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陜西省文物局召開2022年全省文物局長會議,傳達學習全國文物局長會議精神,總結2021年全省文物工作,部署2022年重點任務,省文物局局長羅文利作題為“守正創新強擔當 凝心聚力抓落實 奮力譜寫文物事業高品質發展新篇章”工作報告。
一年來,陜西文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秦始皇陵、西安碑林等重大文化標識項目順利推進,長城、長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序開展;完成太平遺址40余萬平方米考古勘探和近4000平方米考古發掘,取得重要考古發現,陜西考古博物館即將建成開放,11項考古成果入選國家“百年考古百大發現”;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切實加強,革命文物成為闡釋百年黨史的生動教材;成立“陜西省石窟寺保護研究中心”,在全國率先完成997處石窟寺專項調查;石峁遺址列入國家申遺計劃;文物安全責任進一步夯實,打擊防範文物犯罪成效顯著;文物展示利用亮點紛呈,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獎連年榜上有名,“雲考古”“雲觀展”“雲觀博”等精品線上展覽;文物工作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為建黨100週年交出了優異答卷。
羅文利指出,2022年全省文物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圍繞一條主線(以迎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為主線),做好兩個對標(對標“十四五”規劃落實、對標一流目標創建),辦好兩個會議(省部合作共建漢長安城大遺址保護特區第三次會議、全省文物工作會議),壯大五支隊伍(考古研究、科技保護、宣傳利用、綜合管理、專業技能),創建七個一流(世界一流博物館,世界一流考古機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國家一流示範區,文物科技保護一流國家平臺,大遺址保護一流示範樣板,對外交流合作一流高地,梯次結構科學合理的一流保護管理團隊)(概括為“12257”施工路線圖)。
羅文利強調,要築牢文物安全底線,弘揚革命文化,運用好紅色資源,提高文物研究的闡釋和展示傳播水準,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成為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名片;要加快推進西安碑林博物館改擴建項目開工建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改造提升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快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做好黃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相關項目建設,做好機場三期、西延高鐵、西十高鐵、福銀高速等大型建設工程的文物保護工作,推進文物保護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要深化港澳臺文化遺産交流合作,加強文物保護科技創新,推動文物科技創新,創建國家一流文物保護平臺,加強文物人才隊伍建設,做好文物宣傳信息工作。(三秦都市報記者 趙爭耀)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