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安康新形象 ——寫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安康漢江龍舟節開幕之際
2022-06-01 15:26:3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宇婷責編:高崗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記者 柳洪華):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新時代新征程呼喚新擔當新作為。

  2022年是中國安康漢江龍舟節的第二十二屆,水展龍舟爭出幸福安康。

  安康市第五次代表大會指出,要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構建輻射秦巴、對接全國、面向國際的對外開放新格局,以安康全域開放的提質增效促動高品質發展邁上新臺階。

  303萬秦巴兒女躬身幹、挺肩扛、放眼量,塑造出“生態立市、開放興市、産業強市”的安康新形象。

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安康新形象 ——寫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安康漢江龍舟節開幕之際_fororder_2021年7月17日,市長武文罡帶隊在浙江溫州開展招商考察活動

安康市主要領導帶隊赴浙江溫州開展招商 供圖 安康市委宣傳部

  安康的“側顏”:走出秦巴天地寬

  曾幾何時,秦巴山就像一面矗立在安康人心裏不可逾越的屏障,秀美風光的背後沒有詩更沒有遠方。很多年,安康人只能戴著“秦巴山區”的帽子,苦苦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為了找到轉型發展新模式,安康破難題、蹚新路,提出了“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發展總綱和“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發展之路。

  “坐山靠山不吃山,走出秦巴天地寬。”面對“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立地條件和生態環保剛性約束,安康要想把生態資源變為經濟發展優勢,就要內部挖掘和外部引進兩條腿走路。

  本身就具備“一腳踏四省、一江通五鄰”的獨特區位優勢,隨著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開放通道更加暢達,這為安康“走出去”主動承接東南沿海城市産業轉移提供了有力支撐。在“以開放倒逼改革、推動創新、促進發展,全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思路下,安康將招商引資作為“開放發展第一抓手、經濟工作第一要事”,探索建立“144520”招商引資工作機制。

  在具體實操中,安康按照“特色産品展示+重點項目推介”招商模式,堅持每季度至少一場市級招商推介活動,每週都有縣區、部門“小分隊”在全國推介招商,力爭每天都有客商“絡繹不絕”來安考察洽談。

  “平安順利·幸福安康”名優特色産品暨重點合作項目走進江蘇蘇州、浙江溫州、湖南長沙、廣東東莞等城市,舉辦“歸雁經濟”助力高品質發展大會、港澳臺僑助推安康開放發展專場推介會等系列活動……2021年安康的市、縣兩級開展各類招商推介、項目對接活動753批次,累計拜訪考察企業2115家;全市累計接洽考察客商團組2000批次;新簽訂招商引資合同項目691個,內資新建續建項目累計實現到位資金1032.69億元,同比增長26.24%;實際利用外資1.35億美元,同比增長121.77%。

  招商的頻次越來越高、腳步越走越遠,投資的企業越來越多、信心越來越足,“開放興市”已成為安康新形象的一個“側顏”,沒看的人嚮往,看了的人難忘。

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安康新形象 ——寫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安康漢江龍舟節開幕之際_fororder_毛絨玩具工廠

安康的毛絨玩具工廠  供圖 安康市委宣傳部

  安康的“側顏”:産業落在山水間

  其實,近幾年安康的經濟發展都被外界所稱道,視為經濟轉型升級的“優等生”。而在轉型過程中,安康自身也清楚,無論是讓移民搬遷的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還是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同時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適合安康發展的項目是破局的關鍵。

  從2017年的“項目建設年”、2019年的“項目攻堅年”,到2021年的“産業項目建設年”,再到今年的“深化産業項目建設年”,安康始終一以貫之的圍繞産業項目做文章。

  “産業落在山水間,生態經濟可相連。”五年來,安康不斷強化系統化思維、專業化運作、市場化手段、精細化管理,以産業項目建設引領實體經濟振興,持續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促大發展”熱潮。

  比如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安康全市易地扶貧搬遷33.52萬人,100戶以上易地搬遷安置區實現新社區工廠全覆蓋。10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99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79.9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實現脫貧,這一切的“戰果”歸根結底靠的是産業造血。

  如今,安康的特色産業體系日益完善,六大綠色工業産值突破1100億元,佔規上工業比重80.7%;富硒食品産業納入全省製造業重點産業鏈;茶葉、魔芋、生豬等六大特色農業加速成長,富硒首位産業綜合産值超過700億元,“安康富硒茶”品牌價值躋身全國20強;包裝飲用水、毛絨玩具、電子線束等新興産業蓬勃發展,在營新社區工廠逾千家、就業人數超3萬人。

  今年,安康全年安排市級重點建設項目323個,總投資2108億元,年度投資590億元。其中,一季度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36.6億元,佔年度計劃的23%,新開工項目開工率67%。一批批全局性、戰略性、帶動性強的項目建設,引領安康市經濟結構不斷轉型升級,為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強大動力。

  “飛地經濟”“歸雁經濟”“社區工廠”“毛絨玩具之都”“富硒産品”……這些代表著安康新時代發展成就的新詞,勾勒出安康新形象的又一個“側顏”。

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安康新形象 ——寫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安康漢江龍舟節開幕之際_fororder_華秦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全景圖1

位於安康高新區的華秦儲能技術有限公司,生態環境優美 供圖 安康市委宣傳部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調研時強調,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這為安康今後的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

  按照今後五年的工作計劃,到2026年,安康地區生産總值超1600億元,人均生産總值力爭達到全省平均水準,發展品質效益顯著提升,富硒食品、新型材料、文旅康養三大千億級産業集群初步形成;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生態系統生産總值(GEP)位居西北前列。

  未來,在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聚力建設幸福安康的征程中,秦巴兒女將繼續書寫“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生動實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