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友誼之花古城綻放 西安國際友城展上的“朋友圈”故事
2022-08-22 09:02:49來源:西安新聞網編輯:王菲責編:高崗

  西安新聞網訊 “我很感謝西安這座城市,她賦予了我很多東西,我想盡我所能回饋給她更多。”第六屆絲博會西安國際友城展上,來自比利時安特衛普省展位的工作人員吳傑動情地説。

  在本屆絲博會3號館的國際館展區中,首次舉辦的西安國際友城展,通過展品科普展示、國際友人現場解説、多媒體視頻展播、友城互贈禮物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友城風采,也為西安國際“朋友圈”擴大了影響力、刷新了“存在感”、連起了“民心橋”。

  “希望我的兩個故鄉連接得更緊密”

  吳傑來自比利時安特衛普省,在西安生活了十餘年的他,説著一口流利的“陜普”。“我對咱西安的歷史文化非常感興趣。”吳傑對記者分享道,十三朝古都的底蘊與現代科技的碰撞讓西安變得多彩而迷人,自己是發自內心地愛上了這片土地。

  作為比利時安特衛普省展位的工作人員,這次他的任務是介紹自己的故鄉,希望大家像他愛上西安一樣,去了解比利時,去喜愛作為西安友城的安特衛普省。

  他指著友城展上展出的布魯塞爾原子塔圖片向大家介紹,“這是為1958年萬國博覽會專門修建的,人們可以攀登俯瞰布魯塞爾市貌。”

  “比利時是一個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從語言上就可見一斑:布魯塞爾主要使用法語,而安特衛普省主要使用荷蘭語,也有地區使用德語。”吳傑説,西安同樣是一個文化多元、底蘊深厚、相容並蓄的城市,希望西安與安特衛普能在建築、文化、城市治理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強交流,促進兩個城市的共同繁榮。

  如今已在西安成家立業的吳傑感嘆,“西安給了我最強的安全感”,對吳傑而言,中國和比利時都是他的家。“我的任務就是儘自己所能,把兩個家連接得更緊密,讓兩地的家人,能夠去對方的城市看一看,走一走,‘串親戚’,交朋友。”

  “通過美食建立我們更深厚的感情”

  意大利館龐貝展位的工作人員江飛,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與兩位意大利朋友一起經營著一家意大利餐廳。在江飛看來,西安和羅馬雖遠隔萬里,但人們的生活方式、性格特點和文化內涵都有很多共同之處。

  “來到西安,我就一頭扎進了美食的世界裏。”江飛説,西安抓住了他的胃。“我們意大利人最愛吃的意大利面、披薩在這裡變成了扯麵、肉夾饃。”江飛説,面是兩個地方的人幾乎每天都離不開的。

  “我喜歡西安的美食,更喜歡咱西安人豪爽熱情的性格。”江飛説,有時看到西安人在城墻根底下擼串喝啤酒的場景,就想起了意大利人在街邊品嘗葡萄酒的愜意。“這種生活方式和咱們西安人淳樸、自然、隨性的性格特點是一樣的。”江飛説。

  絲博會上,江飛不僅為大家介紹意大利龐貝的文化、歷史、文物保護等方面的情況,更是通過現場製作披薩,讓來絲博會參觀的朋友們嘗嘗地道的意大利美食,通過美食文化建立更深入的認同和更深厚的感情。

  “中意都是文明古國,我們本身就對彼此有很強烈的認同感,我希望能把兩地人民這份相互之間的喜愛拓展到更多的領域,也讓這份喜愛的種子種在更多人心裏。”江飛説。

  “非常歡迎你來”

  在西安的國際“朋友圈”裏,歷史文化名城的文旅資源閃爍著耀眼光芒,現代城市的産業發展迸發著生機活力。

  在友城展多媒體展示區,播放著西班牙瓦倫西亞市市長特別錄製的祝賀視頻:“瓦倫西亞市與西安一樣是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第二大海港被譽為‘地中海的明珠’,1966年瓦倫西亞的絲綢交易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遺産,歡迎大家到瓦倫西亞來旅遊。”

  展廳中央的國際友城産業翻板展示區,吸引了很多孩子駐足觀看。從第一個與西安結為友城日本奈良市,到澳大利亞歷史悠久的霍巴特市,從韓國安東的文物古跡,到法國波城的葡萄酒……小朋友們一邊翻看著展板上38座友好城市的産業優勢和特色産品,一邊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為啥意大利龐貝市是避暑勝地?”現場參觀的9歲小朋友張翼奇好奇地問。

  “龐貝市背山面海,夏季很涼爽。”江飛笑著向小朋友介紹,“龐貝市歷史悠久,龐貝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被譽為‘天然的歷史博物館’”。

  “那不是就和我們西安古城一樣嗎,我很想去看看。”

  “非常歡迎你來。”

  “我們也非常歡迎你!”張翼奇説完不好意思地跑開了,卻逗笑了現場參觀的人群。

  盛開在絲路上的“友好之花”正和大家的笑聲一起,在西安絢麗綻放。(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趙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