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運”長安·思“動”未來 2020西安國際港務區創新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2020-09-23 13:57:09來源:中國網編輯:王菲責編:石麗敏

  9月20日,“港‘運’長安·思‘動’未來”2020西安國際港務區創新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一座港口興起一個城市,一場賽事帶動一片區域。2021年的第十四屆全運會相約西安,也為國際港務區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以“港‘運’長安·思‘動’未來”為主題的2020西安國際港務區創新發展論壇由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主辦,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社會事業局、子牙學宮承辦。國務院國資委監事會原主席劉順達,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余亞軍,國際港務區黨工委副書記苗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副主任蘇國峰、楊祎出席,有關區縣開發區及市級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

  論壇邀請萬通集團創始人馮侖、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等嘉賓,向現場觀眾和觀看直播的網友分享真知灼見,一起碰撞思想的火花。他們從宏觀到微觀分析疫情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就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經濟與資源配置、擁抱“新常態”等話題展開演講,並結合區域定位,為“全運紅利”加持下的國際港務區發展建言獻策。除2000余名現場觀眾外,還有30余萬名網友通過在線圖文直播和視頻直播的方式,共同參與聆聽了本次論壇。

  為了讓嘉賓更深入了解國際港務區,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副主任楊祎進行了詳細介紹。“西安是一座重要的樞紐城市,在‘一帶一路’機遇下,國際港務區利用西安獨特的區位優勢打造陜西內陸改革開放高地,讓內陸地區有了走出去的底氣。”楊祎説,國際港務區發揮內陸港+自貿區的優勢,創新全程通港模式,使産業集群不斷壯大,産業鏈條不斷完善,越來越成為國內外知名企業青睞的寶地。尤其作為十四運主會場所在地,國際港務區加快重點項目推進,不斷提升園區的管理水準。國際港務區的高光時刻正在趕來的路上,熱情歡迎各位企業家來投資考察,也歡迎各位市民到這裡遊玩休閒,大家一定能感受到東部新城充滿魅力的美好明天。

  隨後,盤古智庫理事長易鵬以《五萬里跋涉,我眼中的機遇與挑戰》為題,分享了他在疫情期間歷時103天,跋涉5萬里,走訪考察400多家企業、機構,形成了十萬字的調研報告,以及40多份政策調研和建議的體會;被稱為商界思想家的萬通集團創始人馮侖,以《扛住就是本事》為題,以實際案例分享30多年商海沉浮的經驗;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從經濟角度出發,以《內循環當下,未來趨勢、影響及對策》為題,分析如何看待歷史與當下的變化關係,對於未來趨勢的把握。

  易鵬表示,疫情期間西安GDP實現快速增長,深層次的原因是西安處於中國最中心的“天元經濟帶”,構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夯實之地。他認為,建設經濟發展的內循環,在中部打造經濟高地是必由之路。以京廣線為軸是中國新三線建設的重點,西安、重慶、長沙、武漢都可能成為新三線建設的支撐點,這都是國際港務區未來發展的機遇。

  “面對困境,你的反映就是先扛住,後應戰,最後成功,找到機遇再去發展。”馮侖説,疫情發生後很多行業在萎縮,對企業來講,疫後要研究如何活下去,如何扛住和重生。他提出“簡單、專注、持久”三個理念,堅持最初的使命,完成産品和服務,這樣企業才能應對危機,不僅能扛住,而且能活下去,走到未來。

  管清友認為,要思考在內循環的大背景下,對國際港務區,對西安市以及陜西省的影響。國際港務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構建“一帶一路”新格局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建設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是構建內循環重要的一環,在對接國際市場發揮重要作用,為中國新一輪的發展貢獻出陸港力量。

  分享結束後,三位嘉賓以沙龍座談的形式,從他們的角度探討疫情下他們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何解決企業産生的焦慮,以及企業如何跟政府抱團取暖等問題,並不斷深化思考。三位大咖的智慧碰撞贏得現場陣陣掌聲,也以這場思想的盛宴為全運助力,用精彩的對話為國際港務區的發展凝心聚力。

  市民周先生表示,自己是一家文化企業的負責人,目前面臨的困境讓他十分焦慮,幾位大咖的分享讓他獲益匪淺,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力量和希望。劉女士帶著家人一起來參加論壇,她表示,自己雖然不是企業家,但從幾位大咖的演講中,也加深了對目前大環境的認識,況且也借著這個機會,和家人近距離感受奧體中心的魅力,感覺非常棒,很期待明年全運會的召開。

  據悉,本次論壇是國際港務區踐行“體育+文化+旅遊”新理念,以大型經濟、人文論壇為抓手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項務實舉措,是“千年古都·常來長安”“陸港·文旅+體育”和“活力西安港”品牌系列活動之一。西安國際港務區將借十四運的東風,依託西安奧體中心及周邊配套,持續深入開展各類文旅活動,積極吸引頂級體育賽事、文化演出、時尚演藝等活動,做好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加快引入文化體育時尚産業,進一步激活文旅産業的新活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