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田林街道:“智腦”管社區 AI賦能城市基層黨建

2018-11-21 17:09:15|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智腦”管社區 AI賦能城市基層黨建

  家裏底樓大門沒關?會有消息推送到小區物業;樓裏有人群租?街道、居委也會很快知曉,然後通知有關部門整治;臨下班時段,小區車位接近飽和狀態,保安的手機得到信息,阻止外來車輛進入,確保小區居民停車……在徐匯區田林街道,有一個智慧“大腦”、電子“朝陽大媽”的“智慧社區平臺”來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讓AI賦能城市基層黨建,提升工作能級。

徐匯區田林街道:“智腦”管社區 AI賦能城市基層黨建

圖説:田林街道智慧社區聯合指揮中心大螢幕。袁瑋 攝

  徐匯區田林街道是以大型居民社區為主的城市社區,隨著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1+6”文件以來,田林街道黨工委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推進基層黨建、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三公一建”,嘗試借助信息化、科技化手段,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新技術建設智慧社區平臺,提升社區管理能級。

  2017年下半年,田林街道的智慧社區項目啟動,街道黨工委牽頭成立了智慧社區聯合指揮中心,今年初在10個小區推廣智慧社區應用。智慧社區的主要功能是推進“三公一建”,優化黨組織統籌協調資源、閉環協同處置等,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人臉識別、車輛微卡口、智慧門禁、智慧車棚、電弧監測……目前田林社區布設了10大類、近2000個神經元感測器。不同的神經元採集不同的數據,數據間的相互分析、比較和整合,為街道黨工委全景式掌握轄區情況提供信息支撐,綜合解決問題達到“1+1>2”的效果。

徐匯區田林街道:“智腦”管社區 AI賦能城市基層黨建

圖説:小區智慧非機動車停車庫。袁瑋 攝

  在田林街道智慧社區聯合指揮中心的大螢幕上有張“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人體倣生“大腦”,耳、鼻、眼睛分別代表了傾聽群眾呼聲、主動嗅取問題和主動發現問題,耳朵融合了12345、信訪、司法等平臺數據,鼻子匯總街面網格監督、居民區網格工作站、志願匯、微上報等,眼睛能“看到”智慧感知、設備維護等平臺。這些平台資源的融合打破了行政壁壘的藩籬,實現黨組織統一領導下的跨領域、跨區域、跨層級力量互通。今年田林街道的大調研匯總了4442條,這些問題經徐匯區“調研雲”信息平臺和街道的智慧社區平臺實現“無縫”銜接,智慧平臺對問題性質、解決進度作了分析梳理,特別是通過對關鍵詞的判定,自動形成“重點問題清單”。“這樣我們在資金、人員力量的部署上有了側重點,精準分析,重點解決問題。”田林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棟樑告訴記者,過去居民投訴反映問題與街道主動發現問題的比例約為7:1,現在有智慧社區的聰明“大腦”助力,主動發現和解決的問題量已遠遠大於被動投訴的量。

  在智慧社區指揮中心,指揮長戴文蔚隨意點開一個即時投訴,一位張女士來電反映田林東路414弄物業管理的問題,這時指揮中心這個“大腦”立即從地址、人員和類型三個緯度“匹配”研判相應的信息數據:田林東路414弄這個地點在3個月、半年、一年的時間段裏有多少次居民的投訴反映,如果數量比較集中,就會推送給屬地居委幹部提示注意;根據張女士的來電號碼,發現她今年有6次來電反映情況,分別是垃圾分類、小區管理等,居委幹部也會及時上門與她溝通聽取意見;張女士的投訴是否是居民比較集中的類型,由此研判矛盾的歷史情況,街道黨工委可以敏銳覺察出區域的整體工作狀況。王棟樑説,“通過平臺融合、數據整合和力量匯合,街道黨工委實現平台資源的統籌使用和供需對接,推動了各類社會主體的融合,使各種社會力量齊待命,做到‘振臂一呼,應者雲集’。”

徐匯區田林街道:“智腦”管社區 AI賦能城市基層黨建

圖説:門棟鐵門安上實名制電子門禁和人臉識別系統“雙保險”。袁瑋 攝

  對社區居民而言,安全感是最關心的。門禁感知、人臉感知、消防預警等一系列設備都“嵌入”智慧平臺,人員進出、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等大量數據融入智慧平臺,建立了疑似群租、高齡獨居老人服務、特殊管控人員異常出入等17種應用場景與相應解決方案,系統主動判別後直接推動給相應工作人員。這些在傳統模式下難以一次性達成的目標,已成為田林智慧社區日常運行的常態。街道試點小區的出入口都安裝了人臉和車輛識別系統,數據庫裏備份了實有人口,陌生人進入小區,會被攝像頭識別出來,連續3天進入小區,系統作出陌生人的預警推送,告知有新的外來人員進入小區。這是一條隱形的針對陌生人、陌生車的防控陣線,智腦在治安管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田林十二村建於1985年,是典型的上海老小區,隨著歲月的流逝,小區設施逐漸老化、夜間通道燈光昏暗、偷盜案件屢屢發生,2016年被徐匯區綜治辦列為治安督辦掛牌小區。十二村居民小區黨總支書記趙國慶説:“上了智慧平臺後,十二村的居民都説,小區不僅‘智慧’了,而且更安全了。”記者在智慧社區指揮中心採訪時,突然響起刺耳的報警聲,大螢幕顯示是十二村53號的大門未關。這一信息馬上推送給小區物業,10多分鐘後顯示,保安把門關上了。趙國慶告訴記者,像門未關的情況,物業會回復是人為還是非人為。“如果是設備損壞了,物業維修人員上門檢修,如果是人為的,後臺看下錄影是什麼原因?”趙國慶説,曾經發生過一個門棟底樓的防盜門洞開,門被人用繩子綁住,平臺屢屢報警。上門一看原來是一戶居民開了家庭棋牌室。幾天后,城管、派出所、平安辦等部門就上門取締了家庭棋牌室。

  十二村升級了所有85個樓棟鐵門,全部安裝上實名制電子門禁和人臉識別系統“雙保險”,按需發放常住、租賃和臨時三類門禁卡,設置一年到三個月不等的有效期限。平臺能主動識別人卡不一致情況,“一旦發生門禁卡刷卡次數異常,如同一張卡連續3天、每天超過10次,平臺主動推送給居委幹部。”趙國慶説,我們會上門查驗是否存在群租現象,把問題解決在老百姓投訴之前。針對80歲以上獨居老人,如果連續2天沒有出行,也會有預警推送。“有次平臺推送一位老人出門後一直沒回家,我們上門問了才知道是老人住院了。”今年3月,有著2078戶共6000多位居民的田林十二村開啟了一場“看得見”的轉變:嘗試垃圾“定時定點投放”,85幢樓門禁卡一一與居民對應綁定,“誰扔的垃圾”這件事後臺一目了然。目前十二村濕垃圾的數量是過去的6、7倍,90%居民做到了自覺分類。

徐匯區田林街道:“智腦”管社區 AI賦能城市基層黨建

圖説:垃圾分類中,門禁卡與居民對應綁定,“誰扔的垃圾”後臺一目了然。袁瑋 攝

  在十二村,線下自治模式複製到線上智慧系統,社區原有的“居民區三駕馬車‘交叉任職’模式”“黨員骨幹、樓組長定期協商議事制度”以及實體化居民活動區等線下資源載體,整體嵌入到線上智慧系統,用信息化、科技化手段賦能社會力量,實現社區民警、物業幹部、黨員骨幹等小區自治力量與智慧平臺無縫銜接,一鍵推送,全面提升了居民區黨組織的組織力、向心力與動員力。平臺運行至今,不僅實現小區“零發案”,建成了無群租、無違建小區,12345市民服務熱線每月工單量也保持個位數,孤老照料、非機動車管理、黑廣告亂張貼等一系列小區難題都得到有效改善。

  基層黨建是一項系統工程。區委是“一線指揮部”,街道黨工委是“龍頭”,社區黨組織是“戰鬥堡壘”,每一股社會自治力量就是“一面旗幟”。田林智慧社區建設體現了“龍頭—戰鬥堡壘—旗幟”的三級聯動引領作用,街道黨工委履行直接責任,居民區黨組織履行具體責任,居民區共建單位和社區自治力量履行志願義務。通過大數據庫,實現三級信息互聯互通。如一旦居民區發生如火警等緊急事件,智慧系統第一時間發現、響應,及時施行預案,自動發送處置短信至三級責任人手機,一鍵推送,一呼百應。多種需求場景對應多方黨建資源,打破行政隸屬壁壘,將駐區單位的黨建力量通過組織紐帶連接起來、通過數據研判發揮出來。

  AI賦能城市基層黨建,社區治理能級和精細化水準得以提升。今年,田林街道“群租”等頑症問題投訴量同比下降76%,完成智慧設施佈局的小區均建成無群租、無違建小區。今年1-8月,街道報警類“110”萬人出警數同比下降27.2%,盜竊和入室盜竊案件同比分別下降24.1%和14.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