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鄠邑區原名戶縣,2017年9月正式撤縣設區,是西安最年輕的區。全區總面積1279平方公里,總人口65萬。2021年全區生産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項主要指標增速位居全市第一,經濟總量實現歷史性進位。
西安市鄠邑區委書記李化表示,今年,鄠邑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西安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和西安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九方面重點工作”,踐行新發展理念,統籌山水城鄉,推進城市化進程,實現高品質追趕超越,加快建設東部新區,激活中部城區,蓄能西部片區,構建“南山北水、東工西旅”的發展格局,推動“詩畫鄠邑、品質新區”建設初具雛形。
建設東部新區。鄠邑區將與中鐵置業集團深入合作,投資105億元,引進省內一流學校、三甲醫院,建成一批大型商業綜合體和精品住宅區,實現“工作在高新、生活在鄠邑”;依託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推動交大創新港産學研科技成果落地鄠邑;全面提升灃京工業園基礎設施,大力實施“騰籠換鳥”,招引培育一批“小而強”的配套企業,做大做強生物醫藥、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等主導産業,打造具有國際品質的現代化城市新區。
激活中部城區。鄠邑區將全面提升老城區品質,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完善公共服務和市政基礎設施;大力發展品牌餐飲、特色街區、精品購物等業態,加快人口流動、資源聚集和市場形成,讓老城區煥發勃勃生機。
蓄能西部片區。鄠邑區將跨澇河向西發展,發揮生態核心優勢,與曲江新區聯合打造渼陂湖國際旅遊度假區,有序推進天橋湖國際生態區、祖庵古鎮“道隱仙俠”主題文化旅遊區、胡家莊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打造城西品質新高地,積蓄更大的發展動能。
圍繞發展目標和思路,鄠邑區將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支柱産業壯大和産業鏈水準提升方面,鄠邑區將開展延鏈、補鏈、強鏈行動,緊盯全市重點産業鏈佈局,推動灃京新材料産業基地、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製造中心等項目落地,支持世紀盛康擴能計劃,完成灃京醫療産業園二期工程建設,實現重點産業鏈集群發展。
秦創原平臺建設和創新能力提升方面,鄠邑區將發揮緊鄰秦創原核心區的優勢,北與西鹹新區協同發展,承接交大創新港創新輻射帶動,同時推動西安石油大學、西安體育學院等駐鄠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年內培育市級技術轉移機構1家,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城市綜合能級提升方面,鄠邑區將高品質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優化城市空間格局。加快西戶快速路建設,推進環山旅遊路改造提升,協調配合西漢高速四改八,鄠周眉、高新區到天橋高速等項目建設,全力推動西余鐵路客運化改造,讓鄠邑重回軌道交通時代,擁抱地鐵。
城市建設管理服務水準提升方面,鄠邑區將有序實施城市更新,完成城區雨污分流,啟動府前街、西街綜合改造,推進畫展街藝術化升級。創新城市治理模式,鞏固迎十四運城市精細化管理成果,搭建“智慧鄠邑”數字化綜合管理平臺,推動城市綜合管理水準和應急處置效率提檔升級。
公共衛生體系完善和應急響應能力提升方面,鄠邑區將加快區疾控中心遷建和區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建設,推進疾病控制和衛生應急培訓基地建設,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強化應急預案管理,健全應急指揮體系,超前佈局城市應急救援和物資儲備系統,全面提升城市應急響應能力。
對外貿易提質增量和對外開放水準提升方面,鄠邑區將實施精準招商,著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增強産業發展後勁;依託歐亞經濟論壇、絲博會、進博會等平臺,力爭全年引進內資12億元、外資1300萬美元。
生態環境品質提升方面。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鄠邑區將充分發揮“一站三中心”作用,探索全國智慧管山的鄠邑模式;系統推進河湖水系綜合治理,出臺保護澇河的決定,推進澇河兩側1000米範圍內工礦用地全面退出;強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嚴控“兩高”項目,開展“雙碳”鄠邑行動,大力發展清潔生産,擦亮詩畫鄠邑生態底色。
鄉村振興促城鄉融合發展水準提升方面,鄠邑區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力實施“氣化鄉村”工程,持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徹底整治農村人居環境;舉辦“關中忙罷藝術節”,構建蔡家坡、栗峪口、柳泉口全國美麗鄉村示範區;著力打造胡家莊、石佛寺、祁村、龍窩村等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標杆,推動美麗鄉村從一處美邁向全域美。
發展藍圖已經繪就,奮進號角已經吹響。鄠邑區將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立説立行,緊抓快辦,奮力譜寫鄠邑高品質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供稿 西安市委組織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