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構建“一核兩翼多點支撐”口岸新格局 助推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建設
2021-12-08 09:22:0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明天發)陜西:構建“一核兩翼多點支撐”口岸新格局 助推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建設_fororder_圖片1

發佈會現場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12月7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佈會,邀請原陜西省人民政府口岸辦公室專職副主任陶紹卿,陜西省商務廳口岸處處長張東升出席並介紹2021年陜西省口岸建設發展工作情況。發佈會由陜西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工作處處長李惠主持。

  陶紹卿介紹,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陜西省口岸建設運行起步穩健,發展良好。《陜西省口岸發展“十四五”規劃》正式印發,航空口岸進出口貨運量穩步增長,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取得實效,綜合保稅區建設穩步推進,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陜西成功獲批國家首批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試點

  “在國際疫情依然嚴峻的形勢下,堅守運營了6條國際客運航線,開拓運營了19條國際貨運航線。”陶紹卿介紹道,1月至11月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航空口岸累計完成出入境航班3398架次,出入境旅客7.7萬人次;累計進出口貨運量6.9萬噸,同比增長28.8%,為陜西省擴大對外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延安南泥灣機場口岸和榆林榆陽機場口岸開放工作正式列入中省口岸發展“十四五”規劃,這在陜西省口岸建設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此外,8月,陜西成功獲批國家首批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臺試點。陶紹卿表示,開展這項試點建設工作的意義在於全面打通航空物流領域的信息孤島,促進協同作業、流程優化和效率提升,打造更加開放、高效、便利的航空口岸,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口岸營商環境,全面提升陜西省航空口岸的競爭力。

  1月至11月 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繼續穩居全國前列

  1月至11月,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3520列,運送貨物總重約263.2萬噸,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繼續穩居全國前列。此外,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設初見成效,構建了“襄西歐”“徐西歐”等15條“+西歐”集結線路,實現了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晉陜豫黃河三角洲等地的互聯互通,集結中心作用顯著增強。

  陜西“單一窗口”已經從一個學習者、跟跑者,成長為一個合作者、並跑者

  “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國家標準版是中國貿易便利化的重大舉措,是陜西省“十四五”期間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翻一番、外貿市場主體總數翻一番目標的基礎保障。”陶紹卿介紹,目前,陜西“單一窗口”已上線運行國家標準版服務功能18大類、739項。今年以來,陜西“單一窗口”完成貨物申報(報關)34.79萬單,舉辦線上培訓班6期,培訓企業700余家。

  此外,陜西“單一窗口”實現了一批特色服務功能上線運行,主要包括陜西省進口物品口岸流轉信息管理平臺、陜西“單一窗口”金融服務平臺(一期)、陜西“單一窗口”大數據分析和全景數據展示平臺,初步實現了陜西省口岸運行、外貿運行、綜合保稅區運行的動態展示。陶紹卿表示,陜西“單一窗口”已經從一個學習者、跟跑者,成長為一個合作者、並跑者。

  1月至10月 陜西省綜合保稅區累計實現進出口額2354.5億元

  陜西紮實推進綜合保稅區建設,西鹹空港綜合保稅區和寶雞綜合保稅區完成封關運行,楊淩綜合保稅區一期工程建成,西安關中綜合保稅區通過中省聯合驗收。

  目前,陜西省共有7個綜合保稅區,數量居全國第六位。1月至10月,陜西省綜合保稅區累計實現進出口額2354.5億元,同比增長23.91%,佔同期陜西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60.36%,對省域進出口總值的貢獻率位列全國前茅。

  張東升介紹,陜西將加快推進西安鐵路口岸與綜合保稅區一體化建設,積極推進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實現資源優化整合,推動西安關中綜合保稅區區塊二整合劃入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實現高水準融合發展,並指導延安、安康等市做好保稅物流中心(B型)、保稅倉的申請建設工作。2022年,陜西省綜合保稅區進出口額目標計劃是突破31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以上;區內入駐企業數達到330家,同比增長10%以上。

  陶紹卿表示,下一步,陜西省口岸辦將按照國家和陜西省口岸發展“十四五”規劃部署要求,統籌推進口岸和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國際貿易大通道建設發展,加快形成“一核兩翼多點支撐”的口岸發展新格局,助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為奮力譜寫陜西高品質發展新篇章提供口岸支撐。(文/圖 向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