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紮實開展生態保護和修復 加快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
2022-03-10 10:37: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3月9日,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渭南市林業局總工程師盧益民就全市國土綠化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有關工作情況做了介紹。  

  2021年,渭南市圍繞國土綠化,始終堅持保護優先,人工修復和自然恢復相結合,大力開展全域國土綠化行動,積極引導發展林業産業,不斷擴大全市綠色植被面積、提升全市森林品質。全市市級和10縣(市、區)119個鎮(辦)1883個村四級林長基本到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新建畫布

發佈會現場

  渭南市嚴守生態紅線,強化林地林木保護,嚴格徵佔用林地管理,規範採伐手續辦理,嚴厲打擊各類涉林違法行為,確保森林資源安全;加強野外用火管理,強化巡查巡護,完善預警機制,組建撲火隊伍,及時開展火災隱患排查和撲火培訓演練;嚴格檢疫封鎖,在秦嶺主梁北側1000-1500米範圍實施飛機防治松褐天牛8.25萬畝,排查涉木涉苗企業,建立綠化工程調苗臺賬,全年未發生一起較大以上森林火災和美國白蛾、松材線蟲病疫情。

  此外,渭南市圍繞黃河流域生態恢復生態重建,依託林業工程項目,全民參與,科學綠化,通過下發文件、召開會議認真安排部署,通過督查觀摩加快進度、提高品質,通過建立臺賬、實時調度,實行造林“落地上圖”,完成“四荒”地治理34.73萬畝,實施退化林分修復、森林撫育16.34萬畝,完成道路綠化提升1235公里,打造黃渭洛河濱水綠色長廊177公里,綠化村莊287個,全市全年共完成營造林73.97萬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澄城西河溝荒坡綠化-3姚新釗_副本

澄城縣西河溝荒坡綠化 供圖 渭南市林業局

  除此之外,渭南市新建和提升改造幹雜果經濟林15.48萬畝,累計發展苗木花卉18.57萬畝,林下經濟15.6萬畝;堅持脫貧不脫政策,鞏固生態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2595名生態護林員技能培訓,發放勞務補助1710.6萬元;兌付10.6萬餘戶群眾退耕還林補助、生態效益補償2898.6萬元;現地開展經濟林栽植管理技術培訓55場次,提高了群眾增收能力。2021年渭南全市林業總産值達154.3億元,生態富民作用彰顯。

  同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正式啟動。渭南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全市林木覆蓋率、城區人均公園綠地率、交通道路綠化率等國家森林城市創建主要指標達到創建標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飛播造林

飛播造林 供圖 渭南市林業局

  2022年是渭南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關鍵之年,渭南全市上下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目標,以林長制為抓手,統籌推進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四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持續實施秦嶺、黃河流域生態空間治理,努力開創渭南大林業發展格局。

  今年,渭南將實施創森12大造林綠化工程,依託林業重點工程,突出農田林網、水網路網綠化和棄置廠礦地生態重建,實施好秦嶺北麓水源涵養林,黃龍山橋山余脈、南北臺垣水土保持林,以及森林圍城、森林進城,生態鄉村、沙區治理、森林品質提升等造林綠化工程,完成造林27.26萬畝,森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22.61萬畝。(文 吳明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