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結對 金橋市政助力棲山小區垃圾分類顯成效

2018-11-12 11:14:54|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上海自2000年被列為國家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垃圾分類”的標語就會不時地出現在上海市民的身邊。今年,浦東新區的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工作在洋涇街道的棲山小區試點,探索出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鑒的模式。近日,記者走訪洋涇街道棲山小區看到,小區內垃圾分類工作已經成效初顯。

黨建結對 金橋市政助力棲山小區垃圾分類顯成效

圖説:每個垃圾箱房共有4種顏色的門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陸常青攝(下同)

  垃圾定時定點投放

  記者來到小區看到 ,小區共設有5個四分類垃圾箱房,均勻分佈于小區內,居民可以就近投放。整潔的環境,顯著的標語廣告及智慧化的設備讓人眼前一亮。每個垃圾箱房共有4種顏色的門,黑色門代表幹垃圾,棕色門代表濕垃圾,藍色門代表可回收物,紅色門代表有害垃圾,每扇門上都有垃圾的具體種類和卡通標識,清晰明瞭,辨識度高。此外,箱房內還安裝有洗手池,並配備了洗手液、消毒液、花露水等,方便居民扔完垃圾後使用。

  今年7月,棲山小區被列為“定時定點投放”試點,街道、居民區、物業就著手對居民廣而告之。棲山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陸霞給記者展示了一張《棲山小區開展垃圾分類告知書》,上面清楚地介紹了相關情況,比如垃圾四分類的標準、小區分類設施的設置位置及垃圾投放時間等。

  她介紹説:“每天上午7時至9時、下午5時至7時,是小區的5個垃圾箱房開放時間,內有幹垃圾、濕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投放區域。在垃圾房開放時間內,每一個垃圾箱房都有一名保潔員和一名居民志願者負責勸導、宣傳、協助居民分類等工作。為了方便年輕白領、加班族等特殊人群,設在小區居委活動室門口的智慧垃圾箱房,用於非投放時間段扔垃圾,居民可以通過二維碼掃碼投放垃圾,有志願者引導使用,其他垃圾箱房全部關閉。”

  “考慮到居民投放的便利性,我們在設計垃圾箱房時預留了一塊區域作為配套的洗手間,方便居民在扔垃圾後能洗手清潔,這點在垃圾箱房的改進上屬於創新。”負責改建設計的金橋市政的工作人員介紹道。這也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得到了居民的好評。“垃圾箱房污水沒了,臭味也沒了,小區面貌也煥然一新。”感受到“定時定點投放”的好處,居民們的參與度也高了。

  志願者積極參與指導

  據了解,棲山小區面積35491平方米,常住戶數1277戶,在冊黨員138人,其中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的志願者63人。陸書記告訴記者,自垃圾房建成後,小區就建立了居委會、物業保潔員、小區黨員參與的志願者隊伍,他們手把手地教居民如何分類垃圾,如果有居民分錯了,志願者會幫助他們重新分類。

黨建結對 金橋市政助力棲山小區垃圾分類顯成效

圖説:志願者教居民垃圾分類

  對此,小區老黨員、志願者耿德超最有體會。耿老伯2011年就參與垃圾分類志願服務,“定時定點投放”試點後,他負責2號垃圾箱房的志願管理工作。耿老伯告訴記者,每天上班高峰,居民們都集中過來扔垃圾,雖然有些垃圾分得不夠標準,當他指出後,不少人就會把垃圾拿回去重新分類。他還補充道:“我們為了保持垃圾分類工作成果,合理運用志願者隊伍,將垃圾箱房的志願者執勤時間略做了變動,垃圾箱房開放時間內有保潔員作指導、協助,上午九點到十一點,下午二點到四點,由我們的居民志願者在各個廂房門口勸阻,並帶要扔垃圾的居民到智慧廂房進行投放。執行了一段時間以來,大家都反響良好,小區環境也愈加整潔。”

  共建參與合力給保障

  “這些得益於棲山居民區黨總支與金橋市政公司黨總支結對共建。”棲山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垃圾分類非常需要社會力量的參與。”今年6月,上海金橋市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和棲山小區居委會兩個黨組織結對,垃圾分類成為大家明確推進的項目。

  7月,金橋市政對棲山小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多次實地考察、研究,逐步完善垃圾箱房改建方案,根據市裏新的分類標準,投入數百萬對垃圾箱房進行了全面的設計和改建。

  “推廣垃圾分類,改善小區環境,提供設備保障使用和服務,是我們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上海金橋市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吳雪康介紹説,“我們和居委會還是堅持每週召開座談會,邀請志願者、樓組長、居民代表參加,聽聽他們在工作開展中發現的問題,並盡可能給予解決。現在棲山小區的垃圾分類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居民家中分類率達到80%,準確投放率達到1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