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區:堅持“四抓四強” 聚力鄉村振興
2022-10-24 13:55:2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柳洪華責編:高崗

  近年來,西安市碑林區深入貫徹落實西安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六大築基行動”和“萬千行動”的總體部署,始終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以主戰姿態融入鄉村振興大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全面聚合各類幫扶資源,助力幫扶村黨建強、産業興、農民富。

  抓保障強投入

  碑林區委把“鄉村振興”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建立“一辦五組十隊”幫扶機制,構建區級四大班子靠前指揮、綜合協調,區級各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近年來,碑林區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990.68萬元,申請市、縣資金1670萬元,完成幫扶項目188個。2022年以來,碑林區投入各類幫扶資金93.27萬元,實施幫扶項目12個,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各類幫扶活動10余場次,幫助銷售農産品60余萬元。

  抓黨建強基礎

  碑林區把“組織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保證,以規範提升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為重點,加強村黨組織標準化建設,先後投入230.4萬元,為藍田縣10個村黨支部新建或修繕了辦公活動場所,配齊配全辦公服務設施;選派10名優秀處級幹部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全力協助村黨支部建強基層組織、優化黨員隊伍、規範組織生活、健全工作機制。

  抓隊伍強素質

  碑林區把“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做到幹部選派和人才培育“雙管齊下”,選派30名幹部組成10支駐村工作隊,對藍田縣2個鎮10個村開展定點幫扶;同時結合“萬千行動”,選派69名幹部人才到藍田、鄠邑等6個區縣農村幹事創業、貢獻才智,動員13家轄區企業開展村企合作、共建項目;發揮駐村幹部作用,著力培養農村發展“生力軍”,在本村黨員、返鄉青年、退役軍人等群體中挖掘優秀人才,先後培養黨員示範戶16名、致富帶頭人28名,儲備村級後備人才25名。

  抓産業強經濟

  碑林區把“産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大力推行“黨支部+合作社+産業+農戶”模式,全力推動産業興旺、村強民富。目前,碑林區定點幫扶培育的光伏發電項目、二代野豬養殖、香菇大棚種植、中蜂養殖、中藥材種植等特色産業均已形成規模。碑林區幫扶的華胥鎮阿氏村先後建設130千瓦光伏發電項目、120畝大杏種植園、100畝花椒,並引進950萬元建成130畝蔬菜大棚,村集體經濟預計年收入達113萬元,被藍田縣評為第一批鄉村振興示範村。

  下一步,碑林區將始終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政治責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碑林區將繼續做實定點幫扶工作,堅持“一辦五組十隊”駐村幫扶機制,選優配強駐村工作隊特別是“第一書記”,深入推進“萬千行動”,推動碑林區高品質發展和鄉村振興幫扶同步推進、融合共享;做深産業幫扶,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堅持以産業帶動發展,指導每個幫扶村打造或提升1個規模大、品質高、經濟效益明顯的支柱型産業項目;做好特色幫扶,依託碑林區商貿、科教、醫衛等資源優勢,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帶頭參與鄉村振興,積極開展“消費幫扶”“送教下鄉”“免費義診”等活動,讓幫扶區縣群眾共享碑林發展成果和服務資源。(西安市委組織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