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文職人員一線戰“疫”見聞
2020-04-15 14:21:04來源:西安新聞網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文職人員一線戰“疫”見聞

  戰鼓催徵,步履匆匆。總攻的號角,響徹在除夕之夜。

  聞令而動,馳援荊楚。躍動的迷彩,匯聚起磅薄力量。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文職人員一線戰“疫”見聞

  在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兩批參加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中,不僅有現役軍人當先鋒、打頭陣,還有文職人員扛重擔、打硬仗。在一次次衝鋒中,他們領章上的“文”字顯得更加熠熠生輝。

  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成為防疫阻擊戰中一抹亮麗的“孔雀藍”。他們都是逆行的戰士,他們用行動書寫著不辱使命的莊嚴承諾,展現著為生命出征的鐵血擔當。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文職人員一線戰“疫”見聞

   逆行疫線 他們的名字叫戰士

  “親愛的女兒金金:爸爸看到你的信無比激動,無比高興。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作為一名軍隊文職人員,作為一名人民醫生,爸爸有責任,有義務親赴一線參加抗疫,保家衛國。”

  這段情真意切的文字摘選自唐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南岩東給女兒的回信。

  在疫情面前,“讓我上!”“這是我的使命,沒什麼好猶豫的!”一句句滾燙的誓言是唐都醫院21名文職人員戰鬥宣言。

  他們中間,有的是現役軍人轉改的文職人員,有的是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的業務骨幹。他們是兒女,是父母,是丈夫,是妻子,但是在疫情防控的前線,他們只有一個名字,叫戰士。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文職人員一線戰“疫”見聞

  進駐火神山醫院第一天,趙春光就主動要求到重症監護室值夜班,他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為數不多的傳染科男護士。

  2018年,全軍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趙春光如願穿上了嶄新的“孔雀藍”制服。2019年,作為改革強軍的新銳力量,文職人員首次亮相閱兵場。那一天,他昂首闊步走過天安門廣場。一直在外執行任務,原本想這個春節好好陪陪家人,這個除夕夜,趙春光又接到隨隊出征的命令。

  與趙春光一樣,43歲的黨少康也是社會招聘文職中的一員,2019年剛剛來到唐都醫院呼吸內科。接到出發命令時,黨少康沒有片刻猶豫,“這個時候就應該到一線,到病人最需要的地方。”唯一擔心的是孩子今年中考,愛人讓他安下了心:“放心去吧,家裏有我。”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文職人員一線戰“疫”見聞

  聽到了出征召令,文職人員一個個按下鮮紅的手印。馬瑞娜是呼吸科主治醫師,丈夫李敏之前也是軍人,是唐都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2018年,為響應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號召,倆人一同遞交了轉改文職的申請書,成為了一對“軍轉文”夫妻。她沒有忘記自己入伍時的誓言,對丈夫説:“我是呼吸內科醫生,這次疫情需要我!”

  疫情爆發時,經歷過H7N9、腺病毒救治等重大任務的傳染科主治醫師彭梅娟寫好了請戰書,請求到抗疫一線。當時,第一批醫療隊隊員已經確定。當第二批醫療隊開始報名時,她再次遞交請戰書,申請參加支援湖北的救治工作。她和同是醫生的愛人在前線後方一起戰鬥。

  “2003年非典時,我們還沒長大,醫務工作者們衝在第一線救死扶傷的場景讓大家立志學醫。面對疫情,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身為文職人員,家國重托,義不容辭,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是90後李璐和楊寧麗的臨行寄語。“我們一定會好好加油,平安歸來!”李璐笑著,瞇著眼睛説。

  這是一場生命保衛戰,行動是他們最好的回答。

  防護面罩後面辨不清他們的面容,但透過堅毅的目光,看到的是一份份責任與擔當,更能看到戰勝疫情無比堅定的信心。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文職人員一線戰“疫”見聞

  踐行初心,肩負千鈞使命

  “5床嚴密監測!”“列印好病例,3點會診!” 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九科辦公室,一個身材魁梧的身影忙碌著,格外引人注目。軍人轉改文職的郭萬剛是心臟內科副主任,因為參加過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務,有豐富的感控經驗,被任命為感染九科主任。

  此時最讓他揪心的是3床患者,房顫5年、腦梗3年,入院後合併心衰、腦鈉肽升高……“不能等,我們得抓緊完善研究治療方案!”郭萬剛帶領多學科小組立即進行了討論,他提出了心衰診治要點,計出入量、給予利尿、強心、控制心室率治療等。在專業方面,郭萬剛嚴謹而自信。

  “嘀,嘀,嘀嘀嘀……”在火神山醫院重症監護室,生命體徵監測儀紅燈閃亮,報警聲不斷。穿戴防護裝備,跑進病房,投入搶救……爭分奪秒,是呼吸內科南岩東和張海濤的常態,同是文職,也同是ICU的戰友。

  他們檢查完喉鏡、氣管插管,給予輔助藥物,然後置入喉鏡、暴露聲門,插管一次成功。連接上呼吸機後,患者氧飽和度開始上升,90%……99%,成功!

  南岩東如釋重負,他還記得,這時臨床的患者也向他們豎起了大拇指。“一想到自己的專業所長能夠在患者生命中艱難時刻幫他們度過難關,便覺得義不容辭了,我想這也是自己作為一位醫務工作者的初心。”

  這些文職人員各個專業素質過硬,在“疫”線崗位綻放出光彩。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文職人員一線戰“疫”見聞

  徐飛的靜脈穿刺成功率高,針針見血,一起工作的同事都叫他“留置針小王子”,大家在遇到有難度的血管時,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他,找他幫忙。

  多年急診工作經驗讓楊小林處理各項事情有條不紊,操作強、力氣大、心思細、有擔當,每次遇到危重病人轉運,他都會説:“我有經驗,我來。”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感染科馬黎黎沒有著急脫去防護服。直到看著醫護人員按流程脫去防護服,她才放心地走出病區。

  進入火神山醫院後,感控組承擔了消毒空氣、臺面、地面、門把手,及時補充防護用品,清理隔離區醫療垃圾並做好消毒等看似繁瑣卻又十分重要的工作。“你們守護患者,我們守護你。” 這是奮戰在戰疫一線的感控人員最真切的心願。

  婦女節那天,值守在火神山醫院的呼吸科副主任劉偉在日誌裏寫下這樣一段話:“因為肩負軍隊文職人員的責任和醫者的使命,我要戰鬥下去。雖然從現役轉為文職,但是軍人本色不能丟,軍人血性不能丟。”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文職人員一線戰“疫”見聞

  一日姓“軍” 終生為戰

  一日姓“軍”,終生為戰。疫情面前,“孔雀藍”誓死不退。這是戰士們的心聲。

  敢於勝利,他們滿懷必勝的信念

  這是戰“疫”前線最常見的場景——

  時間:2月26日上午9:00地點:火神山醫院感染三科一病區

  病區今天出院了10名患者,李春梅和大家一起在病區製作了一個大大的“心連心”圖案,在這面愛心墻上,患者留下了感激的話語,相互之間碰肘、合影……充滿愛的場景。“你們也有家人,你們的家人也等待著你們平安回家,所以你們也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家,一定一定!”一位患者的話讓李春梅眼眶紅了又紅,忍著沒讓眼淚掉下來。

  時間:3月19日晚上7:00 地點:光谷院區感染九科

  一名患者病情好轉即將出院,在一天的治療結束後,他從床上起身,朝著查房的王偉深深地鞠了一躬……

  一名患者病情好轉即將出院,在一天的治療結束後,他從床上起身,朝著查房的王偉深深地鞠了一躬……

  這些溫情瞬間,映照著人民子弟兵與人民的血肉聯繫、魚水之情。每個人都將愛傾注給患者,拿出對待家人的耐心。

  高波波始終記得剛進武昌醫院時,一位阿婆説的話:“解放軍來了,我們就不怕了!”阿婆眼睛裏溢出喜悅的光芒,露出心滿意足的微笑。這句話,也是高波波和戰友們經常聽到的話。

  信任如山,唯有把更多的愛給患者。

  根據老年患者基礎疾病多、溝通交流難等特點,光谷院區感染九科加強個體化治療,推出親情護理。老年病科護士楊寧常常陪在老人身旁,幫他們翻身拍背,陪他們聊天,老人的病情逐漸出現好轉,連連給小楊豎起大拇指。

  張瑜是兒科護士,病區老人交流不方便,她就發揮了和孩子溝通的耐心,畫一些趣味溝通卡。比如畫一個水杯,問患者是不是渴了;問餓不餓就畫一個碗、畫很多米飯;畫一個馬桶就是問是不是想去上廁所了,解決了許多溝通問題。

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文職人員一線戰“疫”見聞

  不同的戰鬥場地 同樣的愛在延續

  火神山醫院感染三科一病區,26床是一位危重症大叔。調高氧濃度,給大叔搖高床頭,背上靠著軟枕,打水喂他服藥,怕出汗需要毛巾,陳穎提前搭在床欄伸手可以拿到的地方。看到大叔擦鼻涕時有點血,她又轉身給機子加了些濕化水。大叔伸出手比了個大大的讚。“謝謝你的肯定,這都我們該做的。”其實,她心裏也暖烘烘的,這種被需要的感覺特別幸福。

  救治患者時,醫生薑華首先作自我介紹,並將自己的姓名寫在紙條上交給患者,讓他們有事及時聯繫。她詳細詢問患病情、飲食和睡眠等情況,鼓勵患者要充滿信心,一起努力戰勝疫魔,“放心,一定會好起來的。”這是她説的最多的話。

  淩晨4點,呼吸科副主任李王平值完班準備乘車回住宿地。汽車行駛在無人的街道,車燈劃破濃重的黑暗,兩道光噴薄而出。“當需要一個人站出來時,那叫勇敢;當一個團隊挺身而出時,那叫擔當;當一個國家身處逆境呼喚一種精神時,那就是使命!”這段話,引發了李王平的共鳴。

  每個文職人員,都如同點點星光,扛起希望和生機,給予溫暖和力量,匯入這璀璨的星河,這也是英雄的大河。千里江流,奔騰不息。

  艷艷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春天到來,他們燦爛的笑容,就是今春最美的春光。看著你出征,等待你凱旋。(記者 王超 任娜 通訊員 叢墨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