇、剪紙的舞蹈劇場《十面埋伏》出現在第17屆藝術節舞臺,令各國演出商趨之若鶩。今年楊麗萍又將目光投向《春之祭》,借鑒藏族文化,為西方經典音樂注入特有的孔雀舞元素,今晚在藝術節全球首演。有趣的是,今年藝術節“扶青計劃”有一位楊麗萍的學生金花,她聯合多國團隊,也創作了一部現代舞《霸王鞭》,靈感來源於白族傳統“鞭舞”。

  為新人打響知名度

  藝術節激勵名家突破,尋找國際舞臺,也為後起之秀鋪就打響知名度的“捷徑”。國家話劇院著名導演田沁鑫每次來上海,都會談起第1屆藝術節對於她青年時代作品《生死場》的支持。今年國家話劇院青年導演趙淼帶著以張騫出使西域為主題的《行者無疆》來滬,這部劇榮獲2018愛丁堡邊緣藝術節“亞洲藝術獎”評委會頒發的“最佳劇目獎”。

  大腕、新人在藝術節完成代際傳承的轉接,也不乏硬碰硬的較量。今年藝術節有個意外“撞題”,藝術節委約作品“中國新歌劇”《畫皮》將在東藝首演,“扶青計劃”中也有一部來自蒲松齡《畫皮》的實驗歌劇《皮》。《畫皮》主創陣容堪稱強強聯手,除了作曲家郝維亞、著名導演易立明的再次搭檔,知名編劇王爰飛、指揮家葉聰攜新加坡華樂團的加盟,都讓人對這部新作充滿期待。《皮》的主創王峙儒則將“肢體歌劇”理念融入其中,從當代視角詮釋蒲松齡奇異故事背後對現實的拷問和對人性的哲思。音樂風格融合中國傳統五聲調式元素和西方古典歌劇創作技法,加入中國民間小調及戲曲中具有代表性的韻律,勾繪出人物豐富的精神世界。作品中音樂留白,也是東方文化中獨有的“寫意”手法。

  不論年齡、資歷、背景,藝術節全力以赴支持所有富有激情和才華的創作者。用好作品説話,就能登上藝術節通向國際舞臺的天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