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出完全沒缺陷、極端不常見的敦煌,正在成為‘一帶一路’上‘美哭’的明珠!”12月8日下午,首期“上海科普大講壇”走進莫高窟活動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特邀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兼職研究員和空間科學部首席科學家張雙南,帶領聽眾以科學姿勢解讀敦煌之美,品悟科學與藝術的融合之美。
美是什麼?這是一個追問了兩千多年的問題。從蘇格拉底到他的學生柏拉圖,再到柏拉圖的學生亞裏士多德,一直到近代的大哲學家康德、黑格爾都追問過這個問題,因此它被稱作為天才的追問。在報告的開始,張雙南首先舉了一個有意思的小例子——首屆人工智能選美大賽的結果:AI顯然不會審美。在張雙南看來,“審美”學有五大重要問題:人的大腦到底怎樣審美?審美的判斷條件是否存在、是否唯一?如何發現審美的判斷條件?如果存在,審美的判斷條件是什麼?為什麼存在這樣的判斷條件?
張教授根據自然科學方法的三段式開展研究,並結合敦煌和莫高窟風景、壁畫之美向聽眾闡釋了美的標準。“美的判斷條件就是:沒缺陷、不常見!”張雙南説,“審美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感性行為,沒缺陷符合自我價值觀,而不常見則體現自我優越感。”
敦煌的“不常見”在於它在向人類“講故事”:莫高窟現存前秦至元代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壁畫、2415尊泥質彩塑。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敦煌遺書是現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件同時登記民戶戶口、土地、賦稅的遺書。而敦煌壁畫中各種音樂舞蹈的場面也極為豐富。
敦煌的“沒缺陷”則表現在它的接地氣和抓熱點:敦煌是古文化交流的中心、也是古絲綢之路的樞紐,同時也是“絲綢之路”歷史遺存最為豐富、文化記憶最為清晰的城市。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認為,敦煌文化的燦爛,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源遠流長不斷融會貫通的典範。選擇敦煌,是一種歷史的機遇。
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説,上海是國際化的大都市,也是改革開放的前沿,而敦煌在兩千多年前也是漢帝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雙方在過去和現今都承載著民族和國家對外開放的諸多使命,作為保護研究弘揚這份珍貴世界文化遺産的敦煌研究院,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也有使命聯合上海科技館共同為“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貢獻自己的力量。
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表示,來到敦煌,我們每個人都懷著愉快的心情,帶著一顆虔誠之心去瞻仰莫高窟,也是以同樣的心情來參加科普大講壇活動。在洞見真理的道路砥礪前行,是科學和藝術在碰撞中産生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