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電力愛心超市30個;建成鄉村電氣化示範項目158個;完成消費幫扶3500余萬元……近年來,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陜西電力”)始終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減、標準不降,上下一心,全力以赴,充分發揮央企頂梁柱作用,承擔的助力鄉村振興各項任務全完成、指標全達標、目標全實現,定點幫扶及各級駐村幫扶任務高品質推進。
電網改造惠民生 助力鄉村産業興
“要不是你們來檢查,我都忘了這兒還有臺發電機,當時買它的時候,可是費了不少勁兒。”10月24日一早,陜西省安康市平利縣長安鎮高峰村平安絞股藍産業園總經理余新強一邊查看廠房機器運轉情況,一邊跟上門檢查廠房炒茶設備運行情況的國網安康供電公司長安供電所員工陳敬瑜、孫磊説。
供電人員檢查光伏扶貧産業園用電設備 攝影 週游
這20年來,余新強的生意越做越大,訂單越來越多,多台機器同時運作,導致用電量激增,眼看用電需求無法滿足,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為了不影響茶葉加工效率和品質,他于2021年高價購置了一台柴油發電機,以備不時之需。
今年以來,國網陜西電力大力開展低電壓綜合治理、配網改造升級等工作,電網改造工程項目逐步推進,線路設備更新升級。為及時解決客戶用電問題,國網安康供電公司建立了“小紅帽”供電服務微信群,提供各類用電服務,主動延伸服務觸角。針對余新強的用電訴求,經孫磊現場勘查,了解該茶園用電需求,制訂針對性改造方案,將茶園原有的315千伏安變壓器增容至500千伏安。
“這臺發電機沒用幾次就吃灰了,不過我一點也不心疼,反倒更有信心了,來年我要再擴大規模。”余新強説,變壓器增容後茶園生産車間又新購置了2台炒茶機,炒制過程提速20%。現如今,絞股藍生産過程中的清洗、炒制均已用上智慧電氣化設備。
國網陜西電力始終堅持把專業優勢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起來,把行業幫扶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大力實施農村電網改造。據悉,該公司2022年全口徑農網投資25.96億元,竣工1478項、開工2667項,為鄉村産業建設、運營和發展打好堅實的電力保障基礎。
愛心超市“不打烊” 鄉村振興添力量
“電力愛心超市就是好,現在只要參加集體活動就能領積分,連給村裏老人打掃衛生、幫忙也能領到,以後多勞動、做好事,家庭日常用品基本都能兌換到了,省了一大筆開支咧!”榆林市米脂縣七里廟村村民馮光銀高興地説。
為培育鄉村振興典型示範,引導鼓勵村民積極參與鄉村治理,助力共建文明鄉風、共享鄉村振興成果,10月25日,由國網陜西電力投資捐建的榆林市米脂縣七里廟村電力愛心超市正式掛牌運營。
供電人員幫助花農澆灌 攝影 周瓊
該超市于6月底建成試運營,所有物品均為積分兌換,不收現金,積分主要包含志願服務、環境衛生、公益事業、善行義舉、表彰獎勵、産業發展等10個領域,凡是能傳播正能量、催人奮進、值得鼓勵的行為都納入積分範圍。村民通過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獲得愛心積分,並用愛心積分兌換超市物品。本次活動共向24位村民發放愛心積分4060分,主要獎勵9月、10月積極參加恢復生産道路勞動、飲用水管維修、沿路衛生打掃、防疫宣傳等活動的村民。
電力愛心超市是國家電網公司“賦能鄉村工程”公益品牌項目,也是國家電網公司服務鄉村振興、促進鄉村文明的重要舉措。國網陜西電力始終堅持發揮資源優勢,多層次、多渠道、多角度拓展鄉村振興創新邊界,持續發揮文化興農作用,2022年累計在30個幫扶村建成電力愛心超市,開展活動168次,兌現商品6000余件,帶動3300余戶、5900余人參與鄉村治理,有效助力鄉風文明。
電力先行勇擔當 鄉村振興“新藍圖”
立足“一張網、一盤棋”發展新起點,國網陜西電力牢記“人民電業為人民”企業宗旨,持續發揮融合發展優勢,大力促進鄉村電力設施補強和保供服務提升,支持農村地區清潔低碳發展,助力特色産業提檔升級,堅決扛起“鄉村振興、電力先行”責任擔當。
該公司大力開展鄉村智慧表改造和數字化供電所建設,積極推廣“網上國網”APP,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持續做好陜西省211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電力保障工作,為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提供堅強供電服務保障;服務陜西省3000余座光伏扶貧項目建設和運營,全額消納發電量並按時結算電費及補貼。融合以來,該公司捐贈資金2196萬元支持定點幫扶村88個幫扶項目建設,著力推動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
供電人員檢查柿餅加工廠冷庫配電箱、開關等用電設施 供圖 國網陜西電力
該公司堅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融入陜西省鄉村振興大格局,“多點輻射”開展社會幫扶工作,保證連續性;實施“小桔燈”電力愛心教室、電力愛心圖書室等愛心公益項目13項,捐贈電教室、閱覽室等實體設施7座,資助陜西省內優秀貧困大學生及偏遠地區留守兒童近290人;組織133支張思德共産黨員服務隊進村入戶,推行便民利民舉措。
該公司發揮漢中合力團團長帶頭作用,由11家單位聯合成立産業扶貧開發公司,實施産業幫扶項目22個;依託漢中市消費幫扶生活體驗館平臺作用,幫扶超市等産品2000余種;借助國網大平臺將陜西農副産品推廣至全國網系統,累計實現銷售額5500余萬元,有力支持産業幫扶項目良性發展,助農惠民力度進一步增強。
同時,國網陜西電力促進158項鄉村電氣化項目投産,推廣設備4500余套,受益人口30萬人;開展防返貧、空心村等監測分析,構建農業發展電力指數、産業興旺電力指數、生活富裕電力指數、鄉村振興電力綜合指數4個“指數應用場景”,推動電力大數據融入“數字鄉村”建設體系。
回首來時路,闊步新征程。國網陜西電力將繼續堅定不移扛起助力鄉村振興使命責任,持續奮鬥,持續作為,把“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的脫貧攻堅精神發揚光大,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優化工作機制、壓實工作責任、錘鍊過硬作風,高品質推動鄉村“五個振興”,全力做好陜西省107個縣(區)電力支撐保障,履行好行業幫扶、定點幫扶、駐村幫扶三重職責,在新征程服務“三農”工作方面做出新的貢獻,為美麗鄉村賦能,為美好生活充電。(文 柴迎 任楠)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