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 給四海賓客留下美好印象

2019-05-09 15:40:3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見證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 給四海賓客留下美好印象

  原蘭英腰帶上的“美容九件套”。 均陳璽撼 攝 

見證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 給四海賓客留下美好印象

  原蘭英用鏟刀清理座椅縫隙裏的垃圾。

  ■本報記者 陳璽撼

  人民廣場,上海名片。許多來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在這裡看到了上海的第一張“臉龐”。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借助一組全新的“美容九件套”,這張臉龐變得愈發乾淨整潔,給四海賓客留下了美好印象。

  究竟是哪九件,又分別怎樣實現著城市容顏的整潔美麗?記者專程前往人民廣場尋找它們。

  處理道路“細節”的好幫手

  其實,“美容九件套”並不難找,它們整整齊齊別在原蘭英的腰帶上:一個噴水壺、一把鏟刀、一把刷子、一根可伸縮縫隙清理桿、一把折疊鉗、一團鋼絲球、一塊百潔布、一塊幹抹布和一塊濕抹布。原蘭英是上海欣誼環衛人民廣場保潔班組的保潔員,這個班組承擔著人民廣場及其周邊地區29萬平方米道路和沿線6座公廁的保潔工作,她負責1000多米人民大道的保潔工作也已經7年了。

  對於這9個“寶貝”,她如數家珍:鏟刀專門對付口香糖、雜草;噴水壺、百潔布和抹布“抱團”,解決垃圾桶上的污漬;清理桿和鉗子應付平時掃帚夠不到的邊邊角角;鋼絲球和刷子則用來清理與垃圾桶配套的煙灰缸。沒有“九件套”前,原蘭英隨身的工具,除了掃帚和簸箕,只有抹布和火鉗,要處理道路上的許多“細節”問題,往往力不從心。

  “就好比噴水壺,以前沒有,可處理好污漬,總要清洗下工具。附近沒有自來水,大家只能撿個飲料瓶洗一洗,上班時裝滿水帶著,要用就扭開蓋子倒一點。”原蘭英説。沒有噴水壺,自製一個水壺能克服,可粘在地上的口香糖、硬塞進座椅縫隙裏的煙頭,沒有工具就夠嗆了。“口香糖戴著手套去扯,扯不乾淨;縫隙裏的煙頭只能用手指摳,經常碰到木刺、尖銳塑膠片什麼的,容易弄破手。”原蘭英説,借助縫隙清理桿和鏟刀,她的同事們就不用再發愁自己的手指會受傷了,“遇上節假日,從早上5時半到下午1時半,可以碰到100多個口香糖和煙頭,有工具了,既方便又安全。”

  當然,原蘭英們更希望的是市民和遊客可以主動把這些垃圾扔到公共垃圾桶裏去。

  環衛工人要幹的事情更多了

  記者從黃浦區綠化市容部門了解到,“美容九件套”最早于去年進博會前,在欣誼環衛公司負責保潔的外灘濱水區、南京路步行街、人民廣場等區域試點,成熟後將複製推廣到全區乃至全市需要的區域。有了工具,清理垃圾似乎會更高效、更輕鬆,但其實深入了解環衛工人的日常工作,卻發現他們比以前要幹的事情更多了,更辛苦了。

  比如垃圾桶,原蘭英的包乾區域內就有9組共18隻垃圾桶,按照每組垃圾桶5分鐘清理清潔完畢,一個班次清理清潔3次來計算,她一天“泡”在垃圾桶邊上的時間就要兩個多小時。又比如路邊的雜草,平均一個月就會“冒頭”一次,它們有時候躲在下水道旁,有時候又嵌在窨井蓋周邊,這些也需要原蘭英們無數次彎下腰,用鏟刀連根剷除。“城市在進步,對於市容市貌的要求也日趨嚴格。”原蘭英説,以前她剛入行時,道路保潔主要確保路面上沒有明顯的暴露垃圾,而現在,有了更多精細化的保潔要求,比如垃圾桶內的垃圾高度如行人可見,就要馬上清理;又比如,人行道上明顯雜草要剷除、非落葉景觀道路的落葉要隨落隨掃等等。

  原蘭英錶示,現在對於道路上細節的保潔工作,已經佔到她們日常工作量的一半,甚至更多。雖然很辛苦,但這些精細化的保潔工作,的確讓上海的城市面貌又上了一個檔次,她覺得,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很多行人現在扔垃圾,第一次沒扔進垃圾桶,還會彎腰撿起來再扔,大家的素質越來越高了。”原蘭英錶示,或許環衛工人的辛苦,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和尊重,這些垃圾桶旁的“小動作”讓她覺得很溫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