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從將班委會變成董事會的大學畢業生,到將科研成果轉化寫進創業事跡的大學教授,再到點“土”成金的職業農民......如今,在楊淩示範區,以大學生、農業科技人員、職業農民為主體的“雙創”弄潮兒,正在打造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的平台中煥發出無限活力,匯聚起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滾滾浪潮。
大學生“後浪”將青春的夢想 綻放在創業沃土上
32歲的姜義亮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土壤專業畢業的博士生,與其他同學不同,讀書期間,他就下決心“不找工作”。2016年夏天,在政府“雙創”配套政策的支持下,姜義亮和沈鋒等3位博士、博士後創辦了錦華生態技術有限公司,開始了風風火火的創業歷程。
年輕、高學歷、滿腔熱情……像姜義亮這樣的“農業創客”在楊淩示範區並不少見。一直在牧場工作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生王炳科,深知奶牛養殖業的痛點所在。2016年,王炳科帶著自主研發的奶牛疾病發情檢測儀,回到楊淩入駐創業工場,成立了楊淩秾福農牧科技服務公司,開啟了創業之路。現在,他的檢測儀已經為全國81個牧場的3萬多頭奶牛安裝佩戴,2020年計劃突破7萬頭。目前産品遠銷印度和孟加拉國等國家。
“90後”小夥、陜西垚森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松,是楊淩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畢業時,他和同班同學集體“下海”,把“班委會變成董事會”。學校領導知道後,將校園裏一個綠化養護工程給了他們。對這份“高達”8.5萬元的第一份合同,他現在還記憶猶新。此外,在楊淩示範區創業優惠政策的支持下,該公司還獲得5萬元孵化資金。經過幾年打拼,目前該公司年産值達700多萬元,並帶動就業100多人。
在楊淩,像姜義亮、王炳科、李松這樣的大學生“老闆”比比皆是。在楊淩示範區“雙創”政策的推動下,一批批農業大學生在楊淩這片沃土上開始了充滿激情的創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楊淩示範區創新創業園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薛海兵介紹,截至目前,楊淩已通過各類推介活動和優惠政策,累計引進培育大學生企業400多家。大學生創業已經成為楊淩創業群體中一支重要生力軍。
科技人員創業 圍繞産業鏈佈局創新鏈
不僅大學生自主創業成熱潮,大學教授創辦、領辦企業也不是新鮮事。
“70後”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醫學院副教授杜恩岐,還有一個頭銜是楊淩凱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他創業不到一年時間,公司産值就達600多萬元。身份的轉變,讓他20多年來的科研成果很快走向了市場,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朱銘強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博士畢業生。2015年,他成立了陜西仲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開始杜仲優良品種栽培和技術推廣。如今,他的團隊已吸納9名博士和6名碩士,擁有50多項國家專利。杜仲精粉茶等系列産品遠銷海外,先後在新疆、陜西、河南等地累計種植杜仲葉林2萬多畝,每畝年收入3000元以上。
2019年12月28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蘋果首席專家趙政陽教授團隊發起成立的楊淩瑞雪瑞陽蘋果發展聯合會正式成立,標誌著楊淩示範區在推動區校融合、校企合作、技術推廣、成果轉化等方面又邁出了新的步伐。
近年來,楊淩示範區大力推動區校融合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積極支持科技人員攜成果創業,不斷提高科技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激勵了一批大學科技人員入園區創辦、領辦企業,一批教授工作室入園區發展,眾多科創成果從這裡“走向全國、飛向世界”。
職業農民創業 鄉村振興增添新活力
“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幹,幫著農民賺!”這是楊淩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園負責人馬新世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他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專家教授合作發明的“3+2”技術農業“黑科技”,實現了土地在休養中不間斷進行農業生産,既節水又降低化肥農藥使用率,該成果已經在楊淩和甘肅、青海、新疆、山東、天津、貴州等地推廣面積達10多萬畝。現在的馬新世,已經從一個靠天吃飯的普通農民,搖身一變成為一名身價不菲的職業農民,並自主創業當上了“老闆”,帶動6000多人實現就業。
“80後”的王艷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現在已經成為楊淩青皮她園火龍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通過多年琢磨、鑽研,在解決“南果北種”水土不服的技術難題後,她成功將火龍果引種到楊淩,從開始的5個大棚發展到現在150多畝的種植基地,品種多達20余種,基地也從剛開始的單一採摘到現在的多元化經營,年收入達300多萬元。
今年50歲的王中來,是楊淩示範區揉谷鎮陵灣村農民。2008年之前,王中來和其他農民一樣,農忙種點常規莊稼,農閒四處奔波,打工補貼家用。2010年,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返鄉創業,成立了楊淩中來種植專業合作社。在楊淩示範區和農業專家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社員從最初的5戶發展壯大到現在的300多戶;土地效益從原來的一畝地2000元發展到現在的一畝地30000元。2017年,他光榮地當選為陜西省勞模。
在楊淩,農民已成為最體面的職業,農業成為最吃香的産業,馬新世、王艷、王中來等200多名農民走上了創業之路,在鄉村振興和特色現代農業發展中大顯身手。
小城市大創業 科創成為新“名片”
近日,一封來自國務院辦公廳的督查激勵通報——《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中提到,楊淩在推動“雙創”政策落地、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融通創新、扶持“雙創”支撐平臺、構建“雙創”發展生態、打造“雙創”升級版等方面大膽探索、勇於嘗試、成效明顯。
2019年,楊淩緊緊圍繞《國務院關於推動創新創業高品質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支持楊淩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發展若干政策的批復》,聚焦現代農業、農業科技服務、“互聯網+農業”等領域,先後出臺30多項促進“雙創”的政策措施、專門梳理形成政策核心條款清單109條、制定政策落地服務流程圖25張,通過政策扶持、基地支撐、優化服務、區校協同、國際合作等路徑,厚培發展沃土,打造形成農業特色鮮明的“全域化”雙創基地,有力地促進了楊淩高品質發展,推動了農業“雙創”國際化,“雙創”種子在這方沃土上遍地生根、開花結果。
未來,楊淩將全面提升全域科技創新能力,形成核心帶動、多點支撐的發展空間格局,努力將楊淩打造成在我國農業科技創新領域具有最寬鬆的轉化環境、最普惠公平的扶持政策和最有力的保障措施所在地,讓科技創新成為增強楊淩話語權的重要支撐,讓楊淩成為創新創業者的樂園。(供稿 楊淩示範區管委會 編輯 白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