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鐵4號線斬獲詹天佑獎
2022-04-12 10:21:47來源:西安日報編輯:王菲責編:高崗

  “建設中,我們首創地鐵穿越大厚度濕陷性黃土關鍵技術,通過大型浸水試驗和濕陷機理分析,修正了自重濕陷量計算公式,並根據工程特性研究,形成了‘不地基處理、不下壓軌面’直接穿越的設計方法,從而節約了1.5億元工程造價,也為高鐵、公路隧道等類似工程提供了借鑒。”4月11日,作為西北五省首個斬獲詹天佑獎的軌道交通項目,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楊曉強向記者講述了西安地鐵4號線建設背後的故事。

  繼2020年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後,西安地鐵4號線工程再次斬獲國家級工程獎項——第十九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記者了解到,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是我國土木工程領域科技創新最高榮譽獎,是以表彰獎勵科技創新與新技術應用成績顯著的土木工程建設項目為宗旨的科技獎勵項目,被業內視為建築界的“奧斯卡”獎,含金量不言而喻。

  作為一條南北向骨幹線,西安地鐵4號線連接西安火車站、北客站、機場城際等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線路全長35.2km,均為地下線路,設29座車站,其中11座為換乘站,總投資238.22億元,2014年7月16日開工,2018年11月29日竣工驗收。“建設中,我們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穩中求進開拓創新。選線方面,地鐵4號線與城市九宮格規劃高度融合,穿越古城,連通新區,銜接樞紐,客流效益顯著。”楊曉強介紹説,乘坐地鐵4號線,可以發現該線路繞大雁塔、穿古城墻、臨大明宮,沿途還涉及大慈恩寺、董仲舒墓等五處國家級文物……當西安地鐵與歷史文物“同框”,為了保護文物資源不受影響,市軌道集團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地鐵工程與文物遺址“近而不進”的和諧發展理念與方法。“近”是指地鐵車站等接近文物,便於乘客觀賞文物,“不進”則是指線路不下穿文物;並創新研發了古建築振動控制關鍵技術,獲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隨著地鐵建設按下“加速鍵”,軌道施工工藝持續升級。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該線路13次穿越地裂縫,建設者們創新了地鐵“騎縫”設置模式及防水技術,實現了“分段處理、預留凈空、柔性接頭、特殊防水”的設防理念,確保線路運營安全。

  在地鐵4號線車站設計方面,創造了西安火車站站分離島式-先隧後站、多網融合的車站一體化設計方案。“為避讓大明宮遺址,結合西安火車站改造,車站斜向設置於國鐵咽喉區正下方,與國鐵樞紐採用一體化設計,採用分離島式-先隧後站方案,實現同層換乘,地鐵與國鐵換乘採用專用單向路徑,與國鐵快速進站廳無縫銜接。”楊曉強介紹道,地鐵4號線車站首創以“絲路長安”為主題的裝修設計理念,採用橫向連廊組合,天地墻空間一體化表現手法,為市民遊客展示了漢唐盛世和現代文明。

  據悉,西安地鐵4號線工程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1項、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在內的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從西安走出去的軌道交通創新技術已在多個城市地鐵建設中推廣應用。(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郭沛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