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利民、為民” 西安曲江新區推出“網上辦”“預約辦”“不空跑”等服務措施
2020-03-11 15:49: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便民、利民、為民”   西安曲江新區推出“網上辦”“預約辦”“不空跑”等服務措施

  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期,西安曲江新區連續出招,為幫助企業平穩度過特殊時期,推出應對疫情全力支持服務企業相關政策、支持文化旅遊商貿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13條財稅金融政策助力文旅企業復蘇、關於支持區內企業積極申請專項扶持政策的通告,積極幫助企業,與企業共渡難關。

  此外,疫情防控期間,曲江新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出“網上辦”“預約辦”“不空跑”等服務舉措,方便市民辦事需求。

 嚴防嚴控 保障安全 

  在疫情防控期間,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採取多項防疫措施,開通政務服務大廳一處入口,在入口處配置熱成像體溫自動篩查系統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率先在政務大廳使用西安“一碼通”,避免人工登記帶來的近距離接觸,配備專人負責大廳“一日三次”的消毒工作,對未佩戴口罩人員一律予以勸返。政務大廳內根據政務大廳人員流量進行適度管控,採取“出一進一”的方式,避免大廳人員聚集。

  市民可以通過“曲江新區微政務”中的“便民服務”菜單中的“大廳查看”,實時查看大廳人流量,全方位規避人員集聚和逗留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按照“非必須、不窗口”的原則,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著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鼓勵優先選擇電話諮詢、網上辦理、預約服務等方式辦理相關業務。

  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建議優先選擇通過西安政務服務網、“i西安”政務服務APP等途徑線上辦理相關業務。截至目前,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現場辦理各類事項974件(含預約事項及稅務發票申領等)。

  微信綠色通道 貼心答疑 

  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渠道及時公佈各窗口服務電話,各業務諮詢電話接聽及時、解釋到位,對急需到大廳現場辦理業務的企業及辦事市民,引導其開展“預約辦”、“自助辦”。

  同時,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開通“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業務諮詢”微信群,並向社會公佈。辦事市民可通過掃碼進群,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根據業務量安排工作人員進群,對所有進群諮詢業務的市民提供諮詢、預約或網上辦理的遠程指導,保證疫情防控期間市民少到政務大廳,在家照常辦事。截至目前,微信群綠色通道入群404人,諮詢126件,預約辦理5件。

  市民田先生就體驗到了便利的政務服務。微信綠色通道的開通,幫助他通過微信遞交資料,完成了不見面審批。更讓他感到驚喜的是,工作人員直接將辦理好的回單送到了他們小區門口,極大程度的規避了感染的風險。提起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的貼心服務,田先生讚不絕口。

  上門服務 便民利企

  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積極開展“上門服務”,對疫情防控期間,未能來到政務大廳辦理業務的市民及企業開展上門辦理,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審批方式,以最快速度指導幫助市民、企業完成各項材料準備,幫助市民、企業在最短時間辦成事、辦好事。截至目前,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開展“上門服務”8次,為市民、企業提供“一次不用跑”的服務,踐行著“疫情當前,服務不減”的諾言。

  “實在是太感謝你們了,在這個特殊時期,沒想到能這麼快辦理好生育登記,還麻煩你們給我送過來。”身懷六甲的張女士拿著工作人員親手送來的生育登記回單,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2月3日,張女士挺著大肚子來到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生育登記。了解情況後,工作人員耐心地給張女士測溫消毒,將她帶來的資料核查無誤後,留下她的聯繫方式和地址,計劃將辦理好的回單郵寄到家。2月5日生育登記順利辦結,卻不料快遞郵寄等行業受疫情影響還沒有營業,工作人員當日下班後立即驅車前往曲江樂居小區,將回單送到張女士手中。

  3月9日,曲江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金鑰匙”五星級流動服務驛站工作人員接到市民電話,需要辦理門頭牌匾登記審批手續。工作人員提前通過微信“綠色通道”與市民溝通,告知該市民辦理門頭標識設置審批的資料,並與該市民預約好上門時間,主動上門收取資料。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曲江新區始終遵循“便民、利民、為民”的原則,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為企業和市民解決問題。(供稿 文/圖 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 編輯 段曉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