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雙年展邁開“禹步”走向大眾

2018-11-26 10:54:0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上海雙年展被打上了“不知所云”的標簽,這是主辦方不願意看到;觀眾進來純粹地網紅自拍,打卡後飄然而走,這也是主辦方不願評價的;商業和純藝術的平衡、明星藝術家和無名者同處一室、本地藝術和國際表達如何在同平臺對話,這些本都是上海雙年展主辦方難解的局。

  11月24日晚,記者閉館之前再次走訪展覽,在PSA當代館的一二三層展廳內多處排隊,擁有令人舒適的觀展氛圍。多維的空間和異域的藝術,足夠容納充滿好奇心的藝術愛好者,啟發觀眾聆聽別處的聲音。

上海雙年展邁開“禹步”走向大眾

圖説:阿根廷藝術家恩裏克·耶澤克用廢紙板組成的文字矩陣 網絡圖

  “禹步”充滿矛盾又輻射能量

  開幕兩周的上海雙年展的主題最終設定為“禹步”十分妥帖,這是一種在進退之間、充滿矛盾、又輻射能量的神秘步伐。上海雙年展是堅持學術性和當代性,並且兼顧藝術愛好者認知的展覽,而非取悅買家的商業展,邁開“禹步”向大眾走來,收到了參觀者的歡迎。

  美國詩人E.E.卡明斯創造這個詞,暗喻了當下世界發展轉型與停滯所裹挾的矛盾與焦慮,展覽的作品正是來自全球的藝術家們與這種矛盾的對話。這句拗口的解讀,只有配合一件件展品,才能琢磨出其中的滋味。儘管觀眾的疑惑和不解多的一如既往,但貼心的講解和背景介紹,讓公眾通過藝術讀通我們這個世界的“矛盾與焦慮”,體會人類共通的情感。

  一樓大廳裏,克萊爾·方丹《惡/善》,創作了一個無缺口的“蘋果”燈箱,第一眼難以辨認出是作品,仔細一看和手機上的標識有點不同。西班牙藝術家費爾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的互動式裝置《擺蕩》,阿根廷藝術家恩裏克·耶澤克由近4000個廢紙板組成的“前進一步,後退兩步;前進兩步,後退一步”文字矩陣,直接為本屆上海雙年展點題。

上海雙年展邁開“禹步”走向大眾

圖説:費爾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的互動式裝置《擺蕩》 網絡圖

  藝術引發感動與思索

  在大廳一側,兩輛汽車對撞後翻車,分策展人神谷幸江女士向記者介紹了在大廳的“翻車現場”的來歷,在沖繩日本民眾和駐日美軍矛盾重重,日本民眾會掀翻美軍車輛,久而久之衍生為當地的一門特色“競技”,紅藍兩隊比賽看誰先翻轉車輛。勝敗與否,都是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勝利隊伍的歡呼背後又藏著多少辛酸事?

  她還例舉了藝術家邁克爾·拉克威茨的作品《無形的敵人不該存在》。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後,位於巴格達的伊拉克國家博物館經歷洗劫和縱火,無數藏品被毀。在這一系列作品中,藝術家用中東地區廢棄的報紙和食品包裝袋製作了那些遺失或被毀藏品的混凝紙仿製品,試圖通過獨特的視角尋找戰爭與和平中的閃光點。

  二樓大平臺是每年雙年展最大件作品的定點,克裏斯蒂娜·盧卡斯《順時針》,由360個時鐘組成的沉浸式機械裝置空間,每個時鐘比前一個快4分鐘,360個4分形成了24小時,整個世界的時間在這個空間裏都能被“同步”感知。

上海雙年展邁開“禹步”走向大眾

圖説:克裏斯蒂娜·盧卡斯《順時針》 網絡圖

  伊沙伊·胡希德曼《“普魯士藍”系列》重置了納粹集中營和滅絕營遺址的照片(包括檔案照片和新拍攝照片),並將其轉譯成“普魯士藍”單色繪畫。這是第一次讓觀眾看得不寒而慄的“藍”,更不用説用該顏料繪出的“風景”。普魯士是最早的人工合成顏料之一,與納粹毒氣室中使用的窒息毒劑氫氰酸不無關聯。

  拉美藝術首次大規模亮相

  在藝術愛好者的期待中,“第12屆上海雙年展”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將近兩周了。本屆上海雙年展共有26個國家的67位/組藝術家參展,其中中國藝術家20位/組,亞洲藝術家31位/組。本屆雙年展也是上海雙年展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展出拉丁美洲當代藝術家的重要作品。

  墨西哥的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納談及雙年展主題時表示,“儘管藝術作品傳達了種種焦慮,但它們同樣充盈著生生不息的創意、渴望與觀念,展現了當代藝術與文化對抗當下時代複雜性的方式,勾勒出我們將感性轉換為全新生活的願景與努力。”

  上海雙年展的空間還從“電廠”延伸到城市的不同地方,上海油罐藝術中心、上海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思南公館等六個空間將舉辦上海雙年展的“城市項目”,從空間和內容上對雙年展進行延伸。它們將成為一個更開放的容器,展現中國及中國之外的歷史。

  比起閱人悅己的商業博覽會,上海雙年展更多地將觀眾帶入思考和回味,而不是一處純供自拍打卡的秀場。正如觀眾的留言,雙年展不比藝博會有更多快樂,但這裡能接通思想,有更多營養。

  展覽持續至2019年3月10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