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寶媽看過來”“居住證的那些事兒”……上海試點打通政務公開“最後一公里”
徐匯區居民只需要在家門口“鄰裡匯”的大螢幕上點一點,便可知曉全區養老信息;金山區農民通過微信公眾號就可查詢涉農補貼資金明細;普陀區居民“掃一掃”樓道內張貼的二維碼,小區水箱衛生狀況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
2017年5月,國務院啟動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試點工作,將金山區、普陀區、徐匯區、虹口區、浦東新區納入全國100家試點單位,重點聚焦就業創業、社會救助、社會保險、戶籍管理、醫療衛生、城市綜合執法、養老服務和涉農補貼等8個領域,深入開展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探索。
在過去的一年裏,5個試點區結合區域特點,對照“五公開”要求,探索出了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催生更多創新措施
“社區裏的活動信息在手機上都可以查到,特別方便。”家住普陀區的鄭阿姨今年62歲,各類社區活動中總能看到她積極的身影。隨時隨地掌握社區活動信息,靠的就是普陀區民政局開發的覆蓋全區259個居委會的“社區治理雲平臺”。居民只需要手指一點,社區服務、辦事政策和活動信息就會躍然屏上。在“雲平臺”上還能預約如長護險辦理等相關事項,居民接到短信通知後,只要在相應時間內前往辦理即可,切實做到讓數據多跑路,居民少跑腿。
圖説:通過徐匯區養老地圖可以查詢自家附近養老機構和活動場所等。黃佳琪 攝
徐匯區則進一步優化完善養老便民地圖,一圖串起區內所有養老機構、鄰裡匯、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長者照護之家、日間照護中心、助餐點等各類養老信息。之前,因為服務資源相對分散、信息不對稱,不少老年人和家屬對住處周圍的養老信息知之甚少,而養老便民地圖則解決了這個問題。
各試點區充分結合區域特色,堅持群眾視角,以大數據手段促公開,從多個維度探索創新,讓群眾獲取政務信息更加便利。
全流程公開更透明
過往,只公開政務工作的結果,讓一部分群眾對執行過程中是否存在貓膩心存懷疑;如今,各試點區積極探索將試點領域公開事項按照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個方面全流程公開,並結合自身特色,形成試點領域公開事項的公開標準目錄。
圖説:金山區農民可以清楚地查詢到各類涉農補貼金額明細。黃佳琪 攝
作為上海5個試點區中唯一一個涉農大區,金山區積極探索基層政務公開中涉農補貼領域工作。“金山三農”微信公眾號上已對外公開約35萬條涉農補貼明細數據,農民可以隨時隨地、清晰地知曉自己和他人獲得的補貼金額,讓群眾拿得明明白白的同時也實現了互相監督。“自從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後,我們講的話老百姓更願意聽了,推行工作也事半功倍。”金山區漕涇鎮護塘村村黨總支部書記沈銀歡説。
政府將辦事全流程公開,將公權力曬在陽光下。試點以來,各區政府網站信息發佈量大幅增長,與之相對應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大幅下降36.3%,政府公信力大大提升。
同時各試點區總結經驗做法,建立健全試點領域政務公開常態化制度。例如,普陀區制定了《普陀區民政局政務公開和信息公開實施細則》、金山區制定了《金山區涉農補貼信息公開實施辦法(試行)》、浦東新區制定了《浦東新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政務公開管理辦法》、徐匯區修訂了《徐匯區衛生計生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實施細則》等。
打通“最後一公里”
究竟該如何打通政務公開“最後一公里”,是各區面臨的一個難題。5個試點區聚焦和群眾關係密切的身邊事,打破原有業務的條線壁壘,把政策信息有效送達群眾手中。
徐匯區田林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按照人群分類,把試點領域群眾經常辦理的事項整理成四個主題服務包:“寶媽看過來”“居住證的那些事兒”“你該知道的重殘無業人員待遇”“養老服務包”。服務包的集成公開模式與標準化,讓群眾不再被各種規章要求弄得“雲裏霧裏”,而是所有事項都看得到、看得懂、簡單辦。前來服務中心辦理居住證的湯小姐説:“來之前已經了解過相關流程信息了,網上解釋得非常通俗易懂,這次我已經帶來需要的所有材料,相信一次就能辦成。”
圖説:普陀區居民拿來家中的自來水進行現場檢測。黃佳琪 攝
政務公開也落實在居民身邊的小細節上。普陀區萬里街道實現居民“掃一掃”就能了解小區水箱衛生狀況,保障居民對飲用水衛生安全的知情權和監督權。“每棟樓裏都張貼了二維碼,只要掃一掃就能知道樓裏水箱是不是清洗過了,洗得幹不乾淨,我們覺得現在用水很安全的。”家住普陀區中環家園的李阿姨忍不住為這個小小二維碼點讚。
在試點過程中,市政府辦公廳委託第三方機構對試點工作跟蹤評估。結果顯示,社會公眾對試點工作總體評價平均達到90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