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幅黑白老照片 讓你看到江南文化裏的熱血包容與剛健

2018-12-14 09:08:16|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200幅黑白老照片 讓你看到江南文化裏的熱血包容與剛健

圖説:“上海與江南文化”圖片展 官方圖

  近200幅黑白的老照片圍繞著“上海與江南文化”的主題,昨天起在長寧民俗文化中心展出,訴説著這座城市從江南水鄉到現代都市的文化變遷,學者們還就長三角江南文化與上海城市發展的主題進行了研討並認為,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質可以概括為剛健、深厚、溫馨、靈秀。

  圖片展示的江南不同於尋常印象中的風花雪月,而是凝聚在上海人衣食住行之中的江南文化,在點點滴滴的細節之中展露出剛健與靈秀並舉的精神特點。從採桑女到碼頭工人,從“縫窮婆”到理髮攤,勤勞是融進上海人骨血裏的特徵。看完他們,再看如今浦江兩岸林立的高樓,喚醒了許多上海人心底潛藏的澎湃熱血。

200幅黑白老照片 讓你看到江南文化裏的熱血包容與剛健

圖説:照片中昔日的上海碼頭 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攝

  各式各樣的移民,成了圖片展鏡頭下的一大焦點。一張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南京路街景裏,白色的墻上寫著大大的“閩廣洋塘 浙寧茶食”字樣,沿街店舖售賣著來自不同地域的特色食品,車水馬龍,顧客繁多。各式各樣的生活方式,交織成為了上海人的生活。

  1872年,上海街頭出現了第一位穿西裝的男子,隨後與中國傳統服飾逐漸融合,孕育出了後來流行一時的中山裝。一張照片記錄了清末開設在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大光明電影院旁邊的錦匯協锠呢絨西服店,這就是第一件中山裝的賣家。就在這張照片旁,一家洋貨店的內景也顯得生動鮮活。有觀眾對著琳琅滿目的櫃檯笑稱,“這就是當年的‘進博會’了!”

200幅黑白老照片 讓你看到江南文化裏的熱血包容與剛健

圖説:照片中昔日的上海商鋪 新民晚報記者 吳旭穎 攝

  上海城市精神中有江南文化的血脈與基因,儘管上海歷經近代一百多年滄海桑田的變幻,曆盡了繁華與沉寂,江南文化的底蘊無論是在明末清初形成的上海老城廂、青浦朱家角鎮的水鄉街巷,還是松江醉白池經典的江南古典園林中都能尋覓到蹤跡。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胡曉明認為,江南文化的剛健有很強的生命韌性。比如臥薪嘗膽,大禹治水。剛健還有一個含義,就是富有創造性,不斷地向前追、向上走,因此,江南是中國文化最有創造力的地方,江南的經濟奇跡正是創造力的表現。根據《清代科舉考試述錄》的統計,200多年間,江蘇共出狀元等184人,浙江共出狀元等137人,兩省相加人數為321人。“江南人因水而與眾不同。他們因柔性而仁愛,因清澈而清明,因平澹而內斂,因流動而交流,因流動而自由,因流動而多樣、靈敏,因凝聚而廉貞。這個地方特別有靈性,它與水的清明、內斂、流動、多樣是分不開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