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西安交大一附院忠誠踐行醫療國家隊使命擔當抗擊疫情側記
2022-02-21 17:37:15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2021年歲末,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大事面前顯擔當,西安交大一附院黨委按照國家、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籌部署,在西安交通大學黨委的正確指導下,團結帶領一附院廣大教職員工,“兩線四院,挂圖作戰”,決戰決勝疫情防控,馳而不息救治患者,以實際行動彰顯醫療國家隊的使命擔當。

  1 經歷了馳援武漢抗擊疫情的大考,我們更顯淡定從容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後,面對支援武漢和院內防控的雙重考驗,醫院比照戰時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在兩地三線指揮作戰,用思想硬核、作風硬核、技術硬核和管理硬核奠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強基石。

  西安本輪疫情發生後,醫院在本部(雁塔院區)、支援的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西安市胸科醫院)、東院區(閻良)和興善寺院區(康復院區)同時進行疫情防控和醫療服務雙線作戰。院黨委充分汲取武漢抗疫的成功經驗,創新性地實施挂圖作戰指揮抗疫。通過繪製“兩線四院”體系作戰圖,列明指揮架構和分組職能,以扁平化的管理層級和清晰的權責劃分確保決策下達到落地執行的快速高效,打通了決策落地的“最後一米”。同時,在指揮部的中央顯示屏內,實時呈現患者救治路徑的醫療救治圖、醫療業務工作開展情況的運行數據圖、各項人力資源指標的人員信息圖動態切換,為指揮部摸清醫療底數、找到堵點盲點進而科學研判、精準施策提供準確依據。網上指揮室、動態作戰圖、應急小分隊,雲指揮、點對點、大協同,疫情下的特殊舉措為醫院落實國家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構建新體系”的目標任務積累了寶貴經驗。

  按下了局部的“暫停鍵”,啟動了全局的“協同鍵”。嚴峻的疫情形勢下,多院區發展戰略凸顯了重要意義。位於閻良的東院區,受疫情衝擊較小,有效發揮了服務患者功能,疫情期間門急診量最高達到平日的一倍以上。興善寺院區停診不停服務,眾多康復患者把這裡當作守護健康的港灣。南院區雖未正式投入使用,但在總院可用空間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了閉環人員封閉管理空間的重要作用,為總院減壓。科技賦能,抗疫更有力量。人員的有效管控是做好院內疫情防控的關鍵一環,疫情之初,數據量大、多頭管理,人工填報效率低、準確度差。短時間內研發的人員統計微信小程式,結合政府要求和醫院實際,能夠做到分散填報、智慧匯總、數據分析、一鍵生成,極大提高了各類人員統計的速度和精度,為決策提供了準確的一手數據。

  2 越是關鍵時刻,越要衝得上、站得穩、立得住

  這是我們的大西安,我們不上誰上?有別於支援武漢醫療隊出發時的情形,面對家門口的疫情,更多了幾分義不容辭的激昂。選拔援胸科醫院醫療隊隊員,出征名額瞬間秒殺;港務區元朔隔離方艙需要醫療隊,46名隊員義無反顧扛旗出發;36批1280人先後支援西安市核酸採樣工作,星夜兼程,頂風冒雪,無怨無悔;為了家鄉,銀發志願者站了出來,化身白衣戰士勇毅前行,退休不褪色,戰“疫”夕陽紅;而重症醫學科石秦東主任帶領的青年戰“疫”團隊,支援醫院奮戰超過100天……

  “請黨放心,抗疫有我,人民健康,我們守護!”在直面新冠肺炎疫情作戰的關鍵時刻,西安交大一附院先後派出509人整體接管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西安市胸科醫院,以最強實力扛起最重責任,以有力作為書寫優秀答卷。

  “四個一”的背後是四個硬核的實力。第“一”批集結:勇當先鋒,敢打頭陣,2021年12月23日,交大一附院率先在全省派出重症救治團隊支援胸科醫院。交大一附院副院長、肝膽外科劉昌教授親自挂帥,擔任醫療隊隊長。63名隊員不到24小時集結完畢,隊員中半數以上具有支援武漢和院內一線抗擊疫情經驗,能夠熟練開展ECMO、CRRT等重症治療。出發當晚醫療隊便進駐病區接管工作,彰顯了交大一附院速度。唯“一”整體接管:12月30日,交大一附院再次盡銳出戰,黨委書記馬辛格親自帶隊率領426人組成的醫療團隊馳援胸科醫院,這是交大一附院建院65年來派出的最龐大的一支醫療隊,涵蓋醫療、護理、檢驗、影像、保障和核酸檢測團隊。從組建隊伍到集結出發只花了22個小時,從抵達駐地到接管病區只用了不到10小時,這是統一指揮、高效管理、協同作戰的一附院力量。收治病人數量第“一”:西安市胸科醫院共收治1018位確診患者,佔到了全省收治病人總數將近一半。醫療隊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每一位患者,重症病區全力保障患者救治,實現了新冠重症患者清零;新冠三科集中收治嬰幼兒患者,專門從總院專科抽調醫護呵護花朵,全省最小、入院時出生僅4天的嬰兒康復出院;因人施救,治愈109位60歲以上老人,8位年過八旬的老人。最後“一”個撤離:春節前夕,醫療隊主動承接了其他醫療隊管轄病區在院的患者,讓戰友們回家過年。依據在院患者情況,醫療隊分四批有序撤離,最晚的一批是重症救治組,30余名隊員一直堅守到正月十五萬家團圓之際才進入隔離休養,大家把對職業的堅守扛在肩上,以實際作為彰顯了一附院人的精氣神。

  3 不論任何時候,永遠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西安交大一附院作為立足西北的醫療國家隊,面對疫情的艱巨考驗,越是困難越向前,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患者診療,確保疫情期間醫療服務不斷線,確保急危重患者就醫有保障。

  依靠科學管理、精準施策破解難題。疫情發生後,醫院數次按下“暫停鍵”,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大量職工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人力資源嚴重短缺;另一方面疫情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多個病區暫時封閉。但病不等人,患者的就醫需求仍然存在,矛盾如何解決?醫院依據最短路徑、最少接觸、最小風險原則,合理劃分院內空間區域,確保高風險患者來院就診路徑清晰、流程合理,把危險因素降到最低;緊扣高風險因素和急危重症兩個關鍵點,精準制定應急預案,清理消除管控盲點,特別是專設高風險患者急診手術室,用行動護佑生命。

  開闢就醫的綠色通道。對一些急危重症患者,努力克服疫情風險,通過向全院科室下發路徑指南,引導科室點對點開展醫療工作,先後成功救治心衰、腦卒中、主動脈夾層等多例危重症患者,為他們帶來生的希望。從2021年12月14日至2022年1月25日,僅心血管外科就救治急危重症患者逾百人次,成功實施心外科手術85例,其中心臟重症中“最凶險”的主動脈夾層急診手術31例,ECMO 4例,是疫情期間西安市接診並成功實施心外科手術較多的科室。

  特定時期特定處理,特殊病人特殊對待。疫情發生時,如何解決近600名每週規律透析患者的治療問題擺在面前。在醫院職能部門的指導下,血液凈化科在全省率先開放透析門診,嚴格防控加精準預約,24小時連軸轉,解決了患者的燃眉之急。在此基礎上,交大一附院人用自己的“火神山速度”5天內完成透析門診擴容,解決了更多封控管控區透析患者的治療問題,為患者打開生命通道。

  交大一附院統一部署、協同作戰,制定了院本部以抗擊新冠肺炎為主、東院區以救治出血熱為主的整體規劃,多次召開出血熱救治協調會,組建了以感染科、急診與重症醫學科、腎臟內科為核心的出血熱救治團隊,為疫情之下出血熱患者的順利救治保駕護航。據統計,兩院區出血熱患者90%在東院區收治,彰顯了多院區的戰略優勢和多學科的專業力量。

  “雲MDT”在疫情期間成為交大一附院服務患者的一個亮點。2021年12月19日,成立5年的胃癌MDT團隊舉辦首次線上MDT,多學科專家圍繞病例的成因及治療分享自己的見解,匯聚形成對患者最優的治療方案。疫情之下,醫院先後組織了“危重症出血熱患者救治”“肝移植術後肝功損害的疑難複雜患者”的網上專家會診,有的會診還邀請家屬旁聽,在提升專業高度的同時展現了醫者溫度。“雲問診”發揮了服務患者的巨大作用。依託網絡醫院平臺,專家上雲端把脈,智慧好醫院日均診療數達到1000人次;不少居家隔離的醫生開啟了“雲查房”,在螢幕那端給病床上的患者看診,想盡一切辦法把醫療服務帶到患者身邊。

  4 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境,都要把事業發展好、推動好

  疫情發生時,正值醫院謀劃“十四五”發展、創建國家醫學中心的關鍵時期,一個個發展規劃、一個個重大項目正在科學籌劃、快速推進。“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一刻不停地把重大規劃事項向前推進”是院黨委定下的疫情時期的工作基調。

  以奔跑的姿態推動國家醫學中心建設。疫情期間,三次組織召開線上國家醫學中心彙報材料討論會,特邀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交大校領導、管理學院、醫學部的領導和專家參加,徵求寶貴的意見建議。1月18日—19日,組織召開首次國家醫學中心攻關任務階段工作彙報會,21位攻關任務團隊負責人彙報了項目進展情況,大咖評審齊聚線上,從項目方向、成果轉化等角度為 21個揭榜子課題提供點評指導。尤為令人興奮的是,圍繞持續優化國家醫學中心建設方案,國際港務區與交大一附院經過協商談判達成一致,1月 13日,雙方簽署共建國家醫學中心核心項目(國際陸港醫院二期)合作協議,港務區將從經費、政策、設備等多方面全力支持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力爭將國際陸港醫院打造成規模一流、人才一流、設備一流的國際型醫院。

  院士會診,把脈醫院“十四五”學科發展。1月6日—12日,醫院緊抓時機連續組織4場“十四五”學科發展規劃線上專家評審會,50多位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和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主委、副主委等大咖相聚雲端,專家們直擊問題、深入剖析,系統科學地進行了診斷式評估,為醫院15個學科“十四五”發展規劃問診把脈、科學指導,充分利用每一個防疫的空檔,把每一個空隙時間都化作前進的瞬間。

  科研教學,社會服務,一刻不曾停歇。優青、青拔等高層次人才在線開展國科金成果分析、國自然撰寫技巧的專業報告,主管科研的院領導創新性地組織了線上科研管理頭腦風暴,為團隊提升深度賦能。堅持“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組織優秀教師利用“雨課堂”教學平臺開展網絡互動教學;兒科學系和感染病學系共同舉辦雲上“大學生知識競賽”,“雲現場”氣氛熱烈,教學效果顯著。醫院成立心理干預防控專家組,開設心理健康諮詢熱線,組織心理援助公益科普,以專業力量向公眾提供心理支持。與陜西電視臺合作,在全省率先開啟網上直播問診節目《大醫解惑》,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

  爭分奪秒吐哺握髮招賢攬士。春節前夕,749名畢業生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錄用通知書,這也是醫院歷史上人才引進數量和品質最高的一年,其中博士232名。隨著醫院的快速發展,對人才求賢若渴,儘管疫情給招聘工作帶來很大影響,但人力資源部門及時轉變考核方式,充分發揮“雲端招聘”優勢,疫情期間組織了10場“雲考核”,用最短時間最高效率為醫院延攬人才。

  疫情是一次危機,但危機也可以向機遇轉化。2020年武漢抗疫之戰中,交大一附院人形成了“思想硬核、作風硬核、技術硬核、管理硬核”四個硬核的寶貴抗疫經驗,此次西安家鄉保衛戰中,一附院在抗疫戰場上又形成了“兩線四院 挂圖作戰”和“四個一”的經驗做法。無論是武漢還是西安,不管是“兩地三線”還是“兩線四院”,黨旗永遠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緊緊依靠黨組織,有組織才能有效率,有組織才會有希望。相信經過戰“疫”的淬煉,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一附院人必將走向醫學舞臺的中央!(王睿)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