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如何從文化大省到文化強省
2021-01-29 09:01:14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陜西如何從文化大省到文化強省

  西安曲江新區某文化公司的員工正在製作影視作品。 本版照片均為本報記者 戴吉坤攝

陜西如何從文化大省到文化強省

  我省眾多文化標識被遊人追捧。

陜西如何從文化大省到文化強省

  戲曲舞臺呈現梨園盛景。

  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提升陜西文化影響力。

  堅持把文化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摘自《中共陜西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做靚“文學陜軍”“長安畫派”“陜西戲曲”等品牌,深入推進文旅融合,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 實現産業化發展,是文化資源創造價值、造福社會的必由之路

  ■ 沒有一個空間是沒有文化內涵、不能成為文化平臺的

  “十三五”期間,我省文化事業全面繁榮發展,旅遊産業規模不斷擴大,旅遊業實現“四個翻一番”,呈現出穩中有進、繁榮向好的態勢——

  2020年,我省共出版文學作品154部,73部(篇)作品獲得各類獎項;拍攝完成影片46部,11部影片榮獲國內外22項大獎;許可發行電視劇11部440集,電視劇《歲歲年年柿柿紅》獲飛天獎;排演戲劇作品30余部,話劇《長安第二碗》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發放文旅惠民卡(券)6萬餘張,舉辦惠民文藝演出1000余場,農村公益電影放映21.89萬場次,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日益豐富。

  全省113家公共圖書館、119家文化館、1.8萬餘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向社會免費開放,共建成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4個、示範項目8個,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和適用性持續提升。

  2020年,全省完成重點旅遊建設項目821個,完成投資847.1億元;新增1家國家5A級景區、3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1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我省旅遊産業規模不斷擴大。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十三五”我省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取得了豐碩成果。面對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強省的目標,“十四五”我們究竟該怎麼幹?

  科學開發利用

  將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據陜西省文物局統計數據顯示,我省共有近5萬處不可移動文物、700萬餘件(組)館藏文物,備案博物館319座,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224處。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讓陜西具有了文化建設發展的先天優勢。底蘊深厚的文學陜軍、長安畫派,厚積薄發的陜西影視,異軍突起的陜西戲劇等,這些頗具影響力的文化陜西品牌,讓我省具備了從文化大省邁向文化強省的堅實基礎和可能性。

  文化旅遊業進入新發展階段,對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做靚“文學陜軍”“長安畫派”“陜西戲曲”等品牌,深入推進文旅融合,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才能真正擁有主動權。

  “實現産業化發展,是文化資源創造價值、造福社會的必由之路。”陜西省社科院文化旅遊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燕認為,遵循文化産業發展規律,科學開發利用,研究、弘揚我省優秀傳統文化,從中汲取現代文化創新發展的豐富營養,努力創造富有歷史底蘊、民族特色、時代氣息的文化産品是首要任務。在優質文化産品基礎上形成核心IP,培育文化品牌,形成自身特色和競爭優勢,借助科技元素、時尚元素延長産業鏈。同時健全市場體系,促進文化資源合理流動、優化配置,實現文化資源向文化資本轉變,促進資源、要素向優勢文化産業和企業集聚。將厚重的傳統文化資源開發好、配置好、利用好,並轉化為産業發展優勢,才能使陜西從文化大省躋身文化強省的行列。

  補短板強弱項

  讓創新創造成為發展新動能

  “十三五”期間,我省文化和旅遊業主要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基本完成,規劃實施取得豐碩成果,補短板、強弱項、增效能成果顯著,實現了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結合、速度規模與品質效益相統一。全省文化和旅遊發展的根基更加深厚,優勢更加突出,動力活力更加彰顯,體制機制更加完善。

  進入“十四五”,我省文化和旅遊發展中存在的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産業鏈不全、産品結構不優、公共文化服務不完善和旅遊消費低等問題該如何破解?

  針對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的問題,我省將堅持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發展理念,以保護為前提,以合理利用為核心,保護與發展相結合,確保文化和旅遊開發不破壞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環境。優化要素和功能佈局與配置,引導綠色産業和綠色消費,推動生態保護和旅遊發展和合共生。

  針對産業鏈不全、産品結構不優的問題,我省將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強化文化創意戰略、文化人才戰略、文化品牌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推動文化産業全面轉型升級,提高品質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針對公共文化服務不完善的問題,我省將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優質精神食糧、文化産品供給,更好滿足人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以高品質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針對旅遊消費低的問題,我省將推動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創新引領作用,以優秀文化促進精品旅遊産品開發,全面推進吃住行遊購娛等基礎要素融合發展,推動科技融合、生態康養、文旅金融等新業態發展,催生文旅消費新動能。

  跨界融合發展

  向萬億級産業集群邁進

  隨著現代文化旅遊業中無景點旅遊趨勢的出現,一些商圈成為遊客在旅遊目的地的重要去處。大唐不夜城、小寨等地成為來陜遊客最熱衷遊覽的商業圈子,城墻根下的各色餐館、酒吧等本土化的生活場景成為遊客駐足的風景。

  正如著名文化學者肖雲儒所説,沒有一個空間是沒有文化內涵、不能成為文化平臺的。讓這些空間成為陜西文化“走出去”的直播間,成為優秀文化旅遊産品“火起來”的展示臺,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崗,成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是我省建設文化強省道路上必須始終在肩的文化使命。那麼,推進文化領域的改革創新勢在必行。

  把握新發展階段,引入和發展多樣化的文旅産品,將文化創意、休閒娛樂、體育産業、會展商貿、教育研學等納入文旅産業的合作與開發中,在金融、傳媒、農業、工業、服務業等領域探討文化旅遊業的全要素開發,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文旅産業深度融合,激發全民文化創造活力,將為文旅産業的轉型升級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通過實施一批帶動能力強的重點文旅項目,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文旅企業,力爭到“十四五”末,文化事業繁榮、文旅融合深度持續加強、數字文旅新動能進一步激發、文化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文化旅遊發展環境明顯優化、綜合效益明顯增強,陜西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示範區,文化旅遊業成為萬億級産業集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