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開足馬力向“世界強港”邁進

2018-11-14 09:36:32|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視頻連線洋山港區四期自動化碼頭。他指出,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航運強國。洋山港區建成和運營,為上海加快國際航運中心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擴大對外開放創造了更好條件。要有勇創世界一流的志氣和勇氣,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創造更多世界第一,在我國全面擴大開放、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更大作用。

  “總書記提出了殷切期望,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託,不斷提高港口運營管理與綜合服務能力,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作出更多努力。”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戌源説。

上海:開足馬力向“世界強港”邁進

圖説:洋山港一期二期集裝箱碼頭航拍全景。徐程 攝

  跨江入海 中國智造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區一期工程竣工。從此,上海港跨江入海,踏上新征程,並陸續刷新多項紀錄——國內第一個保稅港區;第一個靠泊1.8萬箱超大集裝箱船的樞紐港;集裝箱年吞吐量2010年首次領跑全球,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去年底,全球單體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自動化碼頭——洋山港區四期碼頭開港……如今,上海港已成為中國大陸集裝箱航線最多、航線最密、覆蓋面最廣的港口,上海航運中心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國務院2009年4月頒布《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明確要求上海在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運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航運中心。上海開足馬力,向“世界強港”邁進。原有碼頭的泊位與設備資源無法滿足逐年增高的貨量,洋山四期應運而生,成為上海港發展的新起點。

  2017年,上海港集裝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萬標準箱,達4023.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3%。今年7月18日晚,洋山四期實現“晝夜吞吐量”和“單機産量”的雙突破。無論白天黑夜,偌大的碼頭裝卸現場,中國製造的橋吊、軌道吊和自動導引車(AGV)悄然忙碌,準確迅速地抓放箱;借助地面6萬多個磁釘引導,AGV穿梭自如,準確到達指定位置;不遠處的控制中心裏,寥寥數人在遙控指揮著這一切,勞動強度明顯降低;上港集團自主研發的智慧生産管理控制系統(TOS),猶如自動化碼頭的“大腦”,高效組織現場生産,碼頭作業從傳統勞動密集型向自動化、智慧化轉變。裝卸作業效率提高30%,用工節約70%,能耗大大降低。

上海:開足馬力向“世界強港”邁進

圖説:在洋山四期全自動碼頭穿梭的AGV。陳夢澤 攝

  攜手蘇浙 共享紅利

  10月30日,浙江海港集團對上港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盛東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洋山港區一、二期碼頭的經營管理方)增資50億元。兩家集團分別持有盛東公司80%和20%股權。浙滬兩大港口集團攜手合作,將強化長三角區域港口間的協同發展,共享發展紅利。

  “上海港60%的集裝箱貨源來自長三角,我們非常重視與周邊省市和兄弟港口的協作。”上港集團總裁嚴俊介紹,除了與浙江聯動開發小洋山北側岸線,還將積極推進與江蘇沿江沿海港口合作,提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影響力和服務能級。

  “下一階段,上海港將重點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建設‘四個港口’: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科技港口和效率港口。”陳戌源説。

  洋山港區四期自動化碼頭今年有望實現200萬標準箱的吞吐量,今後將為全港每年新增630萬標準箱的通過能力。其他傳統集裝箱碼頭也紛紛重點攻關自動化技術。外高橋二期在改造軌道吊,四期在改造輪胎吊遠程操作;兩年內,洋山三期也將有3台橋吊和4台輪胎吊實現自動化操作。

  打好“綠色”牌,也是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中之重。市交通委副主任張林介紹,首先鼓勵集裝箱運輸“棄陸走水”,去年上海港的集裝箱水水中轉比例達46.7%;實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力爭港口內集卡儘早實現全面“油改氣”;推進港口岸電建設,到2020年,爭取全市50%以上的已建集裝箱、郵輪等碼頭具備岸電供應能力。

  中國聲音 國際標準

  隨著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發展到一定水準,包括航運服務在內的軟實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張林表示,上海航運交易所及其發佈的系列航運指數,已成為國際國內航運市場的“晴雨錶”和“風向標”,堪稱軟實力的典型代表。“上海海關、上港集團、中遠海運集團聯合開發了跨境貿易管理大數據平臺,有望成為中國口岸服務升級的新標杆,進一步優化航運發展綜合營商環境。”張林補充説。

  “‘打上海品牌,發中國聲音,做國際標準’,是上海航運指數的整體設計。”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説,經過20年發展,已形成17大類、200余個指標的體系,涵蓋集裝箱、幹散貨、油運、買賣船、船員薪酬、“一帶一路”等。

  上海現代航運服務功能正在不斷完善,一批國際性、國家級航運功能性機構雲集上海,全球排名前二十的班輪公司、排名前四的郵輪企業、九大船級社、國有和民營主要航運企業均在滬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

  洋山港區位於長江和東海交匯處,一手牽著長江經濟帶,一手挽起海上絲綢之路。溯江而上,上海港在長江沿線投資數十個項目,織起一張綜合物流網絡,長江支線去年為上海港帶來1000多萬箱,佔總吞吐量的27%;望向東方,來自長江流域的貨物在洋山港區集結後,將乘大船沿海上絲綢之路,去往東南亞、南亞和歐洲。近年來,上海港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助力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在“海上絲路”建起越來越大的“朋友圈”。

  空港郵輪 蒸蒸日上

  建設國際航運中心,除了需要智慧高效的集裝箱樞紐港,還離不開高品質的航空樞紐港和國際一流的郵輪母港。

  空港發展蒸蒸日上。浦東、虹橋兩大國際機場有4座航站樓、6條跑道、147萬平方米貨運區、1個機場綜合保稅區;110家航空公司開通了至上海的定期航班,聯通全球47國、297個通航點。2017年,上海機場旅客吞吐量1.12億人次,全球排名第四;浦東機場貨郵吞吐量連續10年排名全球機場第三。亞太門戶複合航空樞紐地位基本確立。

  今年前9個月,上海兩個機場實現航班起降57.62萬架次、旅客吞吐量8825.22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9.76萬噸,同比均有增長;還經受住了冰雪、颱風、強對流天氣等嚴峻考驗,航班放行正常率分別達81.52%和87.7%,全國領先。

  靚麗的數字背後,是精細化管理和高品質服務。今年4月和5月,虹橋和浦東機場相繼榮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白金機場”認證。在浦東機場出發區域,共設有186台自助值機和自助行李托運終端設備。10月15日,歷經3年多改造,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華麗變身為國內自助流程比例最高的航站樓——從值機、托運、安檢驗證到登機,國內出發實現全流程自助。浦東機場第5跑道預計年內投入運行,浦東機場三期工程計劃明年9月建成投運,年客貨設計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郵輪經濟發展同樣勢頭良好。上海郵輪碼頭及配套設施建設日益完善,已形成“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國際客運中心+外高橋備用碼頭”的“兩主一備”格局,郵輪和旅客接待量快速增長,郵輪船票制度試點初獲成功。2017年,上海港靠泊郵輪512艘次,郵輪旅客吞吐量297.29萬人次,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郵輪母港。

  寶山區還與中船集團、美國嘉年華集團、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團建立合作聯盟,將在外高橋建造豪華郵輪,並在寶山區打造配套産業體系,爭奪“郵輪設計與建造”這塊更大的“産業蛋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