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讓産業工人才華“橫溢”
2022-07-20 08:54:26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高崗

  鈦産品産量躍居世界第一,引領輻射寶雞地區近600家上下游企業;制定《鈦及鈦合金命名系統》國際化標準,提升我國在世界鈦産業的話語權;擁有的兩家上市公司去年市值創歷史新高……寶鈦集團,這個幾年前還在低谷徘徊的企業,迎來了一個個“高光時刻”。

  “‘一子落’引來‘全盤活’。”寶鈦集團副總經理陳戰乾説。

  “産改”一線:“一子落”引來“全盤活”

  陳戰乾説的這個“子”,就是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以下簡稱“産改”)。

  “通過‘産改’,我們建立了技術工人、科技人員、管理人員三條成長通道。技術工人和科技人員不用‘擠’管理崗,一樣拿高薪。‘産改’推行以後,企業青年職工不僅安心工作,而且自學熱情高漲。”陳戰乾説。

  但在“産改”之前並不是這個樣子。

  6月15日,在寶鈦集團鍛造廠車間,火紅的鈦錠依次出爐。快鍛機主操作手張斌説:“我們生産的鍛件,應用於航空、航天、海洋、醫療等領域。”就是這樣一個讓人自豪的工作崗位,5年前卻有兩名青年操作手堅決要求調到後勤部門。

  張斌覺得可惜,找這兩名青工做思想工作。青工説:“幹一線要三班倒,每月工資只比後勤高200元。在後勤崗,雖少拿一點錢,但工作輕鬆,節假日還能和家人一起過。划算呢!”

  “他們再堅持一年就好了。”張斌説。

  2018年,寶鈦集團推行“産改”,為技術工人搭建成為學科帶頭人、核心技術人員、寶鈦工匠、技能標兵、技術能手的成長通道。

  “通過摸索,我們陸續出臺了管理辦法和考核辦法。”陳戰乾説,“如今,寶鈦工匠可以拿到中層正職管理崗年薪,學科帶頭人年薪等同於高級管理層。”

  “越來越多的工人又想從後勤‘考’到生産一線。”全國勞模、寶鈦集團寬厚板材料公司熱軋主操作手郭文生説,“工作近30年,我對這個新變化感到欣慰。”

  在郭文生身邊,一線技術工人們特別珍惜這份工作,積極參與各類勞動競賽和創新比賽,打磨、提升技藝。2021年寶鈦集團收集“金點子”1026項,採納808項,産生經濟效益2791.5萬元。

  發生在寶鈦集團的故事,是陜西“産改”的縮影。我省不斷完善技術工人培養、評價、使用、激勵等措施,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水準,尤其是提高生産一線和緊缺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待遇水準,暢通了技術工人成長成才渠道。

  徐礦集團郭家河煤業公司黨委將“産改”任務納入年度工作主要責任指標考核,收集“産改”意見建議130余條,編制“産改”實施意見。

  通過“産改”,郭家河煤業公司建立了工資增長機制、保障激勵機制、獎勵激勵機制,工人提升技能的熱情空前高漲。

  為滿足一線工人學習需求,郭家河煤業公司建立完善了培養機制:實施“英才名匠”“青苗計劃”“匠人匠心”培養計劃,每名技術工人每年集中培訓不少於2次;搭建“名師出高徒”等平臺,每年評選10名名師、10名高徒;發揮崗位練兵和技能競賽的導向作用,鼓勵職工參與集團內部競賽與國家及省市級競賽,獲得名次的選手予以對等獎勵;與職業院校合作,採取變招工為招生、脫産培訓、半脫産培訓、業餘培訓等形式,提高技術工人文化和技能水準。

  大膽破題:“産改”試點變“示範”

  “‘産改’,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點題、親自部署、親自指導的一項重大改革,要按照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總體要求,針對影響産業工人隊伍發展的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暢通發展通道,依法保障權益,確保改革任務落地見效。”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説。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的賀信中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深化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重視發揮技術工人隊伍作用,使他們的創新才智充分涌流。

  為深化“産改”工作,省委改革辦將“産改”納入有關省直部門全面深化改革考核,把發揮企業作用和成員單位協同作用情況列入考核要點;省國資委將“産改”任務落實情況納入省屬企業黨建工作目標責任考核,要求企業進一步重視“産改”;省總工會由黨組成員擔任組長,成立10個督導組,緊盯重點和難點,督促各試點單位嚴格落實“産改”任務。省總工會還建立了一支176人的“産改”職工評價員隊伍,“産改”怎麼樣,讓工人自己來評價!

  陜西“産改”第一批試點企業勇於創新探索。

  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定制“五年義務教育+五年跟蹤培養”青年員工“工匠之路”成長計劃;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推行首席技師、首席工程師聘任工作,被評為首席技師每月增加7000元津貼,首席工程師每月增加1萬元津貼;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定期選送各類骨幹人才到國外進行培訓與交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組建職工技術協會,開展各類培訓300余場;非公企業——清華德人西安幸福制藥有限公司常態化開展員工職業技能競賽,推行“員工等級考核制度”,關鍵崗位職務競聘。

  5年來,試點單位先行先試,不斷“破題”,釋放出強大的人才發展效應,打造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産改”方案。

  今年,全省“産改”第三批單位啟動試點。

  産教融合:讓學生“上崗即上手”

  職業院校和醫院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簡直是火花四濺。”6月20日,省教科文衛體工會主席徐富權説。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交大一附院)雖然科研實力雄厚,但是在臨床中也遇到了不少“小煩惱”:兒童輸液時插在輸液瓶中的針頭因拽動而脫落,病人術後需要外力支撐才能坐起來以及病人術後腹部包紮帶需要扎牢……

  “醫護人員想到了解決辦法,但苦於做不出實物。”徐富權説。

  “産改”之後,省教科文衛體工會為交大一附院和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牽線,聯合兩家開展“五小”創新活動,實現醫學和工科的學科交叉,挖掘潛能。

  交流與碰撞擦出了創新火花。如今,輸液防脫器等不僅從圖紙變為實物,並且在交大一附院臨床應用中受到患者的好評。

  “要讓職業院校的學生‘上崗即上手’,那麼教師就要先掌握生産工藝。”徐富權説,“創新各層次各類型的職業教育模式,培養更多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專業實踐技能的‘雙師型’教師,提高技術工人‘職前’教育水準是該校‘産改’的成果。”

  “現代學徒制”是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産改”校企合作的重要探索。

  “我們充分依託鐵路行業大中型企業,開設79個現代學徒制班,校企‘雙主體’培養技術工人。”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焦勝軍介紹,“我們會充分聽取企業意見,邀請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體系搭建、課程標準制定、教學資源開發等重要環節。我們還邀請企業能工巧匠、技術專家,組建教學隊伍,探索‘工學交替’教學模式,在現代學徒制教育背景下立德樹人、德技並修。”

  為全面提升企業職工技能水準,我省出臺《陜西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籌集專賬資金33.64億元,累計進行職業技能培訓105萬人次;投入3.85億元,建設高水準專業化産教融合實訓基地63個,接收實習實訓3.7萬餘人次;年均投入2000萬元,用以“雙師型”名師、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國家亟需專業教師培訓、特聘企業人才做兼職教師等;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工程專項資金,每年落實資金3616萬元。通過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我省産業工人培養培訓基礎進一步夯實。(記者 郭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