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産 抗疫情、穩生産、保供應,這家企業在行動
2020-02-21 18:10:11來源:中國網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疫情當前,浐灞生態區想方設法動員,關係疫情防控和百姓民生的入區企業,全力抗疫情、穩市場、保供應、滿足民生需求,讓百姓放心購。

  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以下簡稱:愛菊集團)是西北地區唯一的集糧油、主食、豆芽、豆製品應急供應為一體的糧油企業,也是國家和省市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位於浐灞生態區的愛菊食品豆業基地,作為愛菊集團的生産基地之一,主要負責豆製品及主食産品的生産。自疫情發生以來,公司率先恢復生産,保供應、不停業、不漲價 、不斷貨,防疫生産兩不誤。

  不停業不漲價 不斷貨

  新冠病毒肺炎爆發後,愛菊集團在全省率先恢復糧油生産,同時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確保各網點不停業,不漲價,不斷貨。截止2月15日,累計投放主食、豆芽、豆製品和糧油産品5000余噸,為有效平抑市場波動發揮了積極作用。

  訂貨及門店開業時間

  1.主食、豆製品自1月28日(正月初四)起恢復訂貨。

  2.各應急網點要求在1月29日(正月初五)前開門營業,其餘各網點要求在1月30日(正月初六)前營業。

  配送

  1.主食1月30日(正月初六)起配送;

  2.豆芽、豆製品1月31日(正月初七)起配送。

  生産和倉儲情況

  包子、饅頭等主食可保證20-30萬人/天的供應量。

  穩物價穩市場 保供應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後,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黨委高度警覺,並於1月23日至26日連續多次以網絡會議形式召開黨委和集團班子擴大會,就主食品應急生産、倉儲、配送以及廠區病毒防疫、消殺和防範等相關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一是及時補充貨源,三方合力維持市場供應。銷售網點是保障應急供應和居民消費的關鍵環節,也是維護市場穩定的重要“陣地”。各應急愛菊網點克服困難、迅速開門營業,並承諾不漲價、不斷供、不關門。截止目前,已開業愛菊網點88家,社會加盟網點100余家,並陸續增加中。

  二是強化與商超對接。不計損失,不畏節後退貨壓力,開闢綠色通道,由單位直接供貨,進而保證供應。

  三是恢復運營愛菊電商平臺。建立“電商配送+糧油食品配送”合作新模式,即日常配送車輛加入電商配送車隊,及時將糧油主食豆製品等送至西安市民家門口。同時,積極與盒馬鮮生、黃馬甲配送等公司達成緊急情況下的“應急合作機制”,共同保障糧油、主食品、豆芽和豆製品市場供應。

  目前,企業日均供應豆芽豆製品約15噸,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間西安糧油市場的穩定。

  抗疫情無死角 保安全

  在做好安全生産的同時,愛菊集團採取最嚴格的管控措施,落實西安市委 “三個一切”和“五個所有”要求,確保防疫無漏洞。

  實行封閉管理,強化管理措施。要求所有進入廠區人員必須測量體溫、佩戴口罩、身份登記;堅持廠區每日進行至少2次消殺,並做好消殺記錄;發動各方力量,積極籌措酒精、口罩、消毒水等物資,以便做好防範管控工作。

  精簡上班人員,建立員工健康情況“日報制”。疫情期間,各部門精簡上班人員數量。合理安排員工上下班交通,科學制定員工交通解決方案,一是開通班車,並實施“起點與終點”兩點運行、中間不停留模式,上車員工進行溫度測量;二是主要推行自駕前往基地。

  取消大規模會議、聚餐、來訪、培訓。疫情期間停止不必要的出差活動,儘量採用微信、電話等進行溝通;食堂用餐嚴格實行人流管控。主要推行就餐外帶制,其次推行錯時用餐等,減少就餐人員聚集,食堂就餐倡導1人1桌。加強對餐廳工作人員健康,食品來源、餐具消毒等管理,確保用餐安全。同時對食堂每天進行至少2次消毒。

  做好生産區域防疫管理。開工前對員工進行統計,本地員工、外地員工人數及員工親友、周邊有無發熱、疫情等;開工後每天上午、中午對進入車間員工進行體溫檢測;同時每日對生産區域地面墻壁,對更衣室、工作間進行至少兩次消毒;規定員工進入車間前戴好口罩,並對手部消毒,不能嚴格消毒人員,禁止進入車間。

  在一線做表率 黨旗飄

  集團進入“戰備狀態”後,黨委要求各支部做好動員工作,廣大黨員衝在第一線,隨時做好支援各環節的準備,充分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黨員示範崗的引領作用,黨員示範車的標杆作用。

  在全體黨員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愛菊集團市場供應平穩,生産運營有序,請大家持續放心。

  眾志成城防疫情,全力以赴穩生産,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浐灞生態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