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代表試乘新線路
車站裝修獨具特色
色彩溫馨的9號線
輝煌的“十三五”即將圓滿收官,難忘的2020年歲末,12月28日西安迎來地鐵5號線、6號線一期、9號線三線同時開通試運營的喜慶日子,十三朝古都地鐵線首次實現一年內新增運營里程83公里,創下西安地鐵開工建設以來最高紀錄,大西安地鐵建設跑出新的“西安速度”,讓市民未來在這座城市出行將更加準時、便捷、高效,一小時出行圈半徑越來越大。
5號線 東西大動脈連接今昔 承載西遷人的“家園情愫”
雁鳴湖、青龍寺、西安交大、小雁塔、西工大、西鹹國際文化教育園、翱翔小鎮、創新港……新開通的西安地鐵5號線,作為西安地鐵建設史上首條一期與二期工程幾乎同步建設並同步開通的地鐵線路,西起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的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東至西安東站,全長45.26公里(本次開通的馬騰空站至創新港站,含車站31座,共計41.6公里)。途經西安灞橋區、蓮湖區、碑林區、雁塔區,連通西鹹新區、曲江新區及浐灞生態區3個開發區,開通後它將與地鐵1號線共同構成主城區東西方向的雙通道、主骨架、大動脈。它不僅穿越西安主城區並連接西鹹新區,串聯起了西安的核心科教文化區,還連接了古城的大唐盛景,更有力支撐了西鹹新區新興産業聚集,對推進大西安發展和西鹹一體化進程意義非凡。
這些日子,在具有120多年辦學歷史的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們最期盼西安地鐵5號線的早日開通運營。線路的通車運營不僅連通了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興慶及曲江三個校區,而且這條線還承載著交大人的“西遷情結”。60多年前,老一輩交大人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國家西部建設,離開繁華的大上海西遷到古都西安,在渭河之濱,艱苦奮鬥中孕育出了聞名的“西遷精神”,如今為適應現代化教育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和建設世界一流知名高校需要,西安交大以驚人的速度建設起了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一座沒有圍墻開放的世界一流的智慧學鎮和全球科教高地,開啟西安交大第二次“西遷”新征程。
如果説5號線的開通是西安交大人集體的“家園情愫”,那麼家住西安太乙路航天771所家屬區的市民魏海鵬先生的願望則是“樸素情懷”。他對記者説,自己的工作單位在太白南路,每天清晨駕車上班,不論是走二環路還是友誼路,城市道路交通擁堵時常讓他遲到。為此他不得不早起一小時,但自己因工作原因時常加班到深夜,尤其是冬天起早趕路,實在是一件讓人煎熬的事。“地鐵5號線開通了,雖然到單位要換乘一次,但今後可以掐著點出門上班,可以多睡半小時,在家吃過早餐後出門了!”魏海鵬風趣地説。
數據説話
西安地鐵將首次實現一年內新增運營里程83公里
“民有所呼、我有所行”,近些年西安市民感受到,越來越多的地鐵線路在家附近建設開通,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伴隨著大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腳步的加快,近年來西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加快城市地下軌道交通的建設。
5號線、6號線一期、9號線開通運營前,已經開通運營地鐵線路4條132公里,伴隨著今年地鐵5號線、6號線一期、9號線的開通,2020年西安軌道交通將首次實現1年內新增運營里程83公里,達到215公里,創造了新的地鐵建設“西安速度”,將極大改善城市交通道路的擁堵和出行體驗。
6號線 退休老人赴好友之約有了快速通道
新開通的西安地鐵6號線一期,貫穿高新區,連通長安、碑林及雁塔區,總長約20.1公里,線路南起西安南站,北到西北工業大學站(先期計劃開通西安國際醫學中心站至西北工業大學站,設車站13座15.6公里),作為西安西南至東北走向的地鐵線路,開通運營後將緩解長安區及高新區因城市發展人口激增帶來的交通擁堵,方便人們出行。
今年62歲,家住木塔寺附近小區的趙軍森先生,12月7日試乘考察了家門口的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及列車後,臉上的幸福溢於言表。他説,6號線將來與8號線的巧妙同站臺換乘,以及郭杜西站智慧車站的建設讓他大開眼界。幾年前6號線開建,自己就非常關注,常常登上自家樓頂高處,俯瞰地鐵車站建設的進展,盼望著早日通車。
説起家門口地鐵開通給自己帶來的歡喜事,趙先生説,平時自己喜歡搞攝影,退休後時常約上三五好友,到外地采風創作,以往外出乘高鐵實在是一件頭疼事,最佳的出行路線是到城市中心——鐘樓,乘坐地鐵2號線到北客站,6號線一期開通前只有一趟公交車直達鐘樓,常因交通擁堵不能準時。地鐵6號線一期通車後,能與3號線在科技路換乘,進而在小寨再換乘2號線,就能順暢地到北客站了。趙先生説,等到今後6號線二期通車,就能直接到鐘樓換乘2號線到北客站了,相信自己今後赴朋友之約出行會更加便捷,絕對是“想走就走”,新線的開通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實、幸福。
數據説話
“十四五”西安地鐵運營里程突破400公里
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西安地鐵從2007年開工建設到2018年4號線開通,西安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突破100公里,歷時11年;從2018年到今年底,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突破200公里,歷時2年;到三期項目全部建成,“十四五”期間西安市運營里程將再次翻一番,突破400公里,開通運營里程從過去平均每年開通10公里,全面提速到平均每年開通約50公里。作為第十四屆全運會重要的交通設施配套工程,西安地鐵14號線也將於2021年全運會召開前開通初期運營。
9號線 一路帶您泡溫泉看秦俑 臨潼旅遊底氣足
新開通運營的地鐵9號線,作為西安首條以PPP模式建設的軌道交通線路,西起紡織城站,經田王和洪慶地區,東至臨潼區秦陵西站,線路全長25.29公里,共設車站15座,線路的建成將縮短臨潼副中心城市與西安主城區的時空距離,促進臨潼經濟社會轉型實現跨越式發展,在秦始皇陵、兵馬俑大景區建設及渭北現代工業新城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在西安工作的臨潼人房小穎女士,12月9日試乘地鐵9號線後興奮地對記者説:“太快了,快得不敢想像,30分鐘到華清池,40分鐘到兵馬俑附近,我這個老臨潼人以前想都不敢想,未來鄉愁記憶定會增加新的內容!”房女士説,時常有外地朋友聽説她是臨潼人,向她打聽去華清池裏泡溫泉、看《長恨歌》、登驪山追憶“烽火戲諸侯”、臨潼農家品石榴、秦俑館看兵馬俑怎麼走更快,她時常笑而不答,因為不管是自駕還是公交出行,無論是走高速公路還是普通公路,節假日和黃金周時常因交通擁堵讓朋友的臨潼之行顯得不夠完滿。地鐵開通後,她可以大膽邀朋友來家鄉旅遊了。
臨潼交警晏高峰高興地説,地鐵通了,臨潼的旅遊會更火,節假日經連霍高速進入兵馬俑博物館道路的擁堵可能會減輕不少,臨潼城區的道路會更通暢,他的工作強度可能會因此減輕一些,盼望著這一天早日到來。
數據説話
未來西安將建成12線422公里地鐵運營網
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西安地鐵5號線、6號線一期、9號線今年底三線開通後,西安城市軌道交通線網運營里程將達到215公里,運營里程進入全國前十,預計線網日均客運量將達到350萬人次,軌道交通的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將由目前的46.53%提高到超過50%。
在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強力推進下,在涉及各區、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隨著今年9月29日地鐵15號線的開工建設,三期規劃獲批後一年3個月內7個項目150公里全部開工建設,開工準備速度和規劃落地時間均創造了歷史最快紀錄。
目前6號線二期工程、8號線(西安軌道交通線網唯一一條環線),10號線一期工程、2號線二期工程、1號線三期工程、15號線一期建設順利推進。
待西安地鐵三期項目全部建成,西安市將形成12條運營線路,總長為422公里的軌道交通運營網絡,成為中心城區便捷的大運量公共交通工具,在加快城市中心與週邊區域之間的聯通,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和綜合實力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龐翔 本報記者 張彥剛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