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鹹新區:節水有妙招 城市更美好
2020-08-12 10:57:11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西鹹新區:節水有妙招 城市更美好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中心綠廊風景如畫。

  野鴨在睡蓮中嬉戲,孩童在蘆葦叢中玩鬧,目光所及之處皆是綠意,呼吸之間盡享健康。

  這是位於西鹹新區灃西新城中心綠廊的風景,也是西鹹新區在城市發展中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注腳。

  “翡翠項鍊”串起幸福生活

  8月5日清晨,晨練的市民在中心綠廊如畫般的生活場景中開啟新的一天。

  記者逐級而下,來到岸邊。

  “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這個2.7萬平方米的景觀水面只是冰山一角,這背後隱藏著灃西新城海綿城市建設的整套體系。”灃西新城海綿城市技術中心工作人員袁萌神秘地説,這表面是雨水匯聚而成的人工濕地,在觀賞休閒之餘,更重要的功能是灃西新城中央雨洪調蓄樞紐。

  這個人工濕地周邊10.6平方公里內的建築小區、市政道路、公園綠地的雨水經原地消納、凈化後,富餘的雨水借助自然重力匯流到中心綠廊。這裡最高可承載雨水量30萬立方米,基本上能夠將周邊2—3個街區內的道路和建築地塊中外排的雨水完全消納,大大降低了城市內澇的風險,同時將寶貴的雨水資源留在了城市中。

  “實現雨水的收集、凈化、存儲和回用,對城市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收集到的雨水可在乾旱時用來灌溉,節約資金和水資源。同時,大面積的生態濕地像城市‘綠肺’,對水土涵養、小氣候調節都具有重要作用。”袁萌説。

  若俯瞰灃西新城,可以看到中心綠廊全長6.8公里,像一條“翡翠項鍊”貫穿城市東西,連通渭河和灃河,總佔地180公頃。綠廊中規劃建設有大大小小的湖泊、濕地、森林等生態景觀上百個,既是生態廊道,又是城市通風帶。監測數據顯示,6年間,灃西新城城市歷史易澇積水點全部消除,地下水位上升3.43米。

  100米見綠、300米見園。這裡,繁華的都市和寧靜的自然都觸手可及。

  “天空之城”中安享靜謐時光

  海綿城市的建設,讓休憩不必非要到公園,屋頂也有別樣風景。

  不同於以往光禿禿的屋頂,灃西新城總部經濟園辦公樓上由綠色草毯和五顏六色的花卉裝扮而成的“天空之城”,讓辦公區域多了一個鬧中取靜之處。

  “屋頂花園建設主要解決兩個問題:載荷和防水。”灃西新城農業農村局水務科科長張滿迎説。他撥開長勢旺盛的植物,底下露出的“寶綠素”、“環保多孔岩”、椰糠等特殊介質材料,具有輕質、保水能力強、過濾雜質等優點。

  8月的西安,進入一年中降雨集中時期,佛甲草、景天、細葉芒、馬藺等耐旱耐澇、適應性強的植物品種,在雨水的滋養下生機盎然。

  “土壤介質和植物根系能夠吸收雨水,消減徑流水量,控制徑流污染,大大提升對屋面雨水的截留、緩沖和凈化作用。”張滿迎説,綠色屋頂的建設,不僅發揮了海綿功能,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和生態效益最優化,還給在園區中工作生活的人們提供了一個休閒放鬆的好去處。

  灃西新城總部經濟園整個園區建築面積20余萬平方米,用水人數2800人左右,2019年園區用水總量55024噸,人均用水量每年19噸,用水量比2018年下降19.65%。

  目前,西鹹新區灃西新城在總部經濟園、同德佳苑小區、西部雲谷、灃西國際大廈、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鹹新區中心醫院等建築園區屋頂建成綠色屋頂超18萬平方米。

  循環用水助推節水型城市建設

  灃西新城通過海綿城市建設收集雨水為我所用,只是實現資源利用的一部分。要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養成節水用水的好習慣最為重要。

  進行節水改造、健全節水規章制度、宣傳節水理念……如今,在一系列舉措的實施下,西鹹新區用水、節水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

  8月1日,灃東新城灃東城市廣場綜合維修主管張珺平上班後,準備對路面進行沖洗。他將取水管插入綠化帶中的中水取水口,“躺”在凈水箱中的水汩汩而出。

  伴隨著機器運行發出的聲音,張珺平大聲向我們介紹這套中水處理系統。該區域內的雨水、食堂洗菜水等被收集到地下室的污水池,再經過濾、沉澱、凈化處理後儲存于凈水箱,供日常綠化澆灌和衝廁使用。

  “污水池的最大容量為300立方米,雨水不夠的時候需要補充部分自來水,處理過程中會造成輕微損耗。算下來,一年中水利用量能達到4800立方米。”張珺平説, 2018年,他所在的單位被西安市水務局評為“市級節水型公共機構”。

  2019年,西鹹新區年利用再生水1151.25萬噸,再生水利用率達26%,極大減少了新鮮水的使用量。

  與此同時,節水理念還進機關、進小區、進企業、進學校、進醫院,節水型城市吸引了全員參與。(文/圖  記者 侯燕妮)

  記者手記

  生態似水 發展如舟

  侯燕妮

  眼前2.7萬平方米的景觀水面,讓人不敢相信這是雨水匯流而成的。

  灃西新城中心綠廊景觀工程總綠化面積約19.8萬平方米,這麼大面積的綠色幾乎都是人力所為。

  “你看公園這麼美,以前可是荒地。”“頂樓以前沒人要,現在搶著買。”言談之間,記者感受到人們對現在生活工作環境的喜愛和驕傲。

  西鹹新區在探尋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的過程中,走出了生態為先、綠色發展的高品質發展路徑。海綿城市的建設,實現了生態保護和資源節約的雙重價值,不僅讓如畫美景惠及民生,更是在生活富和生態美中間找到互補的最優解。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芒。一滴水的節約,則可以折射出一個區域、一位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創新和發展、生態和宜居,現代化新城建設中一個都不能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