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上午11時30分,渭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渭南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易新松介紹了來(返)渭南人員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以及國慶假期結束後的返崗的具體政策。
渭南市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易新松介紹來(返)渭人員相關政策
為切實保障全市人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按照省應對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及中省市印發的《2022年國慶假期及前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結合渭南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渭南市應疫辦對近期來返渭南的疫情防控政策做了一些調整,主要體現在對重點地區的防控政策上。
一是對7日內有西藏、新疆、寧夏、內蒙古自治區旅居史的來返渭人員,由目的地“點對點”閉環轉運接回,落實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集中隔離第1、2、3、5、7天各開展一次(口咽)核酸檢測。
二是對7日內有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德令哈市、西寧市、海南州、玉樹州,甘肅省白銀市旅居史的來返渭人員,由目的地“點對點”閉環轉運接回,落實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集中隔離第1、2、3、5、7天各開展一次(口咽)核酸檢測;對有上述地市之外青海省、甘肅省旅居史人員,落實“4天居家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管控措施,在第1、3、5、7天各開展一次(口咽)核酸檢測。
三是對7日內有天津市,黑龍江佳木斯、黑河,湖北武漢、荊州,廣東深圳市高風險區旅居史的來返渭人員,落實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集中隔離第 1、2、3、5、7 天各開展一次(口咽)核酸檢測;對7日內有中、低風險區旅居史人員,一律執行“3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控措施,在醫學觀察第1、3、5、7天各開展一次(口咽)核酸檢測;對7日內有上述地區常態化防控區旅居史人員,落實3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控措施,3天內完成2次核酸檢測。
四是對7日內有貴州省貴陽市,四川省內江市、遂寧縣高風險區旅居史人員,落實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集中隔離第1、2、3、5、7天各開展一次(口咽)核酸檢測;對7日內有中風險區旅居史人員,落實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在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2、3、5、7天各開展一次(口咽)核酸檢測;對7日內有高、中風險區之外區域旅居史人員,落實“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3天健康監測”管控措施,在第1、2、3、5、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五是對7日內有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高、中風險區旅居史人員按要求分類落實管控措施,非高、中風險區旅居史人員,參照中風險區來返人員管理,落實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控措施,並於居家隔離第1、3、5、7天各開展一次(口咽)核酸檢測。
六是對7日內有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安寧市旅居史人員,落實7天居家隔離管控措施,在居家隔離第1、3、5、7天各開展一次(口咽)核酸檢測。對上述地區之外雲南省其地區旅居史人員,落實3天居家健康監測,3天內完成2次核酸檢測。
對以上地區需落實集中隔離管控的人員外,各交通卡口健康服務點落實“點對點”轉運+落地單檢,轉運後由屬地落實分類管控措施,管理期限自離開上述區域起算。
七是對7日內有西安市、咸陽市、商洛市高風險區旅居史來返渭人員,落實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集中隔離第1、2、3、5、7天各開展一次(口咽)核酸檢測;對中風險區旅居史人員,落實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管控措施,在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3、5、7天各開展一次(口咽)核酸檢測。
八是其他地區來返渭人員,按要求落實分類管控措施。具體管控措施諮詢當地疫情指揮部。
隨著近日各重點省份進一步加大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力度,特別是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的管控力度,渭南市外防輸入的壓力也會隨之減輕,市應疫辦將結合各方面的情況,綜合研判,適時調整防控政策,更好地服務渭南經濟社會。
國慶假期結束後返崗的具體政策
為確保國慶節後正常的社會秩序和工作秩序,廣大市民朋友應該自覺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凡7日內無市域外旅居史人員,需持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崗。
二是凡7日內有省內、市域外常態化防控區旅居史人員,需在收假前完成3天內2次核酸檢測,假期結束後持兩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崗。
三是凡7日內有省內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區的低風險區旅居史人員,需提前返回,收假前在市域內完成3天居家健康檢測,並在3日內完成2次核酸檢測,假期結束後持兩次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崗。
四是凡7日內有省外或省內中高風險區旅居史人員,需根據旅居史地區實際情況,在嚴格落實渭南市疫情防控有關措施後返崗。
為確保大家在10月8日上班時都能提供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將渭南主城區原本10月8日早上進行的全員核酸檢測調整到10月7日下午。(文/圖 吳明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