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新實力 釋放新紅利
2022-07-04 10:14:17來源:陜西日報編輯:陳鏘責編:高崗

  今年4月,由陜西有色金屬集團所屬寶鈦集團主導制定的首個鈦領域國際標準發佈。

  “以前都是我們按人家的標準。現在中國鈦材加工量已經佔到世界總量的一半,陜西又佔到全國總量的65%。發佈國際標準後,中國鈦在國際上更有話語權。”6月20日,寶鈦集團科技部副主任馮軍寧説。

  制定國際標準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也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有壓力,更有動力。”在馮軍寧看來,動力源自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提高員工的積極性,進一步激發員工幹事創業熱情。

  2020年,寶鈦集團出臺《寶鈦集團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確立細化了55項改革任務。通過改革,寶鈦集團制定了新的薪酬制度,薪酬分配向骨幹職工,特別是向科技人員、高技能人才和一線關鍵崗位職工傾斜。

  在制定國際標準的11人團隊中,被評為寶鈦集團技術骨幹一檔、二檔的科技人員有8位。“骨幹一檔、二檔是寶鈦集團為科技人員打造的新的晉陞通道。”馮軍寧説,“實施改革之前,科技人員即使有職稱晉陞,收入差別也不大。改革之後,骨幹一檔的年收入和公司中層副職基本相當。”

  自2020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全省國資國企系統瞄準體制機制障礙,全面發力、多點突破。

  不僅是寶鈦集團,全省國資國企錨定“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三項制度改革目標,推廣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進市場化用工,健全激勵約束機制……通過開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加快形成反應靈敏、運行高效、充滿活力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年。省國資委壓實改革任務,逐項任務均明確工作措施、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層層立下“軍令狀”。同時,實施全過程督促、核查。

  近兩個月,省國資委赴西安、寶雞、漢中、榆林四市開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完成情況調研;抽查了各市國資委和30戶省屬企業、10戶市屬企業改革任務材料,現場反饋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意見,督促國資國企系統加大攻堅力度,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戰。

  延長石油緊盯《國企改革重點量化指標採集表》涉及的重點改革任務,將所有改革任務納入臺賬管理,劃定時間節點,定期對賬盤點。

  延長石油銷售公司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抓手,不斷深化三項制度改革。“過去,我們的成品油銷售價格,要與其他石油公司商談,定價週期長、效率低。現在我們構建了自己的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行銷體系,建立起敏捷應對市場波動的定價機制,實現從跟隨、協商式定價向自主定價轉變。這個變化與改革分不開。”延長石油銷售公司總經理張冰説。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市場需求急劇變化,油市競爭日趨白熱化。為適應這一形勢,要補強銷售這一“鏈”。為了打造一支能徵善戰的行銷隊伍,銷售公司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抓手,不斷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在強化正向激勵上動真碰硬,激活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張冰説:“我們讓真正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有平臺、有空間、有發展,創造更大的業績。”

  銷售公司在員工收入分配製度上打破了“平均主義”,分類設置人員激勵機制,合理拉開員工收入差距,同時建立了配套的選用、考評、激勵、退出機制,市場化用工人員淘汰率19.1%。

  領導班子也不例外,積極投入改革當中。領導班子副職簽訂經營業績責任書,業務完成情況直接與薪酬掛鉤。2021年,部分班子副職收入高於班子正職收入,部分中層正職收入高於班子副職收入。

  目前,銷售公司從上到下由“坐商”轉變為“行商”,你追我趕“跑”市場,自有渠道佔比由30%提升至70%,並實現了從“跟隨協商式定價”向“自主定價”的轉變。2021年該公司銷量、均價等主要經營指標均創近三年最高水準,營業收入突破千億元。

  西部機場集團把三項制度改革當作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發力攻堅的關鍵環節。該集團打破“鐵飯碗”,實行“活薪酬”,聘請國際知名諮詢機構開展全集團崗位價值評估及薪酬體系建設,優化收入考核制度,分類設置人員激勵機制,合理拉開員工收入差距。以年底獎金分配為例,績效“優秀”員工的獎金水準較“良好”員工平均高出20%。

  從經濟效益穩步增長、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到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擁有高水準科技創新能力,國有企業高品質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2020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啟動以來,國資國企精心謀劃、紮實推進,取得一系列重要階段性成果,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今年6月底前我省國資國企基本完成改革主體任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