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富平:讓文化成為發展的最靚底色
2022-05-17 17:57:4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鏘責編:高崗

  位於陜西省中部關中平原和陜北高原的過渡地帶的富平縣,是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在這裡底蘊深厚,境內風光獨特,是一座承載了厚重歷史的文化名城。近年來,富平縣大膽探索,不斷提出新思路,為群眾創造觸碰文化、感受文化、充實精神文化生活的機會和平臺,初步形成了上下貫通、覆蓋全縣的城鄉一體化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精彩。 

  城市書房讓書香溢滿頻陽大地

  人間最美四月天。溫泉河柿園廣場,微風拂過,吹著河邊的大槐樹,樹下的城市書房裏,安靜的環境,“沙沙”的翻書聲,讓忙碌了一整天的情緒褪去浮躁。

  “不忙的時候,我就喜歡帶孩子來這裡,享受輕鬆愉快的氛圍,培養他對讀書的熱愛。”在陶都坊城市書房,陳女士一邊抄著筆記,一邊低聲耐心地給孩子講解書中的故事。説起這個書房給自己心靈帶來的愜意,陳女士情不自禁地豎起了大拇指。

陜西富平:讓文化成為發展的最靚底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3152913

城市書房 供圖 富平縣委宣傳部

  陶都坊城市書房位於富平城市運動公園,是讀者的“精神家園”。

  “在閱讀之餘,我們還為前來陶都坊的閱讀愛好者免費提供飲品和點心,為老年朋友提供不同度數的老花鏡,為小朋友提供定制背包,豐富市民朋友的閱讀體驗。”陶都坊圖書管理員趙娜娜説道。據了解,陶都坊城市書房現有藏書310余冊,旅遊雜誌、經典刊物、兒童經典繪本、中外藝術等書籍應有盡有,還特設了《富平年鑒》《紅色富平》等富平當地刊物。

  在富平,還有百餘個像陶都坊這樣的城市書房。

  截至目前,富平縣城市書房已建成開放120處,正在建設20處,涉及酒店、超市、售樓部、旅遊景區、廣場、書店、醫院、政府機關等地,基本覆蓋了富平縣全境。

  文化“輕騎兵”讓紅色文化浸潤群眾心田

  “我們的共産黨員一心為民,以頑強的革命精神踐行著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在富平縣宮裏鎮大樊村金銀花扶貧産業園裏,幹部學院教師站在田間地頭,講述著紅色小課,一個個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激人奮進。

  在富平縣有這麼一支隊伍,暑來寒往,他們背著挎包行走在田間小路,所到之處飄揚著悅耳的紅歌,所及之地傳頌著英雄的故事,他們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化“書面語”為“家常話”,將黨的創新理論傳播、將黨的精神傳遞。他們是由富平縣文化館志願服務隊和各行各業志願者組成的“紅色文化理論宣講‘輕騎兵’”。

陜西富平:讓文化成為發展的最靚底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3153428

文化“輕騎兵”讓紅色文化浸潤群眾心田 供圖 富平縣委宣傳部

  大地春忙,富平縣淡村鎮中合村櫻桃園裏傳來陣陣鏗鏘蒼勁的秦腔聲。“再來一段,表演得太好了,我們邊收櫻桃你們邊表演著節目,雖然是在勞動但一點都不覺得累,這節目表演得特別專業,這板胡聲一起來我都想跟著唱上兩段。”村上的櫻桃種植戶連連鼓掌,笑聲不斷。

  “嫂子,你要不要也來表演一段?”歡呼聲絡繹不絕,群眾與演員的交流互動讓田間地頭熱鬧起來,吶喊聲消除了勞作的疲憊。黨的政策宣講過後,“輕騎兵”又為村民送上了音樂快板、秦腔、板胡等表演。

  “我們組建‘輕騎兵’,就是要通過接地氣、冒熱氣的文藝互動演出、紅色文化宣講等內容,把文化‘種’進鄉村大地,讓基層群眾從文化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讓群眾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真正的主角,使基層文化生生不息。”富平縣文化館負責人表示,“輕騎兵”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用行動將群眾精神文化建設融入百姓之中。同時,他們還設有多項免費服務項目,涉及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目前已有幾十萬人受益。

  非遺文化 讓傳統文明賡續傳承

  “娘子,你身體尚未復原,獨自下床,實實讓人放心不下……”阿宮腔非遺傳承人李曼滿腔柔情似水地唱著阿宮腔傳統曲目《白蛇傳》選段,教室裏的孩子紛紛化身成若干個小“許仙”,跟著李老師學起了戲腔裏的語調,那氣息,那節奏,有板有眼、有模有樣。

  “打鐵花”是富平縣流曲鎮一項民間傳統煙火表演,中華郡文化旅遊景區中華鑄鼎廣場上,匯集了因“打鐵花”慕名而來的遊客,打鐵花匠人伴著夜幕將鐵水傾入木板,甩腰掄臂用木槌擊打,將高達1300℃的鐵水潑向空中,剎那間,火光四濺,綻放璀璨光芒。“太壯觀了,打出來的鐵花一下子散開,在晚上就像煙花一樣,絢麗奪目,不虛此行!”專程從西安開車過來觀看打鐵花表演的遊客高女士如是説。

陜西富平:讓文化成為發展的最靚底色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3152831

打鐵花表演 供圖 富平縣委宣傳部

  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中的傳統工藝,與人民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我們的柿餅已有兩千多年曆史,我們鎮上幾乎家家都在做柿餅,大家都希望將這一非遺技藝傳承下去,這不僅是鼓起我們錢袋子的一門手藝,更是一種記憶、一種情懷。”富平縣曹村鎮大賈村返鄉就業的小陳興奮地説道,去年他們的柿子文化IP“小柿人”還入選了《陜西省公共文化服務創新與實踐》典型案例。

  為推進文化産業發展,振興傳統工藝,前不久,富平縣相關部門分別為富平縣洋陽柿餅專業合作社、陜西綠秦柿業合作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掛牌,首批非遺就業工坊正式成立。這些企業依託省級非遺項目柿餅、瓊鍋糖製作技藝,讓傳統工藝製作成為群眾創收致富的有效途徑,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隨著非遺文化逐漸走向群眾、走進生活,富平縣大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非遺傳承和公共文化在全縣遍地開花。截至目前,富平縣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5項,市級22項,省級非遺生産性示範基地3個,省級非遺傳承單位1個。

  在全民閱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富平縣多部門聯動,不斷提升城市品位和文明程度,為打造中國北方最美縣城提供動力和支柱。近兩年來,已策劃、組織、舉辦各種大中小型群眾文化活動600場以上,組織相關書法、美術、攝影、創作等文化采風活動520余場次,惠及基層群眾近20萬人。

  以文化人,潤物無聲。今後,富平縣將著重保障群眾文化權利,進一步探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文化自信為引領,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發展,讓公共文化設施遍及全縣,讓公共文化服務細緻入微,讓公共文化理念、手段和效能升級完善,讓群眾真正感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的文化建設新氣象。(文 盧琪 黎月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