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雞地區持續高溫,電網負荷一路攀升,屢創新高。在這場電網大負荷的“大戰”“大考”中,國網寶雞供電公司積極落實迎峰度夏各項保電措施,全體幹部員工堅守崗位、攻堅克難,奮戰一線,全力打贏這場迎峰度夏艱苦仗、持久仗,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群眾用電無憂、清涼度夏。
精益科學管控 壓實各級責任
“我們將密切關注天氣和負荷變化,保障各類電源能並盡並,能用盡用。對於重載變電站及線路加強監測,及時調整方式,確保設備健康運行。”該公司調度值長樊永波説。
8月5日15時34分,寶雞電網首次突破200萬大關,同比增長16.49%。8月8日,寶雞電網最大負荷221.3萬千瓦,第五次刷新夏季新高,同比去年最大負荷增長47.01萬千瓦,增長率達27%。該公司上下全力保障電力可靠供應,積極應對新一輪負荷高峰考驗。
入伏以來,該公司結合負荷變化動態開展電網風險辨析,加強供需平衡分析,掌握天氣變化趨勢,精準預判極端天氣對電網設備造成的影響,採取針對性防範措施,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寶雞各縣區供電公司組織運維人員每日在用電高峰時段對轄區公用配變負荷進行監測,按照“一變一台帳”“一線一台帳”的原則,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建立隱患治理臺帳,及時消除所列隱患,並做好跟蹤管控,確保設備以最佳的狀態運行。
同時,針對迎峰度夏期間用電劇增給電網運行帶來的壓力,該公司加大開展帶電作業的力度,嚴控作業停電計劃,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在處理電網運行故障和隱患方面,該公司全面優化檢修方式,減少停電次數,推進“能帶不停”“零點檢修”模式,快速開展配網側負荷轉移和平衡工作,減少因檢修原因造成用戶停電。
強化運維保障 消除設備隱患
進入8月,寶雞持續高溫。8月8日,國網寶雞城區供電公司營配三班組織工作人員在下午17點至22點用電高峰時段,對轄區配電線路進行紅外測溫工作,及時監測負荷變化和設備運行狀態,保障居民和企業生産生活用電,積極應對迎峰度夏負荷高峰。
工作人員巡視電纜 供圖 國網寶雞供電公司
在強化保障線路、設備運維工作中,該公司週密部署,超前謀劃,以“保電網、保設備、保供電”為主線,深入排查供電線路、重要用戶等重點部位線路的安全隱患,切實保證市區線路設備安全運行。
6月初以來,該公司對轄區內所有線路全面開展巡檢,排查線路設備隱患及缺陷,提高線路巡視效率和運行品質,保障線路安全可靠運行。同時為了實時掌握設備健康運行水準,提前發現隱患,該公司對各變電站易發熱設備、線路進行紅外線測溫,特別是對溫度較高的部位及時進行記錄,掌握髮熱設備情況,並迅速按照應急預案處理,確保變電站設備運行安全穩定。
為確保迎峰度夏關鍵時期電網穩定運行,該公司變電、配網、電纜運維人員每天奔波在縣區各處,紮實開展設備運維、線路巡視和隱患治理工作;充分應用帶電檢測、在線監測等手段,加強對變電站、輸電線路、配網線路的巡視運維,全方位掌握電網運行狀況。
截至目前,該公司共巡檢變電站45個、線路67條、消除缺陷25處,出動搶修車輛156輛次,開展設備紅外測溫224次,為迎峰度夏期間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打下基礎。
履行社會責任 確保電網可靠
8月4日,國網隴縣供電公司共産黨員服務隊陳小龍深入溫水鎮溫和村玉米種植區域,對農田裏的輸配電線路、配電臺區、桿塔拉線等電力設施開展拉網式、全方位的檢查,保障電力設施在糧食生産期間安全可靠運行。
眼下正是農業生産用電頻繁時期,居民農灌用電和空調負荷不斷增長。為了保障農灌設備健康,確保城鄉居民生産生活用電,該公司採取主動、超前、上門的服務形式,全面對接各類種植産業發展用電需求,全面推廣特色供電服務。
帶電作業現場 供圖 國網寶雞供電公司
根據電網運行的現狀,該公司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織黨員突擊隊對重要線路、重要臺區逐線路、逐臺區開展巡視工作,跟蹤監視設備缺陷,認真測量線路交叉跨越和對地距離,為設備“把脈問診”,並深入企業、居民小區、田間地頭上門檢查電力設備,普及科學用電知識,及時響應客戶用電訴求;充分利用臺區微信群、短信、朋友圈等新媒體,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引導群眾節約用電、錯峰用電、安全用電,堅持24小時生産應急、防汛值班一體化運轉,全力保障城區居民舒心度夏。
國網寶雞供電公司共産黨員服務隊開展用電檢查 供圖 國網寶雞供電公司
目前,該公司共有12支共産黨員服務隊,共梳理生命線客戶93戶、重點保障客戶97戶,排查防汛隱患80條。迎峰度夏期間,該公司全力以赴對接客戶需求,提升優質供電服務水準,提高客戶在迎峰度夏期間的用電可靠性和辦電效率,持續提升客戶電力獲得感。
在這場迎峰度夏艱苦仗、持久仗中,該公司將深入推進迎峰度夏保供電工作,以“保供電、保民生、保安全”為主線,持續開展線路、設備、臺區隱患排查、紅外測溫等特巡,確保安全隱患“早發現、早處置”,提高供電可靠性,全力做好供電服務,持續開展用電安全檢查,全力以赴打贏迎峰度夏保供電這場硬仗,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文 黃娜)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