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陜西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指數67.04% 位居全國第9位
2020-01-10 09:27:1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瀅溪責編:李勝蘭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1月8日,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五個紮實譜新篇、追趕超越再出發”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二場,陜西省委科技工委書記、科技廳廳長趙岩,陜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員、科技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史高領出席發佈會,並圍繞“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養好科教資源 努力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走在前列”介紹相關情況。

  2019年陜西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指數67.04% 位居全國第9位

  陜西省委科技工委書記、科技廳廳長趙岩介紹情況 攝影 柳洪華

  據介紹,目前陜西全省現有各類科研機構1340家,國家級園區平臺324家,國際創新合作平臺71個,兩院院士69人。陜西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指數由2014年的60.73%增長到2019年的67.04%,位居全國第9位;全省技術合同交易額由2014年的639.98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9年的1467.83億元人民幣;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由2014年的366.7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18年的532.42億元人民幣,SCI收錄科技論文數由2014年的11392篇增加到2018年的17004篇,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14年的4.77件增長到2018年的10.3件。

  陜西省連續三年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自主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成效明顯的地方”受到國務院表彰獎勵。

 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

  陜西省科技廳制定了陜西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圍繞科技體制改革、基礎研究、産學研合作、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等出臺了一批科技創新政策;制定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優化獎種結構,完善獎勵對象要求,建立健全評審、提名、監督等制度。恢復三秦友誼獎。

  同時,陜西省科技廳深化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建立面向企業技術需求的項目指南形成機制,簡化科研項目申報,實施全流程痕跡化管理;落實“三評”改革和“四唯”清理要求,完善科技人才分類評價機制,推行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探索推廣PDS科技管服模式,上線運行“智匯秦科技——PDS管服平臺”,以平臺為抓手、數據為支撐、標準為引領,全方位、全形度、全鏈條改造科技管理服務,探索提升科技創新現代化治理效能。

  加強基礎研究長期穩定支持

  陜西省科技廳瞄準新興交叉前沿領域,組織委託陜西省頂尖人才牽頭實施基礎研究定向項目,給予長期穩定支持;設立“陜煤”“引漢濟渭”企業聯合基金項目,推動基礎研究投入多元化;設立陜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用於支持青年科學家開展創新性研究,2019年陜西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支持數量由30項提高至50項。2019年,陜西省級科技計劃中基礎研究經費接近1億元人民幣,約佔比10%。

  此外,陜西省科技廳圍繞空天、能源、信息等陜西優勢領域,爭創陜西秦嶺國家實驗室;按照學科、企業、軍民共建、省市共建4類分類建設、分類評估,統籌佈局優化重點實驗室體系,全省國家重點實驗室達25家,省重點實驗室達170家;支持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國家分子醫學轉化中心建設,加大Z箍縮、阿秒光源、超精密跨尺度基標準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力度。

  2019年陜西綜合科技創新水準指數67.04% 位居全國第9位

  陜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員、科技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史高領 攝影 柳洪華

  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

  陜西省科技廳出臺《構建全鏈條産業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産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提出建設10個重點産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100個龍頭骨幹企業承載的新型研發平臺、推動500家省級創新平臺開放共享、建設500個專業化創新創業平臺的目標,即“1155”工程。目前已建成空天動力研究院、國家增材製造創新中心、先導技術研究院等共性技術研發平臺;44家“四主體一聯合”新型研發平臺正式掛牌;400余家省級創新平臺面向中小企業開放共享;省級以上“雙創”孵化平臺達448家。

  此外,陜西省科技廳聚焦制約産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和關鍵核心技術,圍繞智慧製造、能源化工、半導體與積體電路、新材料、現代農業等重點産業領域,啟動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梳理陜西省六大支柱産業科技創新能力清單,2015年以來在省級科技計劃中,凝練部署重點産業創新鏈149個、創新點1286個;積極孵化培育科技型企業,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5385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4300家。

  強化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陜西省科技廳瞄準新材料、新能源、量子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加強攻關,支持推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交叉融合發展;推進高新區高品質發展,成立陜西省高新區創新聯盟,設立高新區創新發展基金,推廣“託管”“飛地”模式; 制定“一市一策”科技行動方案,建立“一市一縣N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機制。

  此外,陜西省科技廳深化科技成果“三權改革”,建設國家技術轉移西北中心等83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設立運作16支子基金,總規模達46.46億元,財政資金放大倍數11.63倍;深入實施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全面打造高水準科技智庫體系,積極培養一批具有世界水準的科學家、高水準的科技領軍人才、優秀創新團隊和創業人才,目前陜西省有兩院院士69人,入選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5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84人,科技創新創業人才20人,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8家。

  不斷推動融合資源創新

  陜西省科技廳不斷創新合作模式,推進科技部和陜西省政府新一輪科技工作會商,與中科院共創榆林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支持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學園等建設,支持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工業大學、科大訊飛等單位共建人工智能聯合重點實驗室;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3所高校設立聯合項目,試點下放立項權;大力推廣“一院一所”模式,在中電科20所等單位探索央屬院所創新發展新模式。

  陜西省科技廳組建了陜西空天動力研究院,支持西安兵器工業科技産業基地等建設,探索建立人才雙向流動、院所與高校“雙導師制”聯合培養研究生2個“人才池”,36個“雙導師制”試點單位聯合培養研究生684名;支持市(縣)建設科技資源統籌分中心17家,開放共享大型儀器設備達14133台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