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醫館遍地開花 年輕人追捧國粹漸成潮流
2021-12-13 09:03:26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中首 陜西】西安中醫館遍地開花 年輕人追捧國粹漸成潮流_fororder_QQ圖片20211213084848

  姚大夫正在為一位年輕病人把脈

【中首 陜西】西安中醫館遍地開花 年輕人追捧國粹漸成潮流_fororder_QQ圖片20211213084852

  藥店工作人員在抓藥

  疲乏無力、身體虛弱、時常感冒、記憶力下降、精力不足、睡眠紊亂、脫髮嚴重、頸肩疼痛……當下,不少年輕人由於飲食不合理、缺乏運動、作息不規律等原因導致亞健康,健康養生需求空前旺盛。

  從持續熱銷的養生茶、黑芝麻丸,到安神調養的中藥和針灸拔罐,作為國粹之一的中醫,多了許多年輕“粉絲”。如今,這股崇尚中醫的潮流也在古城西安興起。

  亞健康人群龐大

  中藥需求日漸旺盛

  “懂養生的人越來越多了,不少年輕人現在很注重日常保養。”臨潼區某藥店的工作人員李女士告訴記者,最近幾年,她最大的感受是年輕人的健康消費觀念發生了很大改變。“現在,亞健康人群特別多,尤其是年輕人,多多少少都有點小毛病。在調理身體方面,中藥有西藥不具備的獨特優勢。所以,購買調理類中藥材的年輕人比以往多多了。”李女士表示,據她觀察,來店消費人群中,年輕女性一般都愛買美容養顏、調經補氣類的中藥材,男性則更關注滋補類、腸胃類藥材。“像現在這個時節,黨參、當歸、黃芪、枸杞、鹿茸、杜仲等冬補藥材銷量增加了不少。”李女士認為,在疾病診斷上,西醫急診優勢明顯,而中醫則有自己的優勢。“中醫講究全方位調理,把人體當成一個整體,重點在肝腎,一個是腎氣、一個是中氣,再加上脾胃之氣。人的氣血‘活’了,自然精氣神也就有了。這恰好契合了當下亞健康人群的身體需求。”

  今年36歲的張女士也著實感受到了中醫的火熱。張女士去年生了二胎後,有一段時間經常頭暈失眠。於是,她開始關注中醫,這才發現自己身邊好多朋友竟然都是中醫藥的“粉絲”。“小區媽媽群裏的家長們對西安各大名中醫如數家珍,並都對中藥的調理效果讚不絕口。”張女士感慨,有著悠久歷史、深厚文化底蘊的中醫,其醫療保健價值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記者連日來走訪了西安多家中醫館後發現,如今不少中醫館都形成了多元化和特色化的行銷模式。比如:專家坐診、免費熬藥、快遞配送、定制膏方、開展冬病夏治及三伏貼三九貼等,這些已經成為中醫館的基礎項目。還有的開設了特色專科,中醫美容科、中醫兒科、慢病調理科等深受市場歡迎的門類。

  頸椎病、關節痛多發

  年輕人成為針灸“常客”

  在高新區某軟體公司上班的王先生,自從患上頸椎病後,就對中醫刮目相看。“半年前,我下班開車回家,突然感到左臂發麻無力。本以為是因為那段時間加班太多,週末休息一下就能緩解,沒想到一週後情況竟然加重了。”王先生不得已去醫院做了核磁共振,結果顯示頸椎出了問題。“同事推薦我去中醫針灸試試。”王先生説,經過一個多月的中醫治療,他的症狀明顯緩解。

  現代人由於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一天有十幾個小時坐著學習或工作,久坐不運動,脊柱肌肉、韌帶、骨骼得不到充分的放鬆和鍛鍊,慢慢就出現損傷。頸椎痛、肩膀痛、後背痛、腰痛、腿痛等問題變得越來越常見,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

  在黃雁村某國醫館坐診的姚大夫從事中醫骨傷臨床治療有三十餘年,尤其擅長運動創傷、痛風、頸椎病、腰椎病、骨關節病等病症的治療。“針灸由‘針法’與‘灸法’組成,是中醫的傳統瑰寶之一。”據姚大夫介紹,具有悠久歷史的針灸在治療頸椎病、腰椎病等“現代病”方面具有顯著特色。

  姚大夫告訴記者,從臨床經驗可以發現,大量頸肩腰腿痛患者已經不像以前大都是年齡偏高者或者重體力勞動者,而是慢慢趨於年輕化,很多是初高中生、大學生、辦公室工作人員和愛玩手機打遊戲的中青年。“我曾經治療過一名14歲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經過20次的針灸治療,患者情況明顯好轉。”

  除了頸椎和腰椎的問題外,很多年輕女孩冬天穿得比較少,關節疼痛也成為年輕人的常見病。記者在黃雁村這家國醫館的針灸治療室內看到,姚大夫正在給一名年輕姑娘膝關節扎針。接受治療的沈小姐告訴記者,她不論冬夏都愛穿裙裝,最近發現雙腿關節經常疼痛,於是開始嘗試中醫針灸。“效果很明顯,我今天是第五次進行治療,雙腿輕鬆多了。”沈小姐高興地説道。

  “從常見的頸椎病、偏頭痛、腰椎間盤突出症、軟組織損傷、面癱,到老年重症帶狀皰疹、頑固性失眠等疾病,針灸的療效都非常明顯。”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一名康復科醫生也非常認可中醫針灸在治療現代常見病中的功效。

  不少85後越來越青睞中醫

  近半數就醫患者年齡在35歲以下

  姚大夫告訴記者,他行醫三十余載,人們對中醫的接受度、認可度、青睞度逐漸在變化。“過去,多是上了年紀的人來看病。現在看中醫的年輕人多了。”姚大夫説,比如有的女性氣血不足、痛經嚴重、經常性濕疹、抵抗力差、臉上長黃褐斑,她們就會找中醫看。還有痛風、“三高”及睡眠品質不高的男士,也都通過針灸加湯藥的調理得到了改善。

  年輕人看中醫的比例有多大?姚大夫統計了近一年的就診數據後告訴記者:“我去年一年接診的患者總共有5574人,其中35歲以下的患者達到了1706人,佔比超過30%。”記者隨後又讓姚大夫統計了本月的就診患者年齡分佈情況,不到兩周時間,在姚大夫這裡就診的患者有66人,其中30人年齡均在35歲以下,近半數都是85後,比例遠超去年。

  “很多初診的年輕患者在接受了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紛紛向我讚嘆中醫療效的神奇,感慨國粹的博大精深。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嘗試,可以説年輕人中已經形成了一股崇尚中醫的潮流。”姚大夫高興地對記者表示,能在年輕人中發揚推廣中醫,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28歲的高小姐告訴記者,她一到冬季就會咳嗽,這次是帶著醫院的檢查化驗單來看中醫的。“我已經來過四五次,晚上已經不太咳了,睡眠品質大大改善。”對於如何選擇中醫館,高小姐認為首先要有經驗豐富的中醫坐診,另外還要看中醫館的特色和便利性,“比如免費熬藥、能快遞、方便停車等。”她説。

  我省將實施七項中醫藥發展重大工程

  西安中醫藥大健康産業發展可期

  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國家廣電總局聯合印發的《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精髓”等四方面的重點任務,讓中醫藥進一步融入大眾生活。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國有中醫類醫療機構6.6萬個,比2012年增長67.4%,中醫類年總診療量達11.6億人次、出院人數達3950多萬。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也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指出:“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佔比達到92%。”從各省公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參與率、有效率看出:陜西省中醫藥參與新冠肺炎治療率高達93.1%。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國家有要求、陜西有基礎、群眾有期盼。今年10月底,陜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我省將實施七項中醫藥發展重大工程,加快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

  這七項重大工程包括:實施中醫藥人才特色培養工程,探索建設一批疫病防治類、中藥炮製類和鑒定類高水準學科,強化基層醫務人員中醫藥知識培訓,加大中藥材種植養殖技術骨幹、技能工匠培養力度,“十四五”期間依託現有資源和資金渠道培育1—2名國醫大師、2—3名全國名中醫、1—2名岐黃學者,培養100名左右中醫藥優秀人才。實施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各級醫療機構組建緊密型醫聯體、專科專病聯盟、重點中醫醫院、“旗艦中醫館”等。實施中醫藥優質服務工程,探索建設國醫大師、各級名中醫、岐黃學者等入駐的名醫堂執業平臺,鼓勵支持有經驗的社會力量興辦特色突出的品牌連鎖名醫堂。實施中醫藥産學研醫政聯合攻關工程,建立健全一體化協同創新體系,突破科研關鍵技術,孵化轉化高水準科研成果,研發中藥新藥和中醫診療設備。實施中藥材品質提升工程,加快制定“秦藥”標準體系,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示範基地,加快建設中藥材品質追溯體系、信息平臺、現代化專業市場和倉儲物流中心。實施中醫藥開放發展工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建友好中醫醫院、中醫藥産業園等,大力發展跨境中醫藥服務。實施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創建工程,支持有積極性的市(區)在體制機制創新、産業規模化融合發展等方向進行改革探索,創建綜合改革試驗區、示範區。

  2018年2月,雁塔區發放了全省首個中醫診所備案證。自那之後,西安中醫館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隨著全社會積極營造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的良好氛圍,群眾對中醫藥認可度不斷提高。可以預見,西安中醫藥大健康産業將闊步邁向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 文/圖 記者 丁倩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