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段曉蕊 通訊員 劉嘉宸):5月18日,2020年渭南市“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系列活動在渭南市博物館舉辦。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中共渭南市委文明辦、渭南市文聯主辦,渭南市博物館、陜西省收藏家協會古籍碑帖專業委員會承辦。渭南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曉京、渭南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常偉、渭南市文聯主席駱蘇弟、中共渭南市委文明辦副主任雷衛全等出席活動。
保護“華夏之根” 博物館構建地方文化殿堂
渭南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曉京致辭 攝影 劉嘉宸
渭南市博物館館長隋曉會致辭 攝影 劉嘉宸
李曉京在致辭中表示,渭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從115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到20萬年前的“大荔人”,一個個古老遺址印證著渭南市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積澱。作為保存歷史記憶、展示遺存、傳承文明、彰顯價值、弘揚精神的重要文化殿堂,博物館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培元,構建均等化、廣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傳播中華文明、凝聚國家認同、增強文化自信、促進多元文明交流互鑒中具有積極的作用和價值。他希望渭南市文博工作者切實履行神聖使命,保護好“華夏之根”的歷史遺址和珍貴文物,以歷史展現文明,以文化傳承根脈,讓渭南為幸福陜西增色添彩,為美麗渭南貢獻力量。
渭南市博物館館長隋曉會在致辭中,向現場觀眾介紹了當日開展《渭華翠色——陜西渭南名碑拓本展》陳列展覽的基本情況,表示渭南市博物館將繼續秉持“創新開放包容合作”的辦館理念,廣泛調動社會資源,努力讓渭南文物活起來、走出去。
社教活動讓文物“活”得更精彩
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談及對這一主題的理解,隋曉會對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説,該主題鼓勵博物館從業者從多樣化的視角,利用展覽和講故事的方式,滿足群眾多元文化的需求。
活動現場,進行古琴表演的藝術家 攝影 劉嘉宸
動手體驗拓片印刷的中學生 攝影 申喆
欣賞碑刻碑帖文物的市民 攝影 申喆
在渭南市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現場,琴聲悠悠,鼓聲陣陣,舞劍者身姿飄逸,書法家揮毫潑墨,洋溢著濃濃詩韻的《秦風·無衣》國學展演,帶領觀眾穿越亙古,感受中華傳統文化氛圍;快板飛舞,言語詼諧,一首原創音樂快板《博物館是一所大學校》在靚麗動人的講解員的演繹下,詮釋著博物館面向大眾進行文化科普的社會職能。
此外,在渭南市博物館展廳內,“翰墨生香”碑帖書法體驗、“古法新痕”絲網印刷體驗、《漢唐碑刻碑帖縱橫談》文物科普講座······一個個趣味橫生、精彩紛呈的體驗活動,在前來參觀的青少年中獲得熱烈反響。
“如何讓博物館蘊藏的文物資源轉化為人們感興趣的知識、喜歡聽的故事,特別是為孩子們講好博物館故事,是博物館人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命題。” 隋曉會表示,通過創新社教活動形式,把博物館的社教職能做得有趣、鮮活是近年來渭南市博物館的主要工作方向之一。
據了解,在未來,渭南市博物館將一方面進一步加強社教活動和文創産品的創新,打造面向青少年的文化科普的“第二課堂”,另一方面也將加強市域內區域協作,推動成立渭南市博物館聯盟,提升文物館藏多樣性,形成區域文化推介合力,為群眾帶來更多樣的“文化大餐“。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