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 8月24日盛大起航

2017-08-09 14:09:00|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董健雄

 

    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是由國務院批准舉辦的、中國通用航空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國際性、專業化博覽會。

  今年8月24日至27日,2017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將盛大開幕。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陜西西安。

  通航大會不僅凸顯出中國通用航空産業發展的巨大潛力,也展現了通用航空市場的無限商機。

  隨著低空空域改革的不斷深化和中國通用航空産業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通用航空産業在全國範圍內更加受到廣泛關注,國內外通用航空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也愈加密切,中國通用航空産業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

  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和了解通用航空,營造合力推進産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促進客商之間廣泛深入洽談合作,兩年一屆的“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應運而生。西安作為我國通航産業發展較早的城市之一,以西安航空基地為核心,以國際通航大會為平臺,探索出了一條加快推進通航産業聚集發展的新路徑。

  厚積薄發 四屆通航大會形成深遠影響

  近年來,國家先後出臺一系列促進通用航空産業發展的扶持政策,特別是2016年5月13日,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到2020年,我國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初步形成安全、有序、協調的發展格局。中國通用航空産業可謂迎來了“發展元年”,已迎來了持續加速的最好時期。

  在通航産業的“發展元年”,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的舉辦,正為産業力量加快凝聚注入了催化劑,為中國通航騰飛之夢樹立了風向標。從2009年首次舉辦,到2017年五屆起航,通航大會走過的這些年,儼然已是中國通用航空産業加速發展的深刻縮影,更是通航産業“西安模式”取得成功的最佳印證。

  僅從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舉辦成果來看,從2009年的120家參會企業、85架飛行器、簽約24億元的25個項目,到2015年的600家參會企業、132架飛行器、簽約313.53億元的89個項目,各項數據屢創新高。四屆通航大會累計參展企業1427家,包括來自20個國家的100多家外國企業,參展飛行器共計458架,交易飛機786架,簽約項目195個,簽約金額共計672.93億元,吸引了超過百萬觀眾參加。

  大會的成功舉辦彰顯出一個強烈的信號——中國通航産業已向全球敞開了共贏的窗口,進入蓬勃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這些數字,説明通用航空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而作為中國通用航空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博覽會,通航大會經過幾屆磨礪,已形成了獨特的專業會展品牌。

  可以説,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是通航發展的參與者,是通航創新的見證者,更是通航文化的傳播者,對陜西航空産業力量的昭示力、對通用航空科技知識的普及力、對通航産業項目的吸引力、對我國通航産業整體發展的推動力,均會帶來深遠的影響。

  再度啟帷 廣闊平臺助力産業加速發展

  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是一個凝聚力量、實現夢想的舞臺。“推動通用航空發展、加快航空産業聚集”,這正是全中國通用航空企業多年以來攜手努力、共同追求的夢想,而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的舉辦,無疑是他們展示實力、尋求合作的最佳舞臺。

  2017年8月24日至27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將在陜西西安盛大開幕。大會以“推動通用航空發展,加快航空産業聚集”為主題,以“大規模、高水準、國際化、專業性”為方向,在吸收前四屆成功舉辦經驗的基礎上,通航大會將融入更多創新理念,著力提升承載通航産業發展的平臺和窗口作用,全方位展示通航産業發展的無限潛力。

  四天的會期,在西安綠地筆克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通用航空高峰論壇及專業論壇、航空設備器材展、項目簽約暨成果發佈會三大核心活動,另外還將舉辦創新創業、航空科普、航空文化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內容豐富。

  通用航空高峰論壇及專業論壇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與業界代表參會,將圍繞通航短途運輸、航空特色小鎮、空中應急救援、通航示範區、航展未來市場化探索、航空金融、無人機、通航法制及機場建設等行業關注熱點,發佈權威聲音,帶來一場通用航空領域的思想盛宴,為通航産業發展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搭建交流分享平臺。

  航空設備器材展展示面積將超過15000平方米,規劃綜合通航、國際通航、省際合作、無人機和科普體驗等四大展區,中航工業、捷克共和國、德事隆、Autogyro、Garmin、Piper、DTA等業界翹楚也將一一參會,呈現出國內外通航産業發展的新趨勢。

  項目推介簽約暨成果發佈會將促成一批項目落地。基於參展客商需要,還將組織多場商務洽談活動和項目對接活動,為通用航空業界廣泛開展合作交流奠定堅實基礎。所展開的合作、達成的共識、描繪的願景,對於中國通用航空産業發展必將産生深遠影響。

  乘勢騰飛 通航産業西安模式魅力綻放

  作為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的執行單位,2007年起,西安航空基地積極借鑒國內外發展經驗,較早意識到了中國通航市場的發展潛力,按照“以飛行帶市場、以市場拉産業、以産業促發展”的發展路徑,把通用航空作為航空産業發展的突破口,全力推動産業聚集發展。

  縱觀西安航空基地十年來的通航産業發展歷程,可以概括為“441”,即構建四個平臺、實現四個突破、探索出了一個通航産業發展的“西安模式”。在“西安模式”的引領下,西安航空基地作為我國通用航空産業發展的先行軍,重任在肩,矢志不渝。

  園區引領、機場先行、展會搭臺、市場拓展、鏈式聚集、融合發展,通過試點平臺帶發展、展會平臺引關注、協會平臺促融合、集團平臺強合作,西安航空基地實現了全産業鏈、飛行網絡、空域改革、市場拓展四個領域的全面突破,探索出了通航産業發展的新路徑。

  依託西安航空基地,陜西西安力促通用航空産業發展,全力構建通用航空産業集群,勾畫了一幅清晰的通航發展藍圖。2009年之前,陜西省只有兩家通航企業,3架飛機。通過大會帶動,目前航空基地已聚集136家通用航空相關企業,擁有通航飛機118架,輸出各類飛行人才3500人,創造就業崗位1000余個,區內企業累計飛行近7萬餘小時、27萬架次,佔西北管制區飛行量的90%以上,對通航産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

  目前,西安航空基地通航入區企業涵蓋了通航産業鏈條的各個環節,特別是在通航製造、航空會展、機場管理、飛行培訓、航空旅遊等領域,已形成明顯的集聚效應,構建了通用航空産業的集群化發展框架,為推進西安加快實現通用航空産業率先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全新機遇 打造國家通航産業示範區

  經過通航大會的廣泛傳播,通用航空發展的“西安模式”已受到了全國廣泛關注。西安航空基地已成為中國通航産業發展的“橋頭堡”之一,越來越多的客商選擇投資通航産業,投資古城西安。

  早在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印發《近期推進通航業發展的重點任務》,提出建設國家通用航空産業綜合示範區的戰略佈局。2017年新年伊始,西安市以航空基地為核心,由於産業基礎好、綜合實力強、體制機制活、短期能突破、示範有帶動,被確定為首批26個國家通航産業綜合示範區之一。

  這是在國家層面將通用航空産業做大做強的一個強有力的信號,更為西安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産業帶來了最佳契機。在這一政策機遇下,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在西安舉辦,對於有效發揮陜西獨特的航空産業資源,積極促進國內外通航業界的交流與合作,加快通航産業聚集,增強西安通航産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均具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作為西安通用航空産業發展的排頭兵,西安航空基地將繼續緊抓國家通航産業利好政策機遇,在通航産業發展體制機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藍田通航機場建設、低空飛行網絡建設等四個方面實現突破,全産業鏈構建通用航空産業集群,不斷增強通航産業聚集優勢,進一步放大通用航空産業“西安模式”的特色品牌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

  依託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這一平臺,西安將以西安航空基地為核心,以國際化的視野,佈局和構思通航産業的大發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擴大對外合作,力促航空産業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為西安通航産業發展增添動能,為我國通航事業進步貢獻力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