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陜西電力:電力賦能“加速度” 鄉村振興繪藍圖
2022-07-12 16:28:4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鏘責編:高崗

  7月11日,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在漢中産業幫扶工作會議上強調:“公司上下要深刻認識公司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歷史使命,聚焦重點,精準發力,發揮好央企‘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主動融入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格局,推動公司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紮實落地、取得實效。”

  鄉村振興關係國計民生,電力供應更是重中之重。一直以來,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陜西電力”)以鄉村振興、電力服務為己任,圍繞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多措並舉全力推進鄉村“五大振興”,用心當好電力先行官、用情架好黨群連心橋,用堅強電力保障和暖心電力服務助力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扛牢央企責任 提升幫扶質效

  鄉村振興、電力先行。今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由謀篇佈局進入具體實施的關鍵一年。國網陜西電力始終牢記“國之大者”,全力做好鄉村振興幫扶工作。

  國網陜西電力明確要求,要準確把握“三個轉向”,把工作對象轉向農民,把工作任務轉向鄉村五大振興,把工作舉措轉向促進發展,使農業農村和國家同步實現現代化,持續抓好行業幫扶和産業幫扶,以實際行動譜寫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新篇章。

  在漢中市堰口鎮大上茶業有限公司,自動炒茶機內茶葉與滾筒上下起舞,散發出陣陣清香。該公司負責人沈正海説:“電力穩定對綠茶炒制非常重要,我們有這麼好的效益,供電公司可幫了大忙了。”

  近年來,隨著茶園種植規模持續擴大,該公司也逐步向電炒茶轉型升級。去年年底,該公司一次性購買了各種大功率電炒茶設備,新增用電負荷80千瓦。此時正值國網漢中供電公司“茶葉保電”專項行動進行。在得知制茶廠情況後,國網漢中供電公司加快勘查設計、組織施工,趕在茶葉加工旺季前更換了一台250千伏安變壓器,滿足了茶企的用電需求。

  去年,面對疫情和自然災害的等嚴峻考驗,國網陜西電力克服困難,主動作為,實施産業興農、文化惠農等幫扶項目55項,深入推進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農村地區供電品質不斷提升,惠及全省117萬群眾。

  (待審)國網陜西電力:電力賦能“加速度” 鄉村振興繪藍圖_fororder_國網陜西電力有限公司員工主動上門為花農用電保駕護航。(週游 攝)

國網陜西電力有限公司員工主動上門,為花農用電保駕護航 攝影 週游

  聚焦主業主責 傾力行業幫扶

  國網陜西電力立足“一張網、一盤棋”新起點,主動扛起“鄉村振興、電力先行”責任,充分發揮央企優勢,在推動陜西鄉村振興戰略上形成合力、聚力攻堅,將農網鞏固提升的藍圖擘畫至全省區域,大力實施農網改造、補強薄弱區域,以數字化新業態賦能供電服務質效提升,夯實産業振興電力基礎。

  今年入夏以來,陜西銅川地區乾旱少雨,土壤失墑嚴重。國網銅川供電公司根據農業生産的重大時間節點,採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強化供電措施。“供電所的師傅從小麥播種、抽穗、灌漿到成熟的這200多天裏,時不時就來田裏查看排灌用電情況。我家麥子比去年多收了1000公斤!”面對小麥豐收,銅川市中老村村民付小寧説。

  國網陜西電力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全力抓好行業幫扶。今年以來,國網陜西電力增強農村電網供電保障能力,實現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辦電“三零”服務全覆蓋,大力推廣“網上國網”線上服務,實現“不見面辦電、零接觸交費”,更好滿足“三農”用電需求,紮實推進公司農網工程建設,著力解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革命老區等農村電網薄弱問題。

  同時,國網陜西電力全面加強標準化供電所建設,加強農電工技能培訓,持續推進鄉村能源轉型,全力服務陜西省3000余座光伏扶貧項目,全額消納發電量並按時結算電費及補貼。

(待審)國網陜西電力:電力賦能“加速度” 鄉村振興繪藍圖_fororder_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員工為大棚蔬菜用戶檢查用電設備(劉浩 攝)

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員工為大棚蔬菜用戶檢查用電設備 攝影 劉浩

  堅持黨建引領 擦亮振興“底色”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國網陜西電力選派256名幫扶幹部下沉幫扶一線,實現公司基層黨組織與幫扶村開展結對共建全覆蓋;組織開展張思德共産黨員服務隊專項行動,發動公司系統各類志願服務走村入戶;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幹部作用,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宣講,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在組織領導體系建設中,國網陜西電力及時調整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職責,並在國網系統內率先新設立專門職能機構——鄉村振興處,為工作推進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在具體工作中,制定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工作方案》,並進一步強化溝通聯絡、工作例會、督導檢查等機制,確保了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潼關縣順豐村位於渭南市潼關縣以西,溝深坡陡,主要以種植糧食為生活來源。自定點幫扶該村以來,國網渭南供電公司以産業扶貧為抓手,駐村幹部緊緊抓住産業扶貧“牛鼻子”,持續推進“造血”扶貧。按照“黨建+園區+扶貧合作社+貧困戶”模式,該村建成了順豐村軟籽石榴産業園,搭上了致富的“順風車”,人均純收入達到11880元。

  據統計,國網陜西電力累計組織46支張思德共産黨員服務隊進村入戶推行便民利民舉措,共計派駐2名博士、6名碩士擔任駐村幹部,下沉省級幫扶點,有力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待審)國網陜西電力:電力賦能“加速度” 鄉村振興繪藍圖_fororder_國網陜西電力有限公司員工為光伏扶貧産業園檢查用電設備。(週游 攝) (1)

國網陜西電力有限公司員工為光伏扶貧産業園檢查用電設備 攝影 週游

  發揮帶頭作用 凝聚幫扶合力

  盛夏季節,走進位於天漢長街的漢中(合力團)消費扶貧生活體驗館,如同來到漢中品牌專屬超市。茶葉、木耳、牛肉乾等漢中土特産品一應俱全,吸引著遊客前來選購。

  作為漢中合力團團長單位,國網陜西電力著力打造漢中市消費幫扶生活體驗館,消費幫扶生活超市囊括近2000種産品,形成以漢中市2區9縣特色産品展示的“一縣一館”,政治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呈現穩步提升。立足資源稟賦和地域特點,國網陜西電力大力發展“3+X”農業特色産業,推動一二三級産業融合發展,延伸産業鏈,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

  為促成合力團産業扶貧長效機制,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率先出資,多家單位緊密跟投,紛紛出資,實現了央企、省企、市企三級層面都出資入股的聯動格局。

  國網陜西電力全力協調支持漢産公司拓寬線上銷售渠道,推動漢産公司132款幫扶産品入駐國網“慧農幫”和“央企消費幫扶”平臺,提升漢産公司幫扶産品在全國的影響力。

  據統計,國網陜西電力今年在漢中捐贈資金達195萬元,捐贈額高於前3年累計捐贈179萬元,支持漢中地區茶葉加工、畜牧業養殖等産業振興和文化振興。目前,國網陜西電力已在漢中建成3個電力愛心超市,促進鄉風文明,推動文化振興。國網陜西電力大力支持漢中農村電網鞏固提升,今年計劃在漢中投資2.54億元、97項農網工程項目,進一步提高鄉村電力品質,提升漢中農村地區供電服務能力。

(待審)國網陜西電力:電力賦能“加速度” 鄉村振興繪藍圖_fororder_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劉浩 攝)

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攝影 劉浩

  持續駐村幫扶 推動産業升級

  在榆林市米脂縣田家溝村一處羊場裏,村民李飛正顧不上頭頂的熱汗,正在忙著照顧新生的三隻小羊羔。

  2018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李飛正決定回到田家溝村生活,於是他用全部積蓄買了12隻山羊,嘗試著靠養羊謀生。

  時任國網榆林供電公司第一駐村書記的李鵬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拿出了自己和妻子2萬元積蓄借給李飛正。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李飛正的羊場規模逐年擴大,最多的時候有178隻羊,年收入超過十萬元。

  在李飛正這個致富“領頭羊”的帶動下,田家溝村的山羊養殖規模超過了500隻,為村民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然而隨著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羊舍照明、青草粉碎等用電量也在逐步提升,村裏的變壓器已遠遠滿足不了養殖戶的需要。

  田家溝駐村工作隊得知消息後,及時協調供電所,申請開闢了綠色通道,快速實施增容改造工作,將田家溝的變壓器更換為容量為200千伏安變壓器,解決了養殖戶的用電難題。

  除了養羊,李飛正還種植了28畝玉米和2畝小米。在看到駐村工作隊在村裏建起了小米加工廠後,李飛正將原來種植玉米的土地今年全部改種了小米,小米種植達到了30畝。

  “駐村工作隊不光給我們的小米註冊商標,還建立加工廠,幫我們銷售!”李飛正説道。

  據了解,2016年,國網榆林供電公司駐村工作隊來到田家溝調研後,通過發展原生態小米,建設小米加工廠,打造“農田之香”品牌,拓展消費渠道等一系列措施,在當地建立了小米種植、加工、銷售的全産業鏈發展模式,實現了“造血”式的産業扶貧。

  2022年,國網榆林供電公司為助力鄉村振興,制訂了17項重點工作任務。目前,該公司已經完成3個産業幫扶項目和2個“電力愛心超市”項目的捐贈建設,全額消納光伏扶貧電站上網電量7802萬千瓦時,結算電費2399萬元。

  在陜西省定點幫扶和駐村幫扶工作現場推進會上發佈的2021年度省級考核通報中,國網陜西電力及下屬9家單位獲得“好”等次,2名第一書記和9名工作隊員獲評“優秀”等次,是獲得榮譽比例最高的中省駐陜單位。

  下一步,國網陜西電力將繼續當好電力先行官、架起黨群連心橋,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融合發展新姿態助力鄉村振興取得實效,為陜西高品質發展蓄勢賦能。(文 韓菲 任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