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消防站進社區 破解老舊城區消防“難症”

2018-11-23 11:04:01|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微型消防站進社區 破解老舊城區消防“難症”

  上海黃浦區“新舊”兼具,老舊城區的消防安全是重點,又是難點。老西門地區,是上海老城廂的西大門。雖歷經數次大範圍的拆遷改造,但轄區內仍有為數不少的二級以下舊裏,存在著基礎設施薄弱、房屋結構差、人口密度高等諸多安全隱患,據統計,2015年至2017年老西門地區發生的各類火災中,居民區火災佔74%,其中舊裏、簡屋火災佔55%,可見老城廂消防隱患已成為影響社區安全的“難症”。

  為破解這一難題,黃浦公安部門借力“大調研”工作,深入開展走訪,了解社情民意。重點升級老城廂地區消防力量,以“救早、滅小和3分鐘到場”黃金時間撲救初起火災為目標,提出了建設社區微型消防工作站,著力推進微型消防站建設,有效提升了老城廂地區的消防安全能級。

  今年9月,位於靜修路29號的微型消防站投入正式運營,消防站佔地面積35平方米,配有10名特勤隊員,分兩班進行執勤上崗,實行24小時全天候工作機制。白天,站內由1名班長和2名隊員對文廟地區進行巡邏;夜間,站內有專人值班,並每隔2小時對周邊區域進行消防安全巡查。

微型消防站進社區 破解老舊城區消防“難症”

  “微型消防站內配置了功能齊全的專業消防設備,成為撲滅火災的利器。並且特製了加挂可攜式滅火器的消防電動車,方便消防員在狹窄的老城廂裏快速行動,趕往火災事故現場。”老西門派出所民警陳民帥介紹道。

  隨著微型消防站的設立,有效保障了文廟周邊地區的消防安全,加大了老城廂地區居民生命財産安全的保障力度。記者了解到,對於社區安防力量相對薄弱的夜間至淩晨,警方利用高頻對講機強化微型消防站特勤隊員與派出所夜巡警力通訊對接,全力確保突發火情時,應對力量充足、處置迅速妥當;同時,在派出所綜合指揮室開闢專線電話作為“綠色通道”,方便微型消防站及特勤對各類“急情、險情”的信息報送,確保派出所在第一時間精確掌握動態、組織搶險救援。

  消防站落實一名專職警力不間斷指導、提高消防特勤隊員對違規動用明火作業、電瓶車違規充電、私拉亂接電線等各類消防安全隱患的識別發現能力,同時將集中整治疏散通道亂堆物、場所“三合一”等專項任務要求,與消防特勤日常巡查工作有機結合,警輔協作不斷提升社區消防管理成效。10月30日8時49分,蓬萊路205號門口行人騎電瓶車過程中電瓶車突然起火,微型消防站特勤隊員聞訊第一時間到場處置,在極短的時間內使用滅火器撲滅了火災,避免了險情的進一步擴大。

微型消防站進社區 破解老舊城區消防“難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