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百姓送上“最後一公里”文化大餐

2019-08-01 13:58:19|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為百姓送上“最後一公里”文化大餐

  十二藝節惠民演出吸引市民前來觀賞,幾乎座無虛席。(資料)

  在今天的上海,市民家門口就有文化活動不再是新鮮事。隨著上海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多元的供給主體、豐富的文化産品供應、精準對接的供需機制,為百姓送上“最後一公里”的文化大餐。記者從昨天召開的“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工作推進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繼續完成412個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服務功能提升達標,至此,全市達標率已達99%,“中心城區10分鐘、郊區15分鐘的公共文化服務圈”目標基本實現。

  優質文化資源持續下沉

  過去兩周,首屆“日暉有戲”戲曲文化節亮相斜土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越劇《玉堂春》、昆劇《玉簪記》、京劇《青絲恨》等輪番上演。這是徐匯區推進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包含斜土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在內的4家基層文化示範館,每年將額外獲得扶持資金,用於打造“一館一品”品牌,推動優質文化資源向基層傾斜。“徐匯區域內科教人文資源豐富,通過總分館制,區級文化館、圖書館資源可以引到街鎮分館來,直接對接居委,豐富居民文化生活。”徐匯區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全市16個區的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已實現全覆蓋。各區均組建“以區級圖書館、文化館為總館,各街鎮圖書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分館,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農家書屋為基層文化服務點,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在區域內聯動共享”的總分館主要架構模式。各區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形成特色。長寧區打造“三圈二群”文化功能帶,整合長寧區歷史文化特色和現代文化資源,推進“一街一品、一居一特”建設。青浦區將非國有美術館納入創建系統,加大對其管理和扶持力度,使區域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居村文化活動室是距離市民最近的“文化驛站”,伴隨市、區、街鎮、居村四級配送網絡的建立以及總分館制等舉措帶來的資源下沉,這一公共文化神經“末梢”正在被激活。僅上半年,市、區兩級向居村配送額度分別佔配送總量的40%、60%,配送的場次數佔總配送場次的78%。“家門口的文化生活越過越精彩了。”崇明區豎新鎮仙橋村村民李曉鳳對重建的村綜合文化活動室讚不絕口,“每天8小時免費開放,區鎮兩級經常配送文藝演出。”為了讓百姓就近就便享受公共文化服務,全市自去年起啟動市政府實事項目“提升4500個標準化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服務功能”,在硬體設施與文化資源上同時著力,豐富居村文化供給。以仙橋村為例,圖書室、留守兒童活動室、志願者服務點、村民“家風家訓”文化展示墻等一應俱全。

  變“獨唱”為“合唱”

  在公共文化的“服務大軍”裏,社會主體的參與度有目共睹。在擴大公共文化供給的基礎上,上海適當引入市場機制,加大政府購買力度,激發各類社會主體積極性,匯集來自社會的文化創造力和活力,變政府“獨唱”為社會“合唱”。統計顯示,參與2019年配送的社會主體共357家,332家單位及1414項産品通過初審,新主體佔比44%,新産品佔比85%。

  今年3月,上海市及長三角地區公共文化和旅遊産品採購大會啟幕,240家參展單位攜582個産品參會,吸引1500家採購主體,現場成交意向金額超過1億元,首次實現公共文化跨區域、全産業鏈、多元配送主體的集中展示。通過政府搭建平臺,多元社會主體正在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優質供應商。“文化要像水一樣流動起來,文采會的平臺,讓採購方接觸到更多優質主體與産品,最終能給百姓帶來更多更好的服務。”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主任葉笑櫻説。文采會當天,中心便採購了銅陵市藝術劇院、北京零點市場調查有限公司的多個項目。

  “文采會目的是促進公共文化配送供需對接。”除了市級平臺,各區也積極搭建自己的線下採購會。今年1月的楊浦區文采會,133家配送主體現場展示推介,親子手工、文化講座、戲曲曲藝、展覽展示等令人應接不暇。楊浦區文旅局社文科科長胡福斌説,全區投入公共文化配送的資金幾乎翻倍增長,而隨著四級配送的推進,居委渴求高品質的文化産品,文化需求成倍增加,“上海在積極構建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産品、供需對接,促進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是關鍵”。

  此外,公共文化長三角聯動平臺更加活躍。上半年,上海圖書館牽手江浙皖三省圖書館開展“2019長三角地區閱讀馬拉松大賽”;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發起成立長三角少兒閱讀聯盟;浦東新區發起成立長三角城市文化館聯盟;金山、松江、青浦等區積極開展各類長三角公共文化交流活動,共建共享數字資源,共同培育文化品牌,合力探索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經驗,形成相互開放、有效銜接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數字文化服務提質增效

  一方面是公共文化産品與服務採購平臺效應凸顯,另一方面,公共數字文化平台資源也更加豐富。“文化上海雲”平臺上半年新增註冊用戶數114萬,較去年年底增長32.5%,累計註冊用戶數464萬,較去年同期增長100%;新增活動8.88萬條,累計活動總量32.4萬,較去年同期增長93%;新增場館景點景區數298個,累計場館總量3982個,較去年同期增長200%。“雲上百萬市民看上海”“雲上影視文化節”等線上活動,上半年總點擊量4220萬,較去年同期增長26.7%,不在現場的觀眾也能同時享受到文化的滋養。

  依託“文化上海雲”,各區以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為導向,開展文化場館、服務平臺智慧化建設和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提供。如徐匯區擬由區文化館為總館牽頭打造“數字文化館”,匯聚各類數字文化資源,建立和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數字資源庫;松江區啟動文化館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庫建設;崇明區年內將建崇明民俗文化數據庫等,形成地方特色核心數字資源;普陀等多個區在建網上文化館的基礎上,街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網站或公眾號覆蓋率達1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