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眼中的“延安精神”

2017-03-24 13:48:0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中華文明精神標識之旅”採訪團延安新聞紀念館合影。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4月3日,“2016中華文明精神標識之旅”採訪團走進了紅色革命勝地——延安,參觀了寶塔山、延安新聞紀念館、南泥灣等歷史革命舊址,看望了八一敬老院裏的老紅軍,觀看了舞臺劇《延安保育院》。在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的緬懷中,我們試圖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延安精神”,感悟那段歷史帶給我們的啟示。

  做一個自力更生的人

  南泥灣是陜西省境內一條狹窄的溪谷,位於延安東南大約九十公里的地方。1943年,通過三年的努力,中國共産黨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將荒無人煙的南泥灣彎打造成了“平川稻穀香,肥鴨遍池塘。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陜北好江南。走在南泥灣舊址紀念館裏,追隨著大西北開荒者的歷史印記,在澎湃激蕩的音樂中,我仿佛走進了那個時代,看到了辛勤勞作的戰士們,和他們一起感受著勞動的樂趣和豐收的喜悅。

  珍貴的歷史資料記錄著那個戰亂紛飛年代的貧窮和不幸,對照現實,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年代真是幸福感爆棚。沒有戰爭和饑餓,毫無顧忌的享受家人和朋友的愛,可以讀自己喜歡的學校和週游世界。但是有多少人是靠自力更生得來的?從上大學起,我就喜歡和小夥伴們“走馬觀花”看世界,但是那些都是父母給予的。直到去年自己工作獨立生活後,才知道生活的不易和掙錢的艱辛,理解父親母親為家庭做出的一切。

  對於社會初成長的我們,南泥灣適時的出現就如同沙漠裏的一股清泉,滋潤著我的心田。她仿佛在告訴我,只要你有自力更生的勇氣和能力,你就可以無所畏懼。正如有了南泥灣的成就和收穫,中國革命才度過了非常時期,紅色延安才走過了寒冬。是的,對於像記者一樣剛剛步入社會的新人,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完全取決於你自己,作為平凡的人,我們只能用自力更生的精神才能爭取到我們想要的生活。但是前提是我們要擺脫惰性,具備奮鬥的能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