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企加快佈局上海,總部日益集聚 下好面向全球先手棋,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8.5%,已認定民企總部274家
炎炎夏日擋不住火熱的投資激情,在閔行金光路朱建路附近的一處空地上,幾十台打樁機正在日夜趕工。
這裡是剛剛開工不久的總投資15.5億元的雲南白藥上海國際中心項目。“爭取用三年時間把這裡打造成為雲南白藥面向全球競爭的橋頭堡。”雲南白藥集團辦公室主任張澤斌説,這是雲南白藥混改後的重大戰略抉擇,下一個百年雲南白藥要想更有作為,就要全國佈局;要想面向全球,就在上海落子。
加速在滬佈局的不僅僅是雲南白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8.5%,全國各地民營企業總部加快向上海集聚。
落地上海偶然中有必然
此時此刻,在青浦西虹橋片區,年初破土動工的美的全球創新總部,近300人的施工團隊正在加緊基建進度。在臨港新片區,商湯科技的“超級工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進入最後衝刺,投入運營後將成為商湯的又一“撒手锏”;在閔行馬橋,達闥智慧機器人産業基地大樓正在進行最後的內部裝修,一個世界頂尖智慧機器人生産基地雛形已現……越來越多的民營巨頭正通過在上海設立國際總部、研發總部、第二總部等“借梯登高”,面向全球贏得新的競爭力。
上海民營經濟規模和品質正躍上新臺階。去年上海民營經濟完成稅收收入4777.7億元,佔全市比重達38.6%,較2019年提高1.5個百分點,再創新高;科創板已上市的37家上海企業中,民營企業達到22家。數據説明,上海民營經濟已經與外企、國企呈現三足鼎立之勢。
上海市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民間投資增速高於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增速7.6個百分點,也高於全國民間投資增速3.1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民間投資增長32.7%,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民用航空多個民間投資項目完成投資額均超過1億元。
上海市領導也多次強調,上海並沒有什麼對某類所有制企業的特殊偏好,民營企業一直被視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一直創造讓各類所有制企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讓民企感受到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全程參與雲南白藥項目落地的張澤斌就感慨,上海國際大都市的優勢固然吸引企業,但一定程度上更是上海的政府部門打動了他們。
雲南白藥國際中心落地上海不是偶然。早在2019年,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戎之勤就多次帶隊赴雲南,闡述上海産業規劃,向公司管理層表達上海的誠意,並一次次邀請集團領導來滬洽談。“當今年初最終定下落地上海後,市經信委領導帶著我們幾乎跑遍了全上海,分析每處選址的利弊,對我們的各種要求更是不厭其煩、耐心解答,並配專員把所有和我們有關的政策文件擺到桌面,一一解讀。”張澤斌説,政府部門的專業高效,與企業的親清關係讓他們感覺“特別舒服”。當選擇閔行後,閔行區領導親自挂帥、倒排時間表,從拿地、審批到開工短短五個月,速度之快超出了公司董事會預定的時間表。
上海的姿態讓雲南白藥充滿信心,已經計劃在先期投資後進一步追加在滬投資。
加速推進民營總部集聚
不到一年時間,完成主體註冊、土地出讓到項目開工等手續,“外來戶”美的集團也感受到上海對民營企業的真誠。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直言,“上海簡潔高效、專業週到的政務服務水準讓美的印象深刻,也讓我們堅信美的的選擇是正確的。”四年後建成的上海美創,將成為美的全球運營總部和創新核心陣地,與佛山美的全球創新中心形成南北研發雙核,加快美的自主研發速度,鍛造面向全球競爭的創新力。
從近幾年落地上海的民營企業看,“總部”是最顯著的特徵之一,而這也與上海發展總部經濟的思路不謀而合。
長期研究企業戰略發展的上海企業文化與品牌研究所所長周元祝認為,總部經濟是具有乘數效應、外溢效應,是價值鏈融通的經濟高級化發展方式。上海有著與總部經濟發展生態相適應的人才、金融、商貿會展、航運物流、教育醫療、便捷交通和宜居環境等支撐體系;同時,上海也是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結和長三角經濟發展的龍頭,這也帶動了眾多民營企業的中國總部、全球總部等搶灘上海。而借助上海的特殊優勢,民企們也可以更好地面向全國乃至全球佈局。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已認定274家民營企業總部,年業務收入超3萬億元,吸納就業超50萬人,業務涵蓋製造、批零、信息服務、科技等多個領域,成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支尖兵。
當然,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更堅定了企業的信心。
從民營經濟“27條”、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22條”,到成立民營經濟發展戰略諮詢委、民營企業總部服務中心,上海正不斷用政策加持民營經濟尤其是總部經濟發展。同時,針對民營企業暢通政企溝通渠道,特別建立“1515”訴求解決機制,實現“1個工作日反饋企業,涉及單部門訴求5個工作日解決,涉及跨部門訴求15個工作日解決”,目前已設立服務專員超6000人,享受專員服務企業8.3萬家。
近期,上海還推出了南虹橋、張江、市北高新3個民營企業總部集聚區,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廣闊的舞臺空間,按計劃,到2025年三大集聚區將吸引民營企業總部210家。(解放日報 記者 劉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