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9天辦理四證 25天完成臨建施工 70天完成14500根工程樁施工 自貿藍灣“出圈”秘訣解碼
自貿藍灣一號産業園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一站式”審批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報建“只進一扇門”。
塔吊林立、車輛穿梭,機械設備隆隆作響……深秋時節,天氣漸冷,但西鹹新區空港新城自貿藍灣一號産業園項目現場依然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建設者們加緊作業,正奮力將一片“藍灣”由藍圖變為現實。
就在不久前的10月15日,隨著最後一塊頂板澆築完成,自貿藍灣一號産業園商業地塊首棟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比原計劃的12月4日封頂提前了足足50天。而這只是自貿藍灣一號産業園不斷刷新項目建設“空港速度”的縮影:19天完成四證辦理,實現“拿地即開工”;僅用25天完成臨建設施施工,70天完成14500根工程樁施工……
空港新城為何能創造出這樣的建設速度?深入採訪後記者發現,項目施工一再提速背後是參建單位的精誠合作及工法、機制的創新,更源自空港新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系列舉措釋放出的強大推力。
發揚工匠精神 推動項目建設“加速跑”
“我是黨員,可以駐場!”“家裏老人小孩有人照顧,我也可以留守……”2022年春節前夕,自貿藍灣一號産業園項目現場,各參建單位管理人員、一線工人踴躍報名春節期間留崗作業的畫面歷歷在目。
自貿藍灣一號産業園位於秦創原臨空産業聚集區和開放合作示範區內,是秦創原十大特色産業園區重點項目。項目佔地約151畝,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由陜西空港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陜西空港自貿産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空港自貿産業公司”)開發建設。
“防疫不放鬆,建設不停工。自2021年12月項目開工以來,我們堅決築牢疫情防線,在工人安全、安心工作基礎上,高品質、高標準、高效率推進項目建設。”空港自貿産業公司副總經理姚團柱告訴記者,近一年來,一號産業園“一天一個變化”,尤其在施工流程、工法、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和創新,為工期贏得了寶貴時間。
眾所週知,試樁一般在土方開挖後進行,而該項目提前進行試樁施工,待基坑土方開挖完後,試樁齡期也達到規範要求,有效縮短工期近一個月;推行“讀圖制度”,組織技術、管理人員提前熟悉圖紙,對錯漏碰缺問題提前研判謀劃,減少施工障礙,高效指導現場施工;實行“挂圖作戰”,明晰工程節點計劃,確保項目建設關鍵線路準確無誤;制定“項目報建手冊”,梳理出“傻瓜式”指導手冊,縮短報建週期;建立項目現場“黨建責任田”,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推進各項工作高效完成……
得益於在施工管理各個環節的創新實踐,自貿藍灣一號産業園項目建設跑出新的“加速度”。目前,除商業地塊的酒店式公寓完成封頂外,其他部分施工也有序進行,預計到年底,部分廠房和辦公樓、會議中心將封頂,整個項目有望在2023年10月全面完工。
推行並聯審批 誕生首個“拿地即開工”項目
記者了解到,自貿藍灣一號産業園是空港新城首個“拿地即開工”項目。通常情況下,工程建設項目的四證(不動産權證書、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按部就班申報耗時較長,但該項目只用19天就一次性辦結四證。這也是自貿藍灣一號産業園項目建設得以提速的另一關鍵。
西鹹新區政務服務(空港)中心高級主管段勤博介紹,為助力自貿藍灣一號産業園項目早開工、早投産、早見效,空港新城創新“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項目啟動伊始,新城相關部門就主動與空港自貿産業公司對接,進行設計要求和報建事項交底,讓報建人員明白所有環節,少走彎路。政務服務中心“政務管家”提供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及時溝通協調解決項目報建重點、難點問題。同時,開闢“綠色通道”,通過提前介入、精準輔導、全程代辦、告知承諾、容缺受理、聯審聯辦等系列舉措,將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三個階段流程再造,實現全流程並聯審批,四證聯辦。
近年來,空港新城穩步實施涉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系列改革舉措,在項目手續辦理的便利度、審批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減材料、簡環節、重保障”,解決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領域“手續繁、開工慢、驗收緩、交房難”等問題。
在一個月前,西鹹新區政務服務(空港)中心還對原有企業一站式服務中心涉及的工程建設功能板塊進行升級,整合資源規劃、開發建設等6個審批部門以及水、電、氣、熱等公共服務部門的39項事項,在政務服務大廳開闢了“工程建設項目聯合審批專區”,提供“一站式”審批服務,減少企業多頭對接,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報建“只進一扇門”。同時,專區為工程建設項目提供全流程跟蹤、全方位協調、全生命週期全免費的幫辦代辦服務,全面提升了項目審批服務效能。
栽好梧桐樹 打造高品質發展“新引擎”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自貿藍灣項目是空港新城面對經濟發展新趨勢、新要求,乘勢而上,主動作為,唱響‘臨空科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載體,發揮自貿區對貿易投資促進作用,加快兩鏈融合,推動産業優化升級,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助力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和西安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舉措。”
採訪中,空港自貿産業公司總經理程麗娟為記者講解了“自貿藍灣”一名的由來:“自貿”指借助自貿區優勢,發揮自貿+服貿優勢;“藍”有藍天、機場、臨空的意思,也意為“藍海”;“灣”即“灣區”,借鑒世界四大灣區發展經驗,打造臨空型灣區。
據介紹,自貿藍灣總規劃面積約4平方公里。其中,一號産業園定位為生命健康科技産業園,聚焦智慧醫療裝備、創新藥、臨空醫療美容、數字健康管理四大産業,形成以相關産業外延、上下游為主導的生命健康科技産業體系。目前,已簽約有佰鴻集團(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産業基地)、國睿一言(GLP安評實驗室)、海蓓健康(生命健康科技中心)等生物醫藥龍頭企業。
作為自貿藍灣開發、建設、運營主體,未來,空港自貿産業公司將打造基礎設施、空間設施、生活設施、商務設施、政府服務、金融服務、企業運營服務七大平臺,為入駐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産業服務體系,並借助各級獎補政策,全面激發入駐企業的創新創造活力。
除一號産業園外,二號産業園佔地155畝,定位為智慧製造産業園,本月已開工建設,計劃2023年年底建成;三號産業園佔地40畝,為智慧能源産業園;四號産業園佔地約200畝,重點發展協同創新産業。
“未來,空港自貿産業公司將以自貿藍灣為載體,積極建設新興産業聚集加速中心、區域協同發展融合中心、國際人才落地轉化服務中心,為臨空經濟發展打造動力澎湃的‘新引擎’。”空港自貿産業公司董事長李曄説。(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于忠虎 呂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