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舞劇《閃閃的紅星》首演 塑造當代紅色經典

2018-10-25 08:53:03|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舞劇《閃閃的紅星》昨晚首演,以創新藝術表達塑造當代紅色經典 紅星閃閃在歷史深處,更照耀今日星空

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舞劇《閃閃的紅星》首演 塑造當代紅色經典

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舞劇《閃閃的紅星》首演 塑造當代紅色經典

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舞劇《閃閃的紅星》首演 塑造當代紅色經典

圖片説明:24日晚,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完成全球首演。 ①②由上海芭蕾舞團供圖,③由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紅色經典與創新的藝術表達相逢,氣質昂揚的芭蕾舞劇會是什麼模樣?存于幾代人記憶裏的革命精神和當下的舞臺審美碰撞,2018年的新作能否成為又一齣中國芭蕾舞的紅色傳家寶?脫胎于經典電影的故事經再造後登陸演藝之都,它能否為城市的紅色文化再添一抹亮色?

  24日晚,作為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劇目,上海芭蕾舞團原創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完成全球首演。大幕開啟,如是好奇和期許一一找到了回應。它有超現實的舞劇結構,蒙太奇的視覺藝術和空間意識,塑造出一個既經典又顛覆經典的潘冬子形象。它也有超浪漫的舞蹈語匯,能承載芭蕾舞約定俗成的形式感,亦包容了最新的、全球化的審美。

  更重要的價值蘊藏在舞劇編導、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趙明的創作理念裏——“我希望這部作品能讓紅色的信仰、革命的精神連結不同年齡的人,既有‘紅星照我去戰鬥’的一代,也有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一代。在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這樣的奮鬥精神永無止盡、一以貫之。”

  舞臺上,漫天火光幻成遍野的映山紅,當上海音樂學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楊學進唱出人們熟悉的主題曲《映山紅》時,旋律聲聲扣緊“潘冬子”的舞步,閃閃紅星不止閃耀在歷史的深處,它更照耀著今日星空。

  成年潘冬子的視角,亦代入了今天年輕人的體驗

  趙明已是第二次創作舞劇 《閃閃的紅星》。隔著20年時間,他坦言:“我把自己對舞劇、對人生、對生命、對革命的感悟和對理想的認識都附著到了新角色身上。”

  新版故事的主人公走出觀眾的熟識地帶,從圓頭圓腦的少年,改頭換面成青年紅軍戰士。現實與記憶交織,舞臺上出現兩個潘冬子。少年冬子因母親被火海吞噬而悲傷難抑,成年冬子在行軍路上邊憶往昔邊厘清內心信念。

  “舞劇得有故事,但舞蹈不止于故事,它是情緒的鋪陳和渲染。這部作品裏,少年是青年的影子,兩個冬子的內心在對話。”趙明對演繹成年潘冬子的吳虎生這樣“説戲”,“起初,冬子參軍只是循著父母的志向,要跟紅軍走、跟黨走。隨著時間推進,他在紅軍隊伍裏逐漸成長,愈發堅定了革命意志和崇高理想。”

  最後,舞劇裏的潘冬子衝入火海,救起一位位“母親”,角色的信仰得到昇華。吳虎生感慨,每當表演至此,他都會更懂導演一分:“其實是雙重回望,既屬於青年潘冬子對自己經歷的回憶,這個角色也可以代入今天的年輕人,我們共同借著潘冬子的視角去感受那個艱難而光榮的歲月。”

  民族性與世界性邂逅,中國故事能贏得國際舞臺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首演之夜,它的創作者傅庚辰老先生坐在觀眾席上,久久意難平。“熟悉的旋律一起來,我感覺眼眶熱熱的。”他告訴記者,當年《紅星歌》三易其稿,但每一稿都是一氣呵成,因為內心總有一股情懷自然噴薄而出。相似的情緒,他昨天也感受到了。上半場臨近尾聲,舞臺上的紅五星連成片、紅旗飄揚開,伴著《國際歌》旋律一齊涌上來,傅庚辰的心為之澎湃。“這段旋律與舞劇情節、與我們的民族音樂自然過渡、無縫連結,直入人心。”這一刻,中華民族的革命浪漫主義與世界性的英雄主義邂逅,一個中國的紅色故事有了贏得國際舞臺的可能。

  事實上,大膽調和藝術中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在《閃閃的紅星》創作中貫穿各層面。比如舞劇裏“映山紅”“紅五星”等意象,都被賦予了人格化表達,充滿古典芭蕾的浪漫想像。與此同時,舞臺上的紅軍戰士飽含典型的中國陽剛之美。羽紗覆蓋的舞裙和筆挺的軍裝一柔一剛,相得益彰。

  “民族樣式芭蕾化,中國故事世界化。”上芭團長辛麗麗説,《閃閃的紅星》既是革命精神和紅色情懷的延續,也是上芭人對芭蕾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更是以海派芭蕾講好中國故事、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建設的不懈努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