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其中有著前人智慧的積澱,更有著今人奏響的樂章。一年來,西安堅持文物保護優先,深入挖掘歷史文化中蘊含的精神價值和時代價值,加強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全方位持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在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城市文化影響力和軟實力顯著增強的進程中,持續向世界講述西安故事,傳遞東方魅力。
回蕩在一座城市上空的音符,是人們在生活之餘對追求靈魂深處共鳴的渴望,代表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姿態與多元性格。在西安,文化早已融入城市血脈,助力這座擁有數千年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新一輪的文化建設與規劃過程中結出纍纍碩果。
探索文物保護的“西安模式”
作為聲名遠播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西安市現有157家博物館,收藏文物超過202萬件,從100多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遺址,到夏商周秦漢隋唐古跡,再到近現代革命遺址,有“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
“統籌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傳承,加強文物價值的挖掘闡釋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2020年12月10日,我市召開全市文物保護大會,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文物工作。
一年來,我市加強世界文化遺産管理。持續完善世界文化遺産監測預警平臺建設,積極推進西安世界文化遺産數字化檔案庫建設,力爭形成較為完備的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監測體系。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不斷加大革命文物保護力度,加強革命文物的資源整合和整體保護。推進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舊址群、西安事變舊址群、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紀念館、紅二十五軍軍部舊址、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等重要革命文物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確保革命文物的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續性。建立文物安全長效機制。重點加強重要田野文物巡護和文物安全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文物消防工程、安防工程、防雷工程和文物建築搶險維修工程、基層文物庫房達標工程,確保文物安全。
目前,我市正在改造提升多個歷史文化片區,正確處理好城市建設發展與歷史文化遺産保護的關係,推進易俗文化旅遊片區、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碑林歷史文化街區的提升改造,打造“城市文化客廳”。
文藝精品創作生産達到新高度
文藝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時代進步的號角,是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創新為動力賡續文脈,抓主題創作、抓現實題材創作、抓精品力作,讓作品煥發時代光芒,去年至今,西安“文藝之師”交出一份耀眼的成績單。
被本土觀眾點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作理念,秦腔《黨的女兒》《陜北往事》,兒童劇《風箏》《火印》,話劇《紅箭 紅箭》《家風》《路遙》,雜技劇《天鵝湖》,舞劇《門》,音樂劇《花木蘭》等大劇好劇,在2020年相繼與觀眾見面,收穫熱烈反響。
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閉幕演出現場。(資料圖片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尚洪濤攝)
站上行業至高領獎臺——“西安製造”的舞臺精品助力多名本土藝術家在第30屆“白玉蘭”戲劇獎中載譽而歸,話劇《長安第二碗》入選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名錄,3D秦腔電影《三滴血》斬獲第三屆中國戲曲電影展優秀戲曲電影獎;呼應時代命題——西安市作協主席吳克敬的《乾坤道》《小海的夢想》,西安青年散文作家王潔的《花開有聲》等文壇新作關注脫貧攻堅主題,作家吳文莉也推出了“西安城”系列第三部長篇小説《黃金城》,為奮鬥者鼓與呼……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市文藝工作者厚積薄發,推出涵蓋音樂、舞蹈、戲劇、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精品力作。其中,西演·西安話劇院的話劇《魯藝之光》已在創作;百年秦腔劇社西演·西安三意社正如火如荼創排《無字碑》《蘇武》《誡子書》;西演·西安易俗社根據全國勞模趙夢桃先進事蹟改編的秦腔現代戲《織夢人》,在首輪演出中場場爆滿;西安市豫劇團的重點創排原創劇目《向北·向北》,彰顯了普通紅軍戰士身上閃耀的強大力量。
作品層出不窮,品質精益求精——這些“西安製造”文藝作品中,有多部是取材于本土文化資源,並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聚焦人民。它們展現著西安文藝工作者們立足本土,以人民為中心,凝聚中國精神,抒寫中國故事的擔當與使命,更用具有西安標識的文藝精品,在引領大眾走入精品與經典的同時,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
公共文化服務惠及千萬市民
一年多來,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後制定了《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西安市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實施方案》《西安市關於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實施方案》《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全面落實深化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西安市打造“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閱讀圈”實施方案》等系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政策文件,在制度上保證了全市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框架不斷完善,保證城鄉公共文化的均衡發展。
目前,西安市初步建成了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統籌推進城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夯實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根基。據統計,全市建成公共圖書館(包括西安圖書館)14家;文化館(包括群藝館)14個;鄉鎮(街道)文化站182個 ;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705個。此外,西安圖書館數字圖書館也已完成建設,海量電子圖書、有聲讀物、視頻讀物及課程已經上架,讓市民通過手機和電腦,在網絡上也能完成圖書借閱和知識的學習儲備。
除了硬體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西安市委、市政府還不斷推進文化惠民工程的實施,堅持把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作為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抓手,制定《西安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全市13個區縣均已制定公共文化服務標準目錄,開展各類創建活動,文化惠民演出及各個領域的相關文化活動,將文化送進千家萬戶。
繽紛活動展現千年古都新魅力
從古至今,西安都是一座開放而自信的城市,自去年以來,西安舉辦的各類大型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它們增強了市民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更充分展現了千年古都在新時代的獨特魅力,成為西安彰顯對外影響力的又一張名片,令無數國內外賓朋從中感知當代西安的蓬勃與朝氣。
2020年5月,西安城墻唐文化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唐味、唐禮、唐趣、唐韻、唐樂、唐飾六大主題融匯古今,吃、喝、玩、樂、購一站式體驗讓市民遊客樂不思返。
2020年8月,“十二時辰長安秀”群星閃耀。借助網劇《長安十二時辰》IP原型,深度融合文旅、脫貧、商業、美食、消費等主題,以文化賦能消費,秀出精彩西安,秀出大美陜西,秀出活力中國。
2020年10月,第七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西安盛大開幕。本屆電影節以“絲路連接世界電影和合文明”為主題,攜手“一帶一路”沿線37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部優秀影片,100多位業界精英,60多位電影明星和21個劇組,精心打造了一場星光熠熠、精彩紛呈的絲路電影盛宴。
4月10日,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賽精彩開跑。(資料圖片 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明 王健 攝)
2020年12月,“東亞文化之都”西安新春音樂會在西安音樂廳奏響華彩樂章。今年4月10日,“一帶一路”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賽以及“相約西安 築夢全運——活力城馬 激情全運”文化體驗站活動在西安城墻上舉行。體育賽事聯動文旅展演,吸引了上萬人參與互動及圍觀,帶領遊客及跑友體驗了一次空前的“文化馬拉松”。
悠悠數千年,歲月記憶鐫刻在西安城的一條條長街之上,一處處繁華之間。而今的西安,不僅有故事與記憶,更因“千年古都·常來長安”等文旅品牌IP的叫響,以接地氣的方式,展現出強大的口碑效應。梳理過去一年來的大型文化活動,既是文化的相互碰撞交流,也是城市外在形象的輸出平臺,在新的一年,以文化為名,西安將以務實、包容、開放的新面貌,充分展示國際化大都市的日新月異,更展現蘊藏在這座城市中的無限潛力。(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孫歡 龐樂 職茵 曾世湘)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