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榆林等地行政處罰“過罰不當” 全省通報部署整改
2022-08-30 10:26:11來源:新華網編輯:王菲責編:高崗

  新華社西安8月29日電 題:陜西榆林等地行政處罰“過罰不當” 全省通報部署整改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鄭明鴻

  售出4板過期4天的酸奶退貨後被罰2萬元,賣出5斤超標芹菜收入20元被罰6.6萬元……近日,“新華視點”記者跟隨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第十六督查組在陜西督查發現,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針對小微市場主體的一些行政處罰存在“過罰不當”“類案不同罰”等問題,影響了小微市場主體的正常經營。

  “小過重罰”現象突出

  個體戶羅某和妻子賀某在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經營一家蔬菜糧油店。2021年10月,羅某在某農貿市場從一農戶手中購進7斤芹菜,其中2斤被榆陽區市場監管局提取檢驗,剩餘5斤以每斤4元的價格售出,共收入20元,純利潤不足10元。

  約1個月後,夫婦倆接到市場監管部門反饋,稱該批芹菜有一項指標超標。因售出的芹菜已無法追回,且夫婦倆無法提供供貨方許可證明及票據,不能如實説明進貨來源,未履行查驗義務,榆陽區市場監管局決定對其處以罰款6.6萬元。

  這並非個案。今年3月,陜西銅川新區某煎餅店購進一瓶芥末油,單價5元,用於製作鐵板燒汁茄子。市場監管部門檢查時發現該芥末油未標明生産日期,該店採購時未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合格證明文件,認定違法所得1.6元,罰款5000元。

  督查組查閱榆林市市場監管局行政處罰臺賬發現,2021年以來,該局對小微市場主體罰款超過5萬元的食品安全案件有21起,案值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罰款數額與違法所得的比例達到100倍至200倍,個別案件超過3000倍。

  同時,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存在“類案不同罰”問題。比如,榆林市高新區某超市曾出售4板過期酸奶,案值約60元,在給消費者退貨後被舉報,後被屬地市場監管局罰款2萬元。而今年上半年,榆陽區市場監管局也曾查獲轄區某超市涉嫌售賣過期螺螄粉,但僅對過期螺螄粉做沒收處理,未做其他處罰。

  督查組還發現,當地行政處罰名目數量龐大,西安市兩級市場監管部門負責的行政處罰事項達934項,涉及533部法律、法規和規章。一部分處罰事項的設定已嚴重脫離實際,但尚未修訂或廢止。有的雖已調整,但基層市場監管部門仍在執行。

  比如,陜西從2021年起推廣電子證書,證書可以在網上查到。但西安市碑林區市場監管部門對於未在醒目位置公示紙質許可證的小餐飲個體戶,仍予以立案處罰。

  執法人員自由裁量權過大,處罰力度與業績考核掛鉤

  羅某夫婦的蔬菜糧油店位於榆林市某農貿市場,督查組實地走訪發現,市場內僅有靠近入口的十來家門店在正常營業,其餘門店均大門緊閉。該農貿市場管理員常某説,受疫情和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商家的生意並不景氣。

  賀某説,她和丈夫的經營行為確有瑕疵,但6.6萬元的罰款數額過高,他們一年的純利潤只有七八萬元,“交完罰款等於一年白幹”。

  督查組認為,在經歷三年疫情、大量實體經濟經營困難的情況下,處罰方式從嚴從重,不但不利於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國家助企紓困的效果。“過罰不當”“類案不同罰”等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不細,執法人員自由裁量權過大。督查組介紹,一些行政處罰的法律法規制定的時間較早,未經及時修正,存在處罰內容寬泛、表述抽象、缺乏客觀標準等問題。一些地方執法人員利用自由裁量權,執法隨意、處罰嚴苛、過罰不相當的現象十分普遍。

  其二,處罰力度與業績考核掛鉤,倒逼從嚴辦案。督查組發現,在食品安全領域,有關部門存在以辦案數量和罰款規模進行考核的現象。

  其三,對行政處罰執行權缺少有效制衡。督查組介紹,行政處罰案件由本機關立案、本機關調查取證、本機關負責人做出處罰決定,上級機關對下級機關進行監督檢查,權力過於集中。小微市場主體雖可提出行政復議,但很難獲得改正。同時,行政訴訟程式複雜且耗時長,小微市場主體難以承擔相關成本。這一切造成對小微市場主體權益保護不夠。

  審慎監管細化量化處罰標準

  榆林市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人表示,賣出5斤超標芹菜被罰6.6萬元確實屬於“過罰不當”。

  督查組認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市場監管部門在維護市場秩序的同時,更應該承擔起保護市場主體的職責。對於有違法行為特別是輕微違法、初次違法的市場主體,不能過度懲罰,而應實行包容審慎監管。

  督查組建議,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應按照穩市場主體的基本要求制定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根據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細化量化處罰標準,切實解決“過罰不當”“類案不同罰”和“任性執法”等問題。

  此外,督查組還建議,應嚴禁市場監管部門下達或變相下達處罰數量或金額指標,避免因評議考核刺激運動式執法。

  8月29日下午,陜西省副省長葉牛平召開推進全省市場監管執法檢查工作電視電話會,通報國務院大督查涉及市場監管執法相關問題並部署下階段工作,要求相關部門儘快制定整改方案,聚焦督查組提出的問題,統籌好執法工作和服務市場主體,為市場主體紓憂解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