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靖邊縣黃蒿界鎮:生態種養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2022-10-27 14:07: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趙浚喆責編:高崗

  稻田美,蟹兒肥。近期,榆林市靖邊縣黃蒿界鎮馬季溝村百畝稻田喜獲豐收。田地間,稻穗顆粒飽滿,稻花蟹肥美誘人,稻蟹共生實現一地雙收。

  黃蒿界鎮黨委、政府鼓勵村民因地制宜,在恢復耕地上探索蟹稻共生種養模式,實現農業生産增産、增收、增效。“我們今年在馬季溝村種植稻米400畝左右,畝産能達到400斤,從種到收,全程採用機械化,並且全部實行稻漁綜合種養模式,螃蟹總收入能達到20萬元左右,一地雙收效益非常可觀。”馬季溝村支書雷錦堆説。

榆林市靖邊縣黃蒿界鎮:生態種養助力村民增收致富_fororder_春播

馬季溝村採用機械化種植水稻 攝影 馮坤

  在集種植、烘乾、收儲、加工、銷售于一體的靖邊縣億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波忙著用機械設備為剛收割的大米脫殼。在這裡,蟹田稻米經過加工工序,成為裝袋出售的品牌大米。“我們主要為周邊種糧農戶提供糧食生産全流程社會化服務,今年已帶動20余戶農民參與,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産業變現,希望能在提高種糧效益、促進農民增收方面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王波表示。

榆林市靖邊縣黃蒿界鎮:生態種養助力村民增收致富_fororder_加工 (2)

靖邊縣億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對稻米進行加工 攝影 馮坤

  農業穩,發展底氣才足。在促進糧食穩定增收的基礎上,黃蒿界鎮立足本地資源,不斷調整農業産業結構,促進農業轉型升級。黃蒿界鎮利用黑河、二道河“兩河四岸”的土地資源優勢以及水資源優勢,建立高標準農田,“稻花香”水稻種植已形成特色産業。下一步,該鎮將積極探索發展標準化馬鈴薯、小雜糧種植,實現農民增收和糧食增收同步,讓農民品嘗豐收的味道,享受豐收的喜悅,繪就出黃蒿界鎮美好“豐”景圖。(文 白淩燕 馮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