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説明: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閉幕演出——古巴國家芭蕾舞團的舞劇《堂·吉訶德》(攝影:劉曉晶)
11月22日晚,第20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在古巴國家芭蕾舞團的經典芭蕾舞劇《堂·吉訶德》中落下帷幕。為期一個多月的時間裏,45台中外劇(節)目、11個展覽匯聚上海,350項各類活動惠及500多萬人次觀眾;演出交易會達成541個合作意向,推動更多的中國作品通過交易會走向世界。
經過20年的發展,藝術節為上海建成“亞洲演藝之都”,充分發揮了夯實“碼頭”基石、提升“源頭”能級的平臺效應。藝術節集聚海內外優質資源提質增效再上臺階,對比去年的數字,本屆藝術節委約劇目從去年3台增加到今年6台,原創首演佔比由往年30%提高到50%,成交意向增加約10%,觀眾參與人次增長25%。
圖片説明: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為今年“藝術天空”奏響首場戶外藝術樂章(攝影:柏可林)
今年,琉森音樂節管弦樂團與紐約城市芭蕾舞團首次亮相藝術節,演出以高品質、高上座、高口碑掀起了觀演高潮,贏得觀眾一片叫好聲。羅曼·金與立陶宛室內樂團、挪威國家芭蕾舞團《群鬼》、艾倫·吉爾伯特與北德廣播易北愛樂樂團等國際一流名團名家帶來最新的藝術成果,以令人目不勝收的藝術形象,向觀眾展示了世界藝術發展的潮流。
圖片説明:上海民族樂團的《共同家園》,世界各地67種不同樂器同臺
集聚包括創作、表演、製作等在內的國內外一流演藝資源,推出作品首演、首展,已成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鮮明標識,在本屆藝術節已孵化出豐碩的成果。享譽全球的英國舞蹈大師阿庫·漢姆,今年把自己“封箱”作品《陌生人》選在上海舉行亞洲首演;美國戲劇大師羅伯特·威爾遜將由他擔任導演和舞美設計的《睡魔》送到藝術節舞臺,並啟動與藝術節聯合打造的作品醞釀;開幕音樂會《創世秘符》是藝術節集聚國內一流名家打磨而成;上海民族樂團的《共同家園》,既有本地藝術家的創意,也有俄羅斯演員的傾心添彩、內蒙古同行的鼎力相助;《最後一頭戰象》《晨鐘》《閃閃的紅星》等等凝結了中外藝術家心血的首演作品,以及“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中6部原創作品,都會長久地留在觀眾的記憶之中。
圖片説明:本屆藝術節演出交易會簽約現場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交易會以其高價值和專業性,被譽為亞太地區專業性最強的節目交易市場。5天會期內,交易會共呈現了10余場專門製作的推介演出,場場爆滿,這些環節為交易會帶來了121個交易意向,也體現了“上海服務”的專業精神。
圖片説明:演出交易會上,導演何念為舞臺劇《最後一頭戰象》作推介
來上海國際藝術節交易會“買節目”,正成為海內外演藝界一種共識。本屆演出交易會“購銷兩旺”,以多種形式達成541個合作意向。據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王雋介紹,其中220多項是“走出去”項目交易的達成,220多項是“引進來”項目交易的達成,還有近50個創投項目的交易達成,以及國際與國際、國內與國內演繹機構之間的交易。“買賣節目並不那麼容易,在推動上海打造演藝之都建設的過程中,創作和表演是兩端,中間環節需要靠廣袤的市場來支撐。希望藝術節的演出交易平臺做成亞洲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的。”王雋説。
“藝術天空”系列演出邁入第五個年頭,今年的演出場次創歷年之最。58台逾百場一流經典名家名團的精彩演出遍及全市16個區,節目品質和豐富度也更勝一籌。在楊浦舉辦的“上海共青森林音樂節”、在黃浦舉辦的“十二小時特別活動”等,成了金秋時節申城最熱門的藝術話題。
“藝術教育”活動創意迭出,各類活動走出方寸舞臺、走進百姓生活。“藝術進校園”、“學生進劇院”活動走進了上海市45個校園,走進了上海大劇院、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等多個劇院空間,帶去了47台精彩的演出和活動。今年推出的藝術親子營活動,駐點在世博會博物館為市民帶來了6場演出和4場工作坊,受到廣泛歡迎。
圖片説明:原創歌劇《運之河》為上海國際藝術節江蘇周開幕
開闢長三角分會場5年來,“服務全國,聯動長三角”成為藝術節的使命與追求。從長三角美術作品展到江蘇文化周,從長三角文化主旨論壇到宣告長三角省級美術館聯盟成立,藝術節以進行時狀態促進長三角地區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助力這一地區文藝創作躍上新臺階。第七次舉辦的藝術節無錫分會場,進一步加強對觀眾的公益服務,提高了低票價比例。合肥分會場上演了1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近20台精彩節目。藝術節首次設立北方分會場——內蒙古分會場開幕,是對“輻射全國、服務全國”的新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