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前一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公佈,垃圾分類成為上海市民法定義務。
垃圾怎麼分類?這個問題可難不倒崇明區長江小學三年級的小鄭同學。昨天晚上吃完飯,他給收拾垃圾的奶奶唱了一首開學第一天新學的“四色垃圾分類歌”:“藍色垃圾不一般,可回收垃圾都是我的美味餐,你可知我要是吃掉廢紙整一噸,可造出好紙八百五十多公斤;綠色垃圾是廚余垃圾,剩菜、剩飯、菜葉、果皮、貝殼茶渣我都愛……”祖孫倆帶著分好類的垃圾送到小區的四色垃圾桶,一旁值班的志願者連聲稱讚:“分得很準確!”
新學期,垃圾分類成為崇明中小幼學校的“必修課”: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分學段的垃圾分類區本教材及課程覆蓋全區——垃圾分類從小做起,小手牽大手帶動家庭和社區的環保理念,成為崇明的全新嘗試。
“垃圾分類”有全區統一教材
開學第一天,東門中學八(4)班的黃允雯帶來了自己的寒假作業——一套用廢舊紙箱改造的四色分類垃圾桶:從桶身設計、標識繪製到踏板製作,全部由小黃自己完成。這是2017年垃圾分類進課堂之後,孩子們學到的新本領。
2017年,崇明區率先推出了《垃圾分類》(中學版)學習用書,用作全區初中每週一節垃圾分類拓展型課程的教材。2018年,幼兒園和小學兩個版本的教材也相繼出爐。
記者發現,三本教材非常“生活化”:不僅有面對不同學段學生的編排,同時以崇明垃圾分類的現場和實例作為插圖和標識。比如讓幼兒園的孩子在遊戲中了解垃圾有不同的類別;小學的教材則請學生以小調查的方式,了解分類處理生活垃圾的意義和處理過程;初中則加入了上海市“綠色賬戶”的知識,結合生活常識親身體驗。
“綠色理念”融入學科教育
垃圾分類也走進了更多學科的教學。
東門中學的開學第一課,衍生出了多彩多姿有關垃圾分類的課堂:七年級的語文課上,語文老師鐘敏和學生們討論文言文中古代垃圾分類的情況:“殷之法,棄灰于道者斷其手;人家掃除之物,悉傾于門外,灶燼爐灰,瓷碎瓦屑,堆積如山……”;數學課上,學生們根據垃圾分類的調查數據製作條形圖、折線圖和扇形圖;九年級的思想道德課上,夏美紅老師正在上“資源節約型社會”一課,垃圾分類和資源再利用成為最直接的切入點;就連體育課的投籃教學,也請學生們根據不同垃圾進行分類“入框”的遊戲……
在長江小學“童趣”食材花園,學生們在專業社工的指導下利用樹葉、廢報紙、木屑進行堆肥,種上蔬果,體驗“變廢為寶”和土壤改善的實踐。
“垃圾桶改革”也已成為全區中小學的新實踐:如今,每個班級的垃圾桶都已實現乾濕分類,每個校園都有四色分類垃圾桶。
小手牽大手帶動家庭社區
去年,崇明中學施佳彧、施倩和李書涵三位學生曾對城橋鎮居民小區垃圾分類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他們發現,還有43.5%的居民沒有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據此,他們提出“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力度不夠”、“對於垃圾處理的資源和回收利用了解少”是如今垃圾分類的難點。
“這幾年,高中生著眼于垃圾分類以及生態環境的研究型學習課題越來越多,”崇明區生態教育研究所所長鄭耀虎説,這也激發了同學們自主地走上街頭、走進社區進行宣講。東門中學的志願者社團每年都會利用寒暑假走進社區進行宣傳,他們創作的“垃圾分類減量歌”朗朗上口,分類指南還被做成折扇送進社區。
“在校園中、課堂裏實踐垃圾分類,讓綠色生活的理念走進學生們的心中;同時小手牽大手,讓孩子影響家庭,走進社區,帶動更多的人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這是我們的目標。”崇明區教育局副局長黃乃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