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國際港站。陜西日報記者 趙晨 攝
盛夏的三秦大地,萬物豐茂,氣象萬千。
8月3日,記者走進位於西鹹新區的中國郵政西北電商中心,只見一輛輛貨車魚貫出入,一派繁忙景象。據悉,該中心當日處理快件30余萬件,7月累計處理快件超700萬件。
窺一斑而知全豹。
躍動的數據,繁忙的畫面——在西鹹新區的這一瞥,只是陜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的一個剪影。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陜西持續深化“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建設,著力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加快打造“陸、空、網”立體交通樞紐,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加強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交通網絡,促進對外互聯互通;加強新亞歐大陸橋通道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協同互動,構建東西互濟、聯南撐北的國際物流樞紐,打造現代商貿高地。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地處古絲綢之路起點,從內陸腹地變身開放前沿的陜西,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啟程 “出海”逐夢 天涯若比鄰
聽,中歐班列長安號又一次啟程——
7月31日,伴隨著響亮的鳴笛聲,X8151次中歐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緩緩駛出,追風趕月、一路前行,向滿洲裏口岸進發。不久之後,一批“陜西製造”“陜西智造”産品將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亮相。
以前,這樣高效便捷的互聯互通場景,是陜西人不可想像的。
2013年11月28日,首列中歐班列長安號從西安開行,讓延續千年的絲路重煥生機。幾年來,中歐班列長安號國際貨運幹線從最初的1條線路增加到現在的16條,從平均每週發出1列到如今每天發出數十列,常態化開行覆蓋絲路沿線45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全國“效率最高、服務最優、速度最快、路線最全、開行最多、運量最大”的“鋼鐵駝隊”。
統計數據顯示,1月至7月,中歐班列長安號累計開行2217列,運送貨物總重達185.5萬噸。其中歐洲方向開行1815列,中亞方向開行402列;7月單月開行426列,環比增長8.7%,較去年同期增長9%,創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以來單月開行歷史新高——西安由此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開行城市中首個單月開行量突破400列的城市。
道路通,百業興。
“原來沒有長安號時,我們把貨從西安發到霍爾果斯口岸需要10多天,然後經汽車運輸到哈薩克斯坦,共需20多天。現在搭乘長安號,同等距離,貨物只需6天就到了,運輸時間縮短三分之二以上。不僅如此,原先一箱貨運費需要10萬餘元,現在運費只需5萬餘元,省錢省時,實實在在緩解了企業資金週轉的壓力。”談起“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建設的利好,中集凱通(陜西)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客服經理張艷有一本明白賬。
汽笛聲聲、班列轟鳴,連點成線、織線成網,奔跑在中國與中亞、歐洲之間的中歐班列長安號,攜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構築起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為陜西打通了“出海”新通道,讓越來越多企業的觸角不斷延伸向世界各地,為我省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優化陜西開放佈局、共享門戶樞紐紅利添加新動力。
如今,在古絲綢之路上演繹新絲路奇跡的不只有長安號。
第五航權貨運航線累計達3條,西北國際貨航正式首航,2021年完成貨郵吞吐量39.56萬噸,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成功獲批,臨空經濟産值突破120億元,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42條,國際全貨運航線達23條,開通航線涵蓋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45個熱點城市,初步構建起面向“一帶一路”、輻射全球的貨運航線網絡……
與此同時,高速公路網絡持續完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6000公里,形成連霍、京昆、包茂、福銀、滬陜等高速快速輻射網;高鐵路網格局不斷優化,鄭西、寶蘭、西成、西銀等高鐵先後開通運營,西延、西康、西十、延榆鄂高鐵建設前期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高鐵營業里程達到1019公里,實現了西安至北京、鄭州、成都、蘭州、銀川等城市快速直達。
空中航線縱橫交錯,陸上運輸往復馳騁,國際商貿互聯互通——擁有了開放與合作,距離便不再遙遠。
絲路聯通陸與海,交織古與今,如一座橋梁、一扇窗戶,通過它,世界看見陜西、了解陜西,通過它,陜西對話世界、開啟未來。
攜手 築巢搭橋 經濟添動能
看,越來越多帶著合作誠意的企業正涌向中國的西北處——
“為何選擇陜西?”
“因為渠道暢通,平臺完善,政策優惠,‘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的‘磁力’效應,讓企業家們有底氣有信心,敢闖敢幹。”楊淩現代農業國際合作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兵説。
從一筆一畫描繪發展藍圖,到一磚一瓦讓美好設想“走”下圖紙,變化發生在看似平常的每一天。
這幾日,楊淩現代農業國際合作有限公司發佈的一份招標公告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國家(楊淩)農作物種質資源中轉隔離基地擬於近期開工建設。
“該項目建成後可滿足每年4萬批次入境農作物的檢疫檢驗,滿足10萬份各類種質資源儲存,進一步完善種質資源研發保護體系,大幅提高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鑒定評價、分發共享能力。”8月3日,站在驕陽下,楊淩示範區自貿辦主任蘇亞文一邊介紹項目,一邊伸手指向不遠處——陜西楊淩綜合保稅區海關大樓在藍天下挺立,酷熱絲毫未影響正在有序進行的外裝建設。
5月27日,陜西楊淩綜合保稅區正式通過國家聯合驗收組驗收,計劃于8月27日正式封關運行。
“終於盼來了這一天!”蘇亞文説,作為我國目前唯一服務於農業産業發展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這裡將成為楊淩示範區更好履行“全面推進農業領域國際合作交流”國家使命的重要平臺,有助於楊淩示範區産業聚集、擴大貿易、加強對外合作等效應的進一步釋放。
目前,楊淩綜合保稅區已在生物科技研發、大宗農産品貿易、農産品跨境電商等方面儲備項目20余個,先正達、良科等一流種業企業先後入駐,金沙河食品保稅加工、合成醫藥血竭提取加工等項目已達成入區意向。
基於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
一個基地,一個平臺,是楊淩的新風景,也是陜西夯基壘臺、立柱架梁,不斷提升交通商貿物流中心樞紐功能,夯實合作發展之基的一隅。
“陜西自貿試驗區土地面積不足全省一千七百分之一,卻吸引了全省十五分之一的新增企業和四分之一的外商投資企業,創造了全省七成的貨物進出口額,實際利用外資佔到全省近一半。”省自貿辦副主任翟北秦的幾句話,道出了陜西打造“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的時代意義。
共商共建共享,不斷拉緊攜手同行的紐帶,是9年來陜西持續在做的事。
8月4日,在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上合組織農業中國陜西商業交易中心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裝修。
“估計1個多月後就能開業,屆時,這裡不僅可以作為貨物交易的中轉站,還將作為孵化平臺,為更多願意走出來的企業鋪路搭橋提供服務,讓‘一帶一路’發展紅利惠及更多人。”陳兵笑著説,“咱的企業在國外也算有家啦!”
同一時刻,在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州,成噸的牛皮皮革正在加緊生産。不久後,這批貨物將搭乘中亞班列抵達西安,再運至中國各地工廠製成皮具。
走出去,引進來。一來一往之間,增進的是發展的信心,增添的是發展的動能。
“今年,我們達成了5312萬元的進出口貿易,目前超3000萬元的貨物已完成清關和銷售。”陳兵展示的這份“成績單”見證著“一帶一路”在陜西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一通促百通。
如今,陜西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家機構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關係,建立了19個國家級、64個省級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基地,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楊淩農高會、歐亞經濟論壇等品牌展會對投資貿易的促進功能持續提升。
企業代表在陜西自貿試驗區西鹹新區綜合服務大廳辦理業務(資料照片)。 陜西日報記者 趙晨攝
向未來 貿易互通 連心促共贏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對於這句話,“絲路城”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創始人元朝輝有著切身體會。
“我很幸運,搭上了‘一帶一路’的順風車。”8月3日,正在“第二故鄉”哈薩克斯坦出差的元朝輝感慨道。
千里姻緣一線牽,萬里商機一路通。在元朝輝心裏,“一帶一路”是一雙翅膀,讓一位美麗的哈薩克斯坦姑娘“飛”進他的生活,讓他“飛”向更廣闊的天地,還讓陜西“飛”向了全世界。
説起自己與“一帶一路”的故事,元朝輝臉上寫滿了幸福。
從2007年情定長安到2013年升級為“中亞女婿”,從最初簡單的代購到如今經營年銷售額突破1億美元的跨境電商交易平臺“絲路城”,“一帶一路”不僅讓元朝輝收穫了甜蜜愛情,也開啟了他風生水起的跨境電商事業。
“今年我們開始嘗試做進口貿易,把這邊優質的農副産品引進國內,目前有150個集裝箱的小麥麩皮運送至西安。”如今,在西安的“門戶”支撐和中歐班列長安號的助力下,元朝輝的商業版圖越做越大,他也有了更多同行者。
“長安號開到哪,我就把生意做到哪。”元朝輝的雄心背後,是一個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快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的蓬勃陜西。
從基礎設施“硬聯通”到規則標準“軟聯通”,再到與共建國家人民“心聯通”,多年來,“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
2021年,陜西外貿進出口總值達4757.75億元,相較2012年增長了4.1倍。今年上半年,全省進出口同比增長6%,其中出口同比增長28.7%,增速高於全國15.5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1位。
越來越熱鬧、越來越通達寬廣的“路”,讓陜西與世界同頻共振,演繹出一個個“走出去”“引進來”的精彩絲路故事,也吸引著越來越多懷揣夢想的“絲路行者”為陜西發展增動力、添活力,更讓幸福之花綻放在三秦百姓越來越美好的生活裏——
走進西安國際港務區進口商品直營店,搭乘中歐班列而來的各類特色商品琳琅滿目,備受青睞。法國的葡萄酒、日本的藥粧、智利的車厘子……這些以前得找各種渠道代購的“洋貨”,正通過“鋼鐵絲路”快速、安全、高效地進入陜西,讓三秦百姓輕而易舉就能享受與全球同步的“優鮮”生活。
從理念到行動、從規劃到實施,精神在傳承,夢想在延續,千年絲路煥發出蓬勃生機: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形和空中放射狀交通網絡基本形成,中歐班列長安號實現跨越式發展,西安臨空經濟示範區加快建設,陜西自貿試驗區29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複製推廣,對外貿易總額年均增長14.8%……
在世界版圖上,陜西的坐標重新閃耀光芒。
“一帶一路”倡議,無疑是時代賦予陜西開放發展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是陜西構建現代經濟體系、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最佳“風口”。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新時代的舞臺上,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陜西風帆正勁!(陜西日報記者 陶玉瓊 實習生 辛思雨 張琳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